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灵感书店
  • 曲苑探求录

曲苑探求录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作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ISBN:    9787101145960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101145960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52.73 6.0折

定价 ¥8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2-28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三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4.9% (5020笔)
    好评率
    99.92%
    发货时间
    9.71小时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10079134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中国古代戏曲的民族特征
      元明清爱情剧中矛盾冲突和思想意蕴之演化
      元明清戏曲中的近代意识
      怎样对待古代戏曲中的忠孝节义
      元杂剧的人物塑造
      元杂剧的语言风格
      元杂剧的科诨滑稽
      元杂剧中“悬念”的运用
      一曲国破家亡的哀歌
        ——《梧桐雨》新探
      《西厢记·长亭送别》讲析
      《汉宫秋》艺术评析
      两个不同时代的宠儿
        ——《赵氏孤儿》与《哈姆雷特》
      中国的看钱奴和法国的吝啬鬼
      明杂剧讽刺作品的兴盛
      明清杂剧中的写心剧
      《歌代啸》初探
      明清传奇的语言与音律之流变
      《牡丹亭》是怎样以情反理的
      绝妙的心理描写
        ——《牡丹亭·惊梦》片段欣赏
      《娇红记》的新成就与继往开来的地位
      李渔剧作思想成就刍议
      李渔剧作的艺术成就初探
      《长生殿》的艺术结构
      北曲音乐和元曲的形式与风格
      从元曲看元代文人的心态
      隐居与爱情两大传统题材在元代散曲中的推陈出新
      文学画廊中新而杂的人态物象
        ——论元代散曲中的写人咏物作品
      对人世和人生的悲剧性观照
        ——论元代散曲中的叹世怀古作品
      元代散曲写景作品中的景物、心态和艺术创新
      元代散曲对传统的叛离
      元代散曲抒情写意的艺术特征
      元代散曲的“趣”
      推陈出新的元代散曲
      浅谈散曲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走向商品化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的抒情写意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步性的伦理道德观念根源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戏曲的民族特征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和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戏剧,但它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美学追求。一、在思想内容方面首先,中国古代戏曲以颂扬德、智、勇的理想性格为主。西方戏剧强调模仿写实,它所描写的人物大都是平实地反映着具体人生的现实人物,而不是充分理想化的典型性格;加之西方没有悠久的大一统的历史,缺乏一以贯之的传统思想,因此西方戏剧中也缺少比较稳定的民族化的理想性格。而中国古代戏曲重视写意传神,它所写的人物常常是对现实人物的理想化;同时,由于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大一统局面,儒学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因此中国古代戏曲中便出现了许多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理想人物。孔子把君子之道归纳为三条:“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这也就是理想人物的三种理想品格:德、智、勇。所谓德,主要是忠、孝、节、义等儒家之道。元杂剧《霍光鬼谏》中的霍光,明传奇《鸣凤记》中的夏言、杨继盛,清代秦腔《回府刺字》中的岳飞,都是忠的典范。元代南戏《琵琶记》中的赵五娘,明代传奇《十孝记》中的郭巨、王祥等,都是孝的榜样。元杂剧《秋胡戏妻》中的梅英,明传奇《娇红记》中的王娇娘,清传奇《桃花扇》中的李香君,都是贞节的女性。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公孙杵臼,清传奇《清忠谱》的颜佩韦等,则是可歌可泣的义士。忠、孝、节、义这些传统道德当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它不像西方那样强调个人的独立和权利,而要求个人服从权力和群体。但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都不可能有脱离权力和群体的绝对独立和自由。即使在今天,为了整体的利益仍然要牺牲某些个人利益。因此古代的传统道德今天仍有可供借鉴之处。何况,古代戏曲中的忠又常常和爱国相联系,节又往往和坚贞的爱情密不可分,至于孝亲和见义勇为,当然更有其积极的意义。智,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格。在古代戏曲描写政治、军事斗争的作品中,智取计胜的故事很多。元杂剧《博望烧屯》、《隔江斗智》,明传奇《七胜记》,清代楚曲《祭风台》,都歌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卓绝的智慧。古代戏曲的公案剧也有不少作品歌颂了官吏断案的智慧。元杂剧《灰阑记》、《鲁斋郎》中的包公,清传奇《双熊梦》中的况钟,传统地方戏《清官册》(审潘洪)中的寇准,他们机智的断案都是使观众最感兴趣的地方。在古代戏曲的爱情剧中,机智聪明更是被作为青年男女的重要品格。这些作品中的男子向来多为才子,并总是战胜了愚昧无知的俗子,如吴炳《绿牡丹》、李渔《风筝误》等无不如此。这些作品中的女子也大都心地聪慧,机智过人。如关汉卿《望江亭》中的谭记儿,《救风尘》中的赵盼儿,都以惊人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在古代戏曲中,以歌颂英雄豪杰为主的武戏之多,恐怕是世……


      精彩内容
          《曲苑探求录(精)》大致包括五个部分:一、古代戏曲总体研究。其中研究论述了中国古代戏曲在思想内容、文学表现形式和表演方面不同于外国戏剧的民族特征,考察分析了中国古代戏曲中的近代意识、忠孝节义,总结阐释了中国古代爱情剧中的矛盾冲突类型和思想意蕴。二、元明清杂剧研究。其中深入细致地研究论述了元杂剧独具特色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科诨滑稽、悬念运用以及明清杂剧的讽刺剧和写心剧,对《梧桐雨》、《西厢记》、《汉宫秋》、《赵氏孤儿》、《看钱奴》、《歌代啸》等杂剧名作也进行了具体分析。三、明清传奇研究。其中研究论述了明清传奇语言与音律之流变,对《牡丹亭》的以情反理作了具体阐释,对《娇红记》的新成就和在戏曲史上的地位作了新的论述,对《长生殿》的艺术结构和李渔剧作的思想艺术成就提出了新的观点。四、元代散曲研究。其中探讨了北曲音乐与元曲(散曲为主)的关系,由元曲(散曲为主)研究了元代文人的心态。全面系统地分类研究了元代散曲隐居、爱情、写人咏物、叹世怀古、写景五类作品,细致分析了其思想内容不同于诗词的新特点。对元代散曲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也作了深入研究。五、中国古代文学兼戏曲研究。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