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朱自清作品精选(精)/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 9787540340810

朱自清作品精选(精)/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 9787540340810

举报

正版保障 支持7天无理由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4034081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12.16 3.8折

定价 ¥32.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8-02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433522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朱自清以开拓者的胆识与笔力,以独具风貌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著而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清隽沉郁,文笔简约亲切,极富真情实感,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作品精选》收录了朱自清最为经典的散文以及小说、杂文、书信等,以飨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批评家。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隽永深刻、沉郁顿挫,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思想沉厚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和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写景美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

      目录
      诗歌
        光明
        新午
        赠A.S.
        给死者
        悼一多
        重过清华园西院
        所居
        盛午
        竹隐以红叶见寄,赋此奉答
        漓江绝句
      散文
        匆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春晖的一月
        女人
        荷塘月色
        白马湖
        看花
        春
        执政府大屠杀记
        背影
        儿女
        给亡妇
        我所见的叶圣陶
        择偶记
        蒙自杂记
        我是杨州人
        回来杂记
        刘云波女医师
        文物·旧书·毛笔
        海行杂记
        潭柘寺戒坛寺
        南京
        滂阜故城
        莱茵河
        巴黎
        歌声
        公园
        加尔东尼市场
        乞丐
        威尼斯
        瑞士
        荷兰
      小说
        新午底故事
        别
        笑的历史
        阿河
      序与杂论
        《子恺漫画》代序
        《燕知草》序
        《谈美》序
        刹那
        清华的民主制度
        论气节
        论吃饭
        论诚意
        沦自己
        论做作
        论青午
      书信
        致叶圣陶(四通)
        致俞平伯(九通)
        致李健吾
        致朱光潜


      内容摘要
       《朱自清作品精选》是“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文学大师朱自清先生的诗歌(如《光明》、《漓江绝句》等)、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等)、小说(如《新午底故事》、《笑的历史》等)、书信(如《致朱光潜》、《致李健吾》等)和杂论(如《》、《》等)等。


      精彩内容
       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
      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
      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
      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P57-58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