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轮子上的麦小麦/殷健灵暖心成长书 9787530765791

轮子上的麦小麦/殷健灵暖心成长书 9787530765791

举报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 作者: 
  •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
  • ISBN:    978753076579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作者: 
  •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
  • ISBN:  978753076579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售价 6.94 3.2折

定价 ¥22.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20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5.17% (7511笔)
    好评率
    99.86%
    发货时间
    12.37小时
    店主
    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童书
      货号:
      3913872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殷健灵著的《轮子上的麦小麦/殷健灵暖心成长书》收录了殷健灵最具代表性和畅销的小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市场口碑。抒情的文字,动人的情感,震撼的心灵体验——被誉为“精神摆渡人”的殷健灵用她极富诗意、纯美雅致的文字,解开少年的迷惘,带他们渡过青春的河流。知名设计师、插画师联袂合作,大气美观、新颖别致的装帧设计突破童书的一贯印象。

      作者简介
      殷健灵,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人物,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现为《新民晚报》主任编辑。
      18岁在《少年文艺》(上海)发表处女作,从此与儿童文学结缘。以青少年文学创作为主。写作体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
      曾获冰心图书奖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巨人”中长篇小说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第四届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儿童文学》首届十大青年金作家等。
      并获2013和2014年度国际林格伦纪念奖(世界最大儿童文学奖)提名。

      目录
      第一章  祠堂
      第二章  地图
      第三章  黑乌
      第四章  秘密
      第五章  女人
      第六章  猜测
      第七章  日记
      第八章  破谜
      第九章  错
      第十章  信
      第十一章  圆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祠堂也不错。早晨,当阳光温柔地照在石碾上的时候,祠堂里洒满了一种奇怪的暗淡的银光;碰到下雨的时候,雨线从天井里掉进来,落到细长的沟渠里,溅起无数朵细碎的水花,有一种淡淡的欢快。
      麦小麦没有问过爸爸妈妈他们为什么要搬到这里来。她记得,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搬过三次家了,而且每次都不是一般的搬家,而是一种迁徙。对,迁徙。因为每次,他们都是从一个地方举家迁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在小孩子看来,也许还比较有趣,但对大人,实在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情。他们好像一
      直都要把家扛在肩上,随时准备着离开。麦小麦还记得,老早的时候,爸爸和妈妈都是有正式工作的,爸爸是一家工厂的推销员,妈妈在机关里工作。那时候,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平和正常的,和小城里所有的家庭一样。
      不过,麦小麦不记得那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了。
      从她有清晰的记忆开始,爸爸和妈妈就已经没有正式工作了,而且,他们的家也已经“安在了轮子上”,这是爸爸的原话。
      他们曾经在一座大水库边上住过两年,那是最艰苦的一段日子。那时,麦小麦和麦小叶还小,只有三四岁的样子吧,不但不能帮父母分担什么,还总是添乱。爸爸在水库做临时工,妈妈摆了个小吃摊,每到吃饭时间,工地上的工人都会拥到妈妈的摊子上买东西吃。当然还有别的小吃摊,不过他们的生意都没有妈妈的好。妈妈看上去就和他们不一样,不但模样长得周正,白白净净的,卖的饭菜也不一样。荤素菜都做得色香味俱全,品种虽不多,但都清清爽爽地盛在搪瓷缸里。搪瓷缸洗得雪白雪白的,用一辆漆成天蓝色的三轮车拖着。盛饭菜的时候,妈妈总要戴口罩,边上的摊主不但不戴口罩,还总是大声地和人说话,声音大得像吵架。这样一比,妈妈的生意自然会好。
      他们住在一间临建房里,所有的家具挤作一堆。碰到下大雨时,屋里就下小雨。爸爸妈妈就忙乎着用大大小小的盆去接,房间里此起彼伏地响满了叮叮咚咚的雨声。每到这时,爸爸妈妈皱紧眉头,姐妹俩却高兴得很,好像在过节。
      不久,他们又从水库搬到了几百公里外的B市。
      但这次的情况更糟,他们的家安在一个工地边上,住的是工棚,打夯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妈妈干的是老
      本行,爸爸暂时找不到工作,就窝在家里写稿子,每天要写三五篇,然后投到各家报社和杂志社。后来,居然有不少文章发表了,时不时能收到三五十元的稿费,一个月下来,勉强能维持家里的开支。
      那时,麦小麦每天的“工作”就是趴在工棚的栏杆上看不远处的工地,留心着房子又往上“长”了多少,还看工地上像蚂蚁一样忙碌着的大人们。这么看着看着,麦小麦长到了六岁。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他们又搬了一次家。他们搬走的时候,没有跟任何认识的人打招呼,这家人似乎一夜之间就从工地边上消失了。他们搬去了离B市不远的杉达县。爸爸妈妈给麦小麦在县小学报了名,这一年,麦小麦正式成了一名小学生。
      可是不到一年,他们又搬到了枫叶镇,住进了这座古老的祠堂。记得离开杉达县的那天晚上,妈妈一
      边帮麦小麦收拾东西,一边悄悄地抹眼泪。她以为麦小麦睡着了,就转过身来,轻轻地抚摩着她细软的头发,还把脸贴在麦小麦的脸上。麦小麦的睫毛颤动了一下,她能感觉到妈妈温热的泪水正淌到她的脸上。
      他们在枫叶镇平静地过了两年,麦小麦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
      从今年春节开始,麦小麦就从父母的谈话里嗅出了不安定的气氛。
      “老张让我去他的画廊帮忙,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爸爸一边抻宣纸,一边对妈妈说。
      “唉,又要走了。”妈妈轻轻叹口气。她弯着腰,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眼神看上去很茫然。
      “为什么要走呀?”麦小麦正在天井里“跳房子”,听见父母的谈话,忍不住插嘴。她永远像个受宠的孩子,换了麦小叶,肯定不敢这么问。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