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纵使负累也轻盈(文化长者谈人生) 9787300188522

纵使负累也轻盈(文化长者谈人生) 9787300188522

举报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ISBN:    978730018852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ISBN:  978730018852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18.52 4.7折

定价 ¥3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20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哲学心理学
      货号:
      2843099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纵使负累也轻盈:文化长者谈人生》作者王国平在采访国内12位文化大家的基础上,以其丰富的新闻实践、深厚的文化底蕴、清新隽永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个文化老人的心路历程和精彩的人生故事,讲他们对事业的坚守和执著,讲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杰出成就,讲他们如何在困境和磨难中依然笑对人生,给人以心灵的感动、文化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作者简介
      王国平,1980年出生,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光明日报》文艺部“文学评论”版主编,著有报告文学《一枚铺路的石子》(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目录
      吴宗济:百年风雨近却“无”
        生之涯:忧尽甘来作阿翁
        师之教:风乎舞雩咏而归
        癖之怪:座相忘酒一盅
        境之清:但留绿意在人间
      刘曾复:生理学和京剧“一肩挑”
        他看京剧多可爱,料京剧看他应如是
        生理学和京剧在别人画的脸谱上分手,在他画的脸谱上会合
        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做人”二字,他就最讲做人
      常沙娜:“敦煌之花”优雅绽放
        盛开在戈壁滩上的“波斯菊”:父爱如山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天顶花饰:唤醒敦煌魂
        野地里不知名的小花草:爱亦无声
      张祖道:镜里波澜千万重
        记录战时的革命激情
        定格乡土的生活表情
        捕捉大家的日常神情
      李铎:且歌且吟一青槐
        这棵“青槐树”,种在故乡的渌水河畔
        这棵“青槐树”,种在军营哨所旁
        这棵“青槐树”,种在文艺百花园里
      顾棣:为红色历史影像“站岗”
        “小小顾棣”“瓦丽”“小胖子”“74块炖牛肉”——顶着四个绰号,在沙飞的引领下,他当上了“小八路”
        “心里一惊,差点窒息过去”——闹着小情绪,他跌跌撞撞地成长
        “这是×××同志的作品,不许他人随意强夺!顾棣声明”——他成了“打假斗士”
      裘沙、王伟君:迎着鲁迅的目光
        他们属于“闪婚”族,鲁迅是远远的“媒人”
        他们矢志用线条和色彩“翻译”鲁迅
        他们以鲁迅的思维过着平静的生活
      南国农:寻觅一盏最亮的灯塔
        “话剧王子” 唤醒民众
        电话教育?电化教育!
        三个“忘了” 言传身教
      于蓝:三十而立心磅礴
        演戏:扑向生活
        爱情:影坛楷模
        家园:情浓至深
      王希钟:把化装捋成一门艺术
        “用现在的话说,那个时候我就是个打工仔”
        “机会来了,咱们就得闹一闹”
        “正如帽匠关心人头,鞋匠注意人脚,刽子手专盯人脖子一样”
        “满街都是曹操”
      李滨声:远观人生多“趣事”
        一幅漫画,搭上了二十二载年华
        身怀“四项全能”,但“艺多”有时也“压身”
        一腔惆怅,有太多的东西“没法说了”
      马继兴:住在书袋里
        治学时,他的眼神如探照灯一般,举目四望,搜寻着他的“宝贝”
        作为师长,他的目光如钳,紧紧地锁住后学的研究态度
        生活中,他的目光透亮如镜,无杂质,无波澜,无起伏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纵使负累也轻盈:文化长者谈人生》由王国平编著。
      13位老人,故去的,历经了百年风霜的击打;健在的,也刻下了越过八旬的年轮。他们大多没有显赫的声名,却在自己的领地默默深耕,捧出了他们全部的智慧才华,铸就了属于他们的人生传奇,并最
      终汇入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气场。经由作者的“穿针引线”,他们相聚在这本小书里,回望漫漫人生路,卸下各自的“负累”,笑谈过往的岁月,“吐槽”当下的怪状,畅想明天的风景,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个个“轻盈”的身姿。
      ——《纵使负累也轻盈:文化长者谈人生》是文化积淀的财富,更是人生课堂的精髓。


