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灵感书店
  • 董其昌暨明代书法研究

董其昌暨明代书法研究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6724473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37.15 6.0折

定价 ¥62.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01

    数量
    库存1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14991988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建华,1962年生,江苏宜兴人,苏州大学历史学学士、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现为苏州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师范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等,研究明清史、江南史、中国社会史、中国社会思想史。著有《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中华姓氏谱・彭姓卷》《姓氏文化与家族社会探微》等,主编并共同撰写《中国社会史教程》,主编主撰《苏州通史・明代卷》,点校《王鏊集》等,合著《苏州与徽州》等,主持承担“中国和谐社会思想史”“明清江南地区的宗族与祠堂研究”“明清江南的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江苏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

      目录
      上编明代书法蛑董其昌书法研究第一章明代书法概述/ 003第一节明代书法的继承和流变/ 003第二节明代书法的流派和风格/第三节明代书法的历史贡献/第二章明代书法的土壤/ 051第一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尚与明代书法/ 051第二节儒学、佛教、道教与明代书法/063第三节文学、绘画、建筑、篆刻等艺术与明代书法/第四节个人性格与明代书法/第三章明代后期的书法/086第一节奇顽狂放的书坛怪杰徐渭/第二节浪漫自趣的书家群体/第四章集帖学书法大成的董其昌/第一节帖学大师的一生第二节帖学大师的书学经历/ 117第三节帖学大师的书学理论和书法特色/第五章从晚明诸家看明代书法对清代书法的影响/第六章明代书法作品的流传、鉴藏与辨伪/第一节明代书法作品的著录与收藏/第二节明代传世的主要刻帖/第三节明代主要书迹/第四节明代书法作品的作伪与鉴别/ 218下编“民抄”董宦事件研究第七章晚明江南的社区与大众心态:乡绅的宣言-“民抄”董宦事件的个案分析之一/229第八章晚明江南的社区传播与大众心态_“民抄”董宦事件的个案分析之二/ 243第九章晚明江南的社区失范问题“民抄”董宦事件的个案研究之四/后记/ 272

      内容摘要
      第一章明代书法概述明朝(1368-1644)在反元战争的硝烟中诞生,却直接继承了元朝的制度和文化,包括书法艺术的成就,只不过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一番必要的改革。第一节明代书法的继承和流变在书法文化上,明太祖朱元璋于开国之初就在宫廷设立皇家书画收藏机构和书画装潢机构,重视传统书法绘画佳作的收藏和修补,从总体上改变了元王朝不重视书学而造成的民间书法放任自流、自生自灭的局面,有利于对中国悠久的书法文化的继承和传习。朱元璋本人喜欢书法,且心有领悟,曾书“第一山”三大字,悬挂于中都凤阳龙兴寺,端严遒劲,]气势雄强。但是,朱元璋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书法识见有限,能够用毛笔书写,却不是书法专家,所以,他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推动也不十分积极和热心。他能够做到在政策上扶持书法艺术这朵中华文化的绚丽奇,不至于让她像在元朝那样大面积地枯菱下去,已是十分难能可贵了。因此,明初的书法家如危素、俞和、宋克等人的书学成就主要是他们在元朝时靠刻苦自砺、锲而不舍才取得名望,再带入明朝的,而刘基、宋濂的主要声名不是建立在书法上,而是奠立在政治作为上的。永乐帝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篡夺侄儿建文帝朱允炒的皇位,通过军事暴力的途径,采用极其野蛮的政治高压手段,建立起长达22年的统治。这一政治特殊性决定他必须一改以往他父亲朱元璋的许多做法,另外树立一种圣王明君的新形象,从而取得天下对他的尊崇和膜拜。朱棣本人志气宏大,英武有为。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共同促使他重视明朝对文化的振兴,其中包括在政策和制度上确保书学的持久性发展。与朱元璋对书学的重视程度相比,朱棣更是大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永乐二年(1404),朱棣广招天下擅长书法的人才到京师,“储翰林,给廪禄,使进其能,用诸内阁,辨文书”[1]。他让这些书法人才书写政府的诏令外制,选拔其中的优秀者留在翰林院写内制,做法比朱元璋时更进一层。除了授官中书舍人外,专隶中书科官署,还由吏部特简选拔,特别重视。不但如此,他还在中书舍人中精选28人专门学习王義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在永乐朝被选的能书之士之中,许多还是默默无闻地生活在民间的读书人或普通百姓,其中有不少是江南地区的人。例如,常熟张衡被征人京师书写诰敕;无锡王绂“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2]华亭朱寅“永乐初以能书被选”[3];朱寅的族弟朱铨,“得钟王笔法,太宗选写金字经”[4];觐县杨尹铭以楷书进,又能小篆;[5]吴江陈琮“书法遒美,永乐初,征书诰敕”[6];解缙、胡广、滕用亨都因能书奉侍帝侧,备受重用;而松江府华亭县的沈度、沈粲兄弟最受永乐帝赏识。“太宗征擅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日:‘我朝王義之。’”[7]沈度的书法婉丽飘逸,雍容大度,以工整典雅见称,当时目为书法宗匠,竞相仿效,直接影响到“台阁体”书法的形成。永乐帝如此隆遇书学……

      精彩内容
      董其昌是明代书画大师,中国艺术史、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向来为中外学者所关注,其研究成果丰硕,但随着时代变化对其评价不一。书稿汇集笔者所有关于董其昌研究的论著,集中展示笔者对董其昌这一专题所做的原创性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为专著《中国艺术史书法篆刻卷·明代书法篆刻史》中的董其昌书学研究”集明代书学大成的董其昌”以及相关内容;一为刊发的“民抄”董宦系列论文四篇,其中有”'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史年会”的论文二篇(被出版的大会论文集所收录),以及另外刊发的论文二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各一篇)。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