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作者:
(明) 徐光启 撰,朱维铮,李天纲 主编,邓志峰 点校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
9787532595587
-
出版时间:
2020-05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作者:
(明) 徐光启 撰,朱维铮,李天纲 主编,邓志峰 点校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
9787532595587
-
出版时间:
2020-05
售价
¥
76.99
5.6折
定价
¥138.00
品相
全新
上书时间2024-11-0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徐光启全集”由著名学者和徐光启研究专家朱维铮、李天纲主编,此次整理在原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光启集》、《徐光启著译集》、《农政全书》等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近年海内外新发现的佚著佚文,吸收了学界*的研究成果。其中《毛诗六帖讲意》、《徐氏庖言》、《测量法义》、《灵言蠡勺》等十多种专书是首次点校排印出版,对于徐光启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标点整理了完整的利玛窦、徐光启合译本《几何原本》,由于此书的历史地位和作为现代科学翻译的开先河之作,此次整理出版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另有在1960年代原编徐光启文集和年谱的基础上增加和更新三分之一以上内容的新编《徐光启诗文集》、《增补徐光启年谱》,将成为徐光启研究的基础资料。
本书(《毛诗六帖讲意》)为全集之一册,主要从经学和文学的角度对于《诗经》进行阐发和品评,广泛辑录了前代和同时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判断,时有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曾入教,洗名保禄(Paul),嘉靖四十一年生于上海县城厢太卿坊,即今黄浦区南市乔家路228-244号徐光启故居(俗称“九间楼”)所在。徐光启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入翰林院。历任礼部右侍郎、左侍郎、尚书、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是万历、天启、崇祯年间的廉臣、名相,更是明末士大夫独立思考,探究学问,睁眼看世界,接触西方文明的代表。徐光启一生著述丰富,他从事经学研究,撰著有《毛诗六帖》、《徐氏庖言》等考据著作,导引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徐光启和利玛窦、熊三拔、毕方济等耶稣会士一起翻译大量著作,著名的有《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简平仪说》、《泰西水法》、《灵言蠡勺》等,在引进西方近代文化有开创之功;徐光启在崇祯年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位居次辅,主持《崇祯新历》和练兵抗清的重任,留下了一大批奏稿文牍,是明末政治、经济、军事的重要文献;徐光启还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撰写的《圣母像赞》、《正道题纲》、《规诫箴赞》、《十诫箴赞》、《克罚七德箴赞》、《真福八端箴赞》、《哀矜十四端箴赞》是中国天主教的重要文字。总之,徐光启是明清以来代表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艰难前行的重要的代表。竺可桢先生曾把徐光启称为“中国的培根”,侯外庐先生曾列徐光启为明清“实学”的代表,当代学术界更是公认为他为近代“中西文化会通人”。
目录
目録
編校説明(一)
内容摘要
“徐光启全集”由著名学者和徐光启研究专家朱维铮、李天纲主编,此次整理在原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光启集》、《徐光启著译集》、《农政全书》等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近年海内外新发现的佚著佚文,吸收了学界*的研究成果。其中《毛诗六帖讲意》、《徐氏庖言》、《测量法义》、《灵言蠡勺》等十多种专书是首次点校排印出版,对于徐光启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标点整理了完整的利玛窦、徐光启合译本《几何原本》,由于此书的历史地位和作为现代科学翻译的开先河之作,此次整理出版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另有在1960年代原编徐光启文集和年谱的基础上增加和更新三分之一以上内容的新编《徐光启诗文集》、《增补徐光启年谱》,将成为徐光启研究的基础资料。
本书(《毛诗六帖讲意》)为全集之一册,主要从经学和文学的角度对于《诗经》进行阐发和品评,广泛辑录了前代和同时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判断,时有独到的见解。
主编推荐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曾入教,洗名保禄(Paul),嘉靖四十一年生于上海县城厢太卿坊,即今黄浦区南市乔家路228-244号徐光启故居(俗称“九间楼”)所在。徐光启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入翰林院。历任礼部右侍郎、左侍郎、尚书、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是万历、天启、崇祯年间的廉臣、名相,更是明末士大夫独立思考,探究学问,睁眼看世界,接触西方文明的代表。徐光启一生著述丰富,他从事经学研究,撰著有《毛诗六帖》、《徐氏庖言》等考据著作,导引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徐光启和利玛窦、熊三拔、毕方济等耶稣会士一起翻译大量著作,著名的有《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简平仪说》、《泰西水法》、《灵言蠡勺》等,在引进西方近代文化有开创之功;徐光启在崇祯年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位居次辅,主持《崇祯新历》和练兵抗清的重任,留下了一大批奏稿文牍,是明末政治、经济、军事的重要文献;徐光启还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撰写的《圣母像赞》、《正道题纲》、《规诫箴赞》、《十诫箴赞》、《克罚七德箴赞》、《真福八端箴赞》、《哀矜十四端箴赞》是中国天主教的重要文字。总之,徐光启是明清以来代表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艰难前行的重要的代表。竺可桢先生曾把徐光启称为“中国的培根”,侯外庐先生曾列徐光启为明清“实学”的代表,当代学术界更是公认为他为近代“中西文化会通人”。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