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政治是什么? 9787208132795

政治是什么? 9787208132795

举报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208132795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28.42 4.8折

定价 ¥5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22

    数量
    库存10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政治
      货号:
      31143099
      商品描述:
      目录
      卷首语:致大陆读友
      上篇  几个基本概念的再审视
        社会:有这么一群人,决定长期共同生活
        制度:于是分工合作起来了
        领袖:总要有人做决定,那么是谁呢?
        国家:日子久了之后……
        民族:好像觉得大家有那么点儿相似
        革命:不过,想让大家都满意是很难的
        民主:还是找个好点儿的办法吧
        选举:目标是真正选贤与能
        政党:让大家来自由竞争
        制衡:重点是防止权力不被滥用
      中篇  从对立视野中反复思考
        理想与现实:平行线还是有交叉点?
        人民与政府:到底谁才是政治生活的重心?
        民主与独裁:人治与法治的界线何在?
        群体与个体:社会生活的真正意义究竟为何?
        左派与右派:面对环境挑战时该怎么办?
        总统与内阁:哪种是比较理想的制度安排?
        企业与国家:管理人群的动力是否正在变化?
        全球与区域:人类的政治疆界将如何变迁?
      下篇  给未来新世代的备忘录
        反省: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及其挑战
        期待:循着蛛丝马迹去捕捉未来


      内容摘要
       《政治是什么》一书是以通俗易懂的文笔讲述最
      基础的政治学原理的著作。作者通过引述和讨论包括卢梭、卡莱尔、霍布斯邦、科斯特等在内的一系列的政治学家的基本观点,来帮助读者厘清诸如社会、分工、需求、制度等基本的政治概念,引导读者思索诸如环境的挑战、
      民主的局限等全球性的现实问题。
      作者蔡东杰的基本观点是,政治的目的在于有效满足社会需求。既然每个国家的社会需求都不可能完全相同,那么,各国的政治制度也就没有必要完全相同。作者反对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即认为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他认为,凡是能够有效满足真实需求的制度就是好制度。


      精彩内容
       社会有这么一群人,决定长期共同生活我始终深信一个想法(虽然颇八股,但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正如孙中山所言:“政治乃是处理众人之事”。从这个角度来看,若想了解所谓“政治”的起点,那么就不能不从“众人”这个现象出发,想想“人们干吗要挤在一块儿过日子”这个看似愚蠢却又透着点儿哲理光芒的问题。这有点儿像夫妻俩翻开结婚证
      书,回忆过去何以做出这个人生抉择一样。
      请注意以下几个名词:生存、资源稀少性、群居、社会生活、部落混沌未开的历史开端:聚居现象且让我们先假装自己“不是人”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晓得是什么原因,人类开始成为这个地球上最重要的一种生物群体,并且随着他们相较于其他物种在生存竞争能力(人类自己喜欢将这种距离称为文明程度)上的优势愈发明显,其中一部分越来越自以为是的人类开始自命为“万物之灵”。
      关于人类为何能一路正面发展迄今的这个问题,尽管数百年来已经有很多文化人类学家与历史社会学家企图提出解释,但就像房龙所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巨大问号的阴影下面;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又将前往何方?”这段尚未真正解谜的历程,也就是人类到底如何过关斩将,突破生物界的自然链状结构限制,以至获得操控甚或毁灭这个结构之能力的过程,应该可算是地球历史上最伟大绚丽的推理小说与冒险故事之一。尽管房龙很有自信地说,“我们已经能够(相当精确地)对许多事情进行猜测了”,但对这种源自19世纪欧洲进步主义的片面观点,我看还是保守一
      点比较好。
      不管你相不相信(其实达尔文的进化论早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目前的生物学研究“结论”,人类的祖先可能属于灵长目动物的一个分支,大约在6500万年前由原猴(prosimian)发展出来,其后几经曲折变迁,终于演化出一种被称为人科(homo)的分类,并且大约在100万~200万年前产生
      现代人种的原型,亦即智人(homosapiens)。当然,有关人类起源的种种假设,我们讲到这里就可以了,毕竟它并非本书主旨所在;更何况即使有计算机绘图与现代解剖学的配合,学者们也只能根据黏土层里挖掘出的骨头碎片,猜测式地去拼凑出它们原来的样子。更重要同时也是我们唯一关注的焦点是,无论是基于史前史考古还是基于自然调查的资料,我们都能发现一个事实,亦即这类动物(人类)从很早开始就有着集体行动的特征,也就是说,他们喜欢一大堆人集中在一个约略特定的地域范围里活动,然后以某种分工合作的方式彼此照料,并且渐渐发展出简单的家庭单位与社会组织结构。
      部分学者认为,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卢梭或许是第一个将“社会”当作关键性概念,并明白地通过“社会关系”来推衍并整理人类生
      活的学者,但“社会”老早就存在了,只不过人们似乎慢慢“忘了”自己生活在社会里而已。
      资源稀少性与生存利益:集体行动的逻辑尽管聚居性是人类这种动物拥有的重要物种特征
      之一,但是如果看过一些自然世界纪录片的话,一
      定晓得,“集体行动”绝非是灵长目动物或人类的注册商标。在广袤无垠的非洲大草原上,不仅像野牛、
      羚羊与大象等草食性动物有着成群结队行动的现象,即便如狮子或土狼等部分凶猛的掠食性动物,集体行猎也经常是它们捕捉猎物时的惯用伎俩。换句话说,是否在日常生活当中采取集体活动的形式,绝对不像一般人直觉认为的那样,仅仅是由于某些物种因竞争弱势以致自然生成的自我防卫举动,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
      那么,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P13-15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