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洲: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批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主持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80 余篇,参与编著《深圳植物志》(任副主编)等图书13 部。作为从事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植物资源调查和引种驯化等研究的一位科学家,他也是一位热心科学传播的先行者。由他率领团队组织策划的2017年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对于中国植物学的大众传播与植物艺术的复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平: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工程师、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访问学者及客座研究员。他担任了第一版、第二版《内蒙古植物志》绘图工作的组织和主绘工作,并先后参与《内蒙植物药志》《中国植物志》《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皮书》《内蒙古珍惜濒危植物图谱》《香港植物志》《深圳植物志》等重要专著的绘图工作,独立完成《澳门苔藓植物志》绘图工作,并在香港、北京、深圳等多地举行画展。著名植物学家、美国哈佛大学胡秀英博士评价他的植物科学画是“世界yi流”,著名生物艺术画家曾孝濂评价他的植物艺术画“置于世界艺术殿堂也毫不逊色”。
刘启新: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江苏省植物学会植物分类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系统与演化中心主任、植物标本馆馆长,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植物志》(第2 版)主编,《泛喜马拉雅植物志》(伞形科)主编。他是目前国内yi流的植物经典分类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不俗绘画功底的艺术爱好者。
杨建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级实验师。曾参加《中国植物志》《西藏植物志》《云南植物志》等50 余部专著及多种学术专刊的绘图工作。2017 年作品《粉褶菌》获“第19 届国际植物学大学植物艺术画展”铜奖。受云南邮电管理局之邀设计的特种邮票《百合花》被评为“2003 年度优秀邮票”。出版《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造纸》《云南民族生态绘画》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