      精彩内容
       花,色彩绚丽,馥郁芬芳,给人以美的遐想。来而不往非礼也,再说,秀才人情纸半张。于是,常沙娜给自己画就的小花一一谱写花语,让她们一下子有了灵性,获取了生气。
      “野地里长出如此精美的小花草,红与紫的变化多么微妙,小叶的衬托象秀丽剔透的花边。”“生就旋转式的姿态,托着蜡烛台似的座,举起仰首的针形种子,为了繁衍我们的后代。”“我长得很不起眼,但随形敷彩,轻松点染,同样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
      机。”……这些,她一并送给了“不知名的小花”。
      有时,这些花朵也爱比美,纷纷“吐槽”,搞起“自我营销”,彰显自身的优长。大金鸡菊就毫无忌讳地这般自我介绍:“我们长得很平凡,没有什么惊人的样子,属于菊科。我们长势很舒展,比那长得整齐有序的菊花,更加随心所欲和洒脱。”有时,这些花朵通过她的笔墨,向人类提出“抗议”。比如,二月兰就有点怒了:“我们野生在较阴湿的树丛中,开
      出成片带着芳香的紫色花丛。年复一年自身繁衍,是极简单的春季‘绿化’品种,遗憾的是人们不会观赏我们这种野趣,常把我们当作野草铲除。”有时,常沙娜甘当翻译,给人类捎来小花的“忠告”。百合就正色直言:“我们常常与土地分开,作为花束供人装点室内环境,也为披婚纱的新娘作嫁妆,不论在何处我们都不失洁白的本色,给予人类‘纯洁’的感受和憧憬,人们需要的是多几份‘纯真’才是。”甚至,有的小花成了“友谊使者”,呼应着“国际交往”,带来了异国的深情厚谊。郁金香就公开表态:“我来自荷兰,侨居中国的土地上,带着火焰似的簇生叶,迎着春光,闪烁着浓郁的赤金色的花朵。”花与人的边界,不设防。
      她画下的这些美丽的花儿,被年轻编剧柏邦妮看见了,爱不释手,写下一篇名为《让常沙娜芬芳一屋》的博文,臆测现在的常沙娜即使不再画花儿了,也会“眯起老花的眼睛,在神奇的光与影之间·在水分和土壤之间,在脉络和气韵之间,温柔注视着花儿,她的心里一定还有支不枯竭的画笔。她会在心里画画的,醮心血为颜料·铺展时光为画纸。然后,我们便能在她的画上闻见芬芳”。
      她猜对了,现在常沙娜很少画花儿了,不过她还在固执地为敦煌艺术忙碌着。
      时代在变化,但美的精神岿然不动,传统的审美情趣魅力恒远;形式在瞬息翻新,但人类的精神本质,却是万变不离其宗。
      传统的东西不能丢,这是她的一贯主张。
      她曾经要求自己的学生在传统色彩的临摹和运用上下大力气,并且把他们的视线再度引向敦煌。
      “敦煌的色彩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简要概括起来,北魏以土
      红为主色主调;到了隋代则以土红和石青、石绿,加上白色的线和点的点缀,层次增加了;到了唐代加上各色退晕的手法,和朱红、
      曙红的运用更加富丽了,加之有金有银……”她期待学生能通过临摹感受到传统色彩的微妙关系,再在具体的设计中加以创新运用。
      她领着学生前往敦煌,现场教学,照搬当年父亲常书鸿对她进行的“密集轰炸”战术,让壮丽绚烂的石窟艺术将他们紧紧包围,“从而‘不点自破’地领悟到敦煌历代装饰图案的精华,也理解了我平时对他们的作业作出苛刻要求的原因”。
      在这样的时代,临摹是否还有必要?到现场,可以拍照片;画册,可以复印。
      常沙娜果断地投了反对票。还是回到原点,临摹的目的是为了让你通过自己的脑、眼、手的实践,加深对临摹对象的认识,理解其精髓,再输入自己的脑中,加以储存,供日后随时调遣。这个过程,也锻炼了眼、手、心的协调能力和统一能力。
      写生是否还有价值?过时了吧?
      常沙娜反感动不动就说“老一套”。写生,是向大自然学习的一
      条路径,撷取自然美的造型、构成和色彩,怎么可能过时呢?只是不同的时代,赋予自然美的形式和意念不同罢了。
      有人婉转地批评她太保守,常沙娜毫不客气地予以反击:“艺术不能赶时髦,要立足自我,立足自己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根深叶茂。我从里到外都‘洋’过,我知道选择什么。当我面对‘洋’的东西时,我非常冷静。艺术不必今天染一撮黄毛,明天染一撮红毛,黑色是我们的本色。当我们的艺术拥有自己的颜色时,我们就真正成熟了。”对中华民族艺术传统一概不知,对大自然美的感
      受和运用视而不见,好意思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有什么资格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儒雅的老太太有时说起话来也“咄咄逼人”。
      她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在各地考察时发现,主宰第三产业大半命运的,竟然是旅游局。这些人对艺术并不在行,看到市场上某种工艺品畅销,就在本地盲目开发,希望增加旅游收入。其结果是多数旅游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大同小异,没有特色,适应性差。
      回到老家敦煌。市场上飞天、观音的临摹本泛滥成灾,敦煌题材的商品画粗糙、拙劣,了无生气。她怒火中烧,干着急。
      P97-99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