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不存在的旅行 9787108046345

不存在的旅行 9787108046345

举报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108046345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26.78 5.6折

定价 ¥4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23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5% (7473笔)
    好评率
    99.86%
    发货时间
    12.37小时
    店主
    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2754889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自由作者、特约记者。生长于人造移民城,在北京、香港求学,于台湾交流和探访,漫游美国、墨西哥等地,以环球义工、文字民工和护孩子小工等角色,在不同地方做“外来人口”并将继续。现正准备赴美攻读士。

      目录
      前篇 黑犬,黑犬
      树上的马克思
      华裔男生马克思的身份进化论,始于声音和颜色编码
      月在遮蔽之处
      墨西哥城女子达丽与中国女孩的身体双语
      青草长满唇边的自由
      多国籍又无国籍的小弟有一支笨嘴之歌
      边境不开口
      香港边境禁区祥仔与其父辈所走过的童年

      A m i s 和老兵的台湾往事,魔鬼从不相信谈天
      过气的山谷,过时的人
      禁忌之地,印第安妈妈和自己打了赌
      我叫噗通,来自花疆
      路遇另一个自己沉入记忆,一九九六年移民城中学一个非爱情事件
      后记 沉默者,以各种形式存在


      内容摘要
       如果沉默是金,那么文字便是金子在发声,在这本柴路得的《不存在的旅行》中,作者以文字共享沉默之金。
      从中国西南边陲移民城,香港边境禁区,到美国印第安人部落,墨西哥小城,再到台湾绿岛监狱——沉默栖息於此,地理意义的封闭空间,常常也是时代不善言谈的边缘;从口吃少年,失语症患者,哑童到拒绝说话的女人;从寡言拾荒者,阿尔茨海默老人,语言不通的移民,再到习惯闭嘴的秘密保管员——沉默是历史、现实所加诸人性的禁忌,更是这些禁忌所指向的我们自身不能或不愿面对的困境。
      这姑且算是关乎间隔年,沉默者的个人笔记,兼
      容现实和想象。
      你或许可把《不存在的旅行》当做一本开“口”讲话的沉默之书。
      你会发现这还是一本什么都没“说”的致敬之书。
      “某种不曾开口的生活,某些一言不发的真相。
      我们总是太容易闯入,又轻而易举地抽身。 ”

      主编推荐
          “她在这本书中,写了太多我在此生或许都没有机会去了解的故事。阅读之快乐,就是让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花很少的精力,间接获得很多的见识。”    ──许骥(香港作家,书评人)    “书稿中她写了这些并不孤独的沉默者,而沉默的底色中也能看到她想赋予的每个沉默者的生命亮色。”    ──马昌博(新闻杂志《壹读iRead》副主编)

      精彩内容
       沉默者这是一场声音背后的非正常探索。
      我有很多怪癖,其中的一个——在路上居心叵测地观察并记录那些不同颜色的沉默者。从中国西南边陲移民城、香港边境禁区,到美国印第安人部落、墨西哥小城,再到台湾绿岛监狱——沉默栖息于此,地理意义的封闭空间,常常也是时代不善言谈的边缘。
      从口吃少年、失语症患者、哑童到拒绝说话的女人:从寡言抬荒者、
      阿尔茨海默氏症老人、语言不通的移民,再到习惯闭嘴的秘密保管员——沉默欲罢不能,驱之不去,就像一条“不存在”的黑犬,如影随形。
      一直以来,我也有一条这样的黑犬。
      出生在移民城攀枝花(六十年代的西南三线建设重工业城市,在这本书中,我称其为“花疆”),从小讲没有地域特质的普通话,很多时候让我很难觉得自己是四川人。回所谓老家,在所谓巴蜀之地,偶尔用蹩脚的四川话和小孩交流。常常被称呼“讲普通话的那个”:在北京读书,大家说我是四川的,可是其实我没有其他四川人那种一见到老乡就随口四川话的“默契”。在香港、西雅图,我多次遭遇众人凭借口音猜测我来自哪里的场合,却因这没有任何印记的声音以失败告终。于是,我“被做过”福建人、东北人、甘肃人、陕西人、江苏人和广西人,还有台湾人。名单仍在继续变长。
      这场探索的途中,团队里其他国家的人总是以为我是“从北京来的”,但其实我只是在北京住过几年,读过书,没有更多。这种诡异的“他者”身份,在台湾达到极致——台湾人看到我是和美国人的团队出现的,一开始都以为我是美籍华人或者日本人——当然,我至少一定是“外国人”:而团队里的各国人们。不懂“PRC”和“Roc”的关系,只知道都是“china”。就约定俗成觉得我也算台湾人。
      和团队里美国人、孟
      加拉人、墨西哥人、丹麦人都太不一样。
      旅途的末尾,我即将“回归”香港中文大学继续读书。当大家关心我旅途后何去何从时:“soyou’llgobacktoHo“gKo“g,right?”话中自觉而成的“back”令我感到更微妙的尴尬——那座有着维多利亚港、重庆大厦和“吊颈岭”,擅长安置逃难移民的城市令很多人既觉如“家”,又远不是真正的“家”。
      这是一个普通路人的间隔年。
      我确实出发了,跟着这个美国人组织的全球漫游团做社区义工、
      演巡回歌舞、住接待家庭,探索落脚城市、禁区与童年。然而我们的漫游远未遍及全球。我所能截取的只是这个世界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些人的碎片。
      我确实记录了路上的各种人。可这分明是一种伪游记。在漫游路上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我只是记录那些不开口的人。他们分明不说话,但我邪恶地“迫使”他们开口,再贪婪笨重地记录。往事可能还未发生,未来便已逝去。
      这就像是一场根本不会存在的旅行。
      那个真实而不存在的“我”,隐匿在每一个沉默者的故事背后——时而是他或她遭遇的某个无关紧要的闻人者,我们和彼此一样既不属于这儿,又不属于那儿,试图进入某处,但总遭到拒绝。时而是在异域
      旁观的黄皮肤黑眼睛的“瓷人”,身后那个叫做“身份”的影子,蠢蠢欲动,试图逃离,却终无法离开身体:好在总有人对她的关心是因为“瓷人”是谁,而非“瓷人”背后是谁。时而是分不清记忆与现实的“你”,造访他人的生活,然而与语言无关:他们并未对你开
      口,而你似乎总能“听见”什么:在每一个他人的现在时,悄悄潜回自己的过去再回来,感觉抵达了全世界。
      更多的时候,只是个从童年出发,踏上好奇心爆炸之旅的无知记录者。记录的方式是第一人称的谣言,第二人称不靠谱记忆,第三人称假想其开口的“口述”,或许。还加上第四人称的秘密叙事。
      “我”曾经出于黑暗,叉归于黑暗,自以为可以呼唤声音构成的某种正义,粉碎这些黑暗,却才发现一个在路上的基本事实——即便再努力发出声音,“我”依然几乎不曾存在。
      沉默这个国你的舌头大概也遛过弯儿。常常口里喷射标点。
      说着说着,自己也忘了在哪个华丽句子的拐弯处应该把舌头折回来。
      于是就这么顿一
      下——走神、忘词、漏嘴。舌头绊一下,没音儿了。
      那时,我会觉得,“我哑然”是种特别高级的状态。有那么一个瞬间,自己可以进入一种有节制的寂静。就像吱吱呀呀的人生瞬间被抽空一小段,间隔出来。时间也不再发言。
      ……P24-26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