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灵感书店
  • 中国典型丹霞地貌成因研究

中国典型丹霞地貌成因研究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030461926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030461926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100.67 6.0折

定价 ¥1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2-20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三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4.87% (5010笔)
    好评率
    99.91%
    发货时间
    9.71小时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8790318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诚,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任浙江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植物修复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承担昶参与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转基因专项等多项研究。承担了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机构多项课题。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授权发明多项,编写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学、转基因植物、食品生物学技术及食品安全控制技术。

      目录
      序言

       前言

       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丹霞地貌的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2丹霞地貌的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3丹霞地貌的实验地貌学研究现状分析

       1.3研究目标、内容与总体思路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3总体思路

       第2章实验过程与实验方法原理

       2.1野外样品采集与加工

       2.2实验科学依据和实验过程

       2.2.1单轴抗压实验

       2.2.2干抗压试验

       2.2.3湿抗压试验

       2.2.4冻融实验

       2.2.5酸蚀后抗压试验

       2.2.6冻融后抗压试验

       2.2.7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2.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

       2.2.9偏光显微镜分析

       第3章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研究

       3.1研究区概况

       3.1.1自然地理特征

       3.1.2地质构造

       3.1.3地层与岩性特征

       3.2野外调查和采样过程

       3.2.1阳元山巴寨地貌区

       3.2.2风车岩穿洞

       3.2.3阳元石石柱下方

       3.2.4锦石岩一长老峰

       3.2.5锦石岩凹槽

       3.2.6玉女拦江洞蜂窝状洞穴

       3.2.7通泰桥

       3.2.8混元洞

       3.3实验数据分析

       3.3.1干抗压与湿抗压强度对比分析

       3.3.2酸蚀抗压强度对比分析

       3.3.3冻融抗压强度对比分析

       3.3.4蜂窝状洞穴样品XRF分析

       3.3.5白斑样品成分和成因分析

       3.3.6偏光显微镜下样品的鉴定分析

       3.4造景地貌成因分析

       3.4.1风车岩穿洞成因分析

       3.4.2阳元石成因分析

       3.4.3锦石岩凹槽成因分析

       3.4.4丹霞山大型密集水平凹槽成因

       3.4.5通泰桥成因分析

       3.4.6丹霞洞穴内蜂窝状洞穴及结皮风化物成因分析

       3.5研究结论

       第4章浙江方岩丹霞地貌研究

       4.1研究区概况

       4.1.1自然地理特征

       4.1.2地质构造

       4.1.3地层与岩性特征

       4.2野外调查和采样过程

       4.3实验研究过程

       4.4实验数据分析

       4.5造景地貌成因分析

       4.5.1方岩丹霞地貌的剖面组合

       4.5.2方岩丹霞地貌类型及空间组合

       4.5.3方岩丹霞地貌发育的地层特征

       4.5.4方岩丹霞地貌发育过程探讨

       4.6研究结论

       第5章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研究

       5.1研究区概况

       5.1.1自然地理特征

       5.1.2区域地质构造

       5.1.3地层与岩性特征

       5.2野外调查和采样过程

       5.3实验研究过程

       5.4实验数据分析

       5.5造景地貌成因分析

       5.5.1断层和节理

       5.5.2崩塌过程

       5.5.3岩性差异风化和扁平状洞穴的形成过程

       5.5.4构造隆升与三级山顶面的关系

       5.6江郎山丹霞地貌成功被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原因

       5.6.1科学价值

       5.6.2江郎山具有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

       5.6.3江郎山与其他丹霞地貌区的分析对比

       5.7研究结论

       第6章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研究

       6.1研究区概况

       6.1.1自然地理特征

       6.1.2区域地质构造

       6.1.3地层与岩性特征

       6.2野外调查和采样过程

       6.3实验研究过程

       6.4实验数据分析

       6.5造景地貌成因分析

       6.6研究结论

       6.6.1分水岭型丹霞地貌特征

       6.6.2砾岩型丹霞地貌的发育

       6.6.3壮年早期阶段丹霞地貌的发育

       6.6.4无喀斯特丹霞地貌类型的发育

       6.6.5单面山型丹霞地貌的发育

       第7章福建泰宁丹霞地貌研究

       7.1研究区概况

       7.1.1自然地理特征(含地理位置概况、气候与水文特征)

       7.1.2地质构造

       7.1.3地层与岩性特征

       7.2野外调查和采样过程

       7.3实验研究过程

       7.4实验数据分析

       7.5造景地貌成因分析

       7.6研究结论

       第8章湖南良山丹霞地貌研究

       8.1研究区概况

       8.1.1自然地理特征

       8.1.2良山丹霞地貌概况

       8.1.3地质构造

       8.1.4地层与岩性特征

       8.2野外调查和采样过程

       8.3实验研究过程

       8.4实验数据分析

       8.5造景地貌成因分析

       8.6研究结论

       第9章江西龙虎山丹霞地貌研究

       9.1研究区概况

       9.1.1自然地理特征

       9.1.2龙虎山丹霞地貌概况

       9.1.3地质构造

       9.1.4地层与岩性特征

       9.2野外调查和采样过程

       9.3实验研究过程

       9.4实验数据分析

       9.4.1抗压实验数据分析

       9.4.2抗冻融实验数据分析

       9.5造景地貌成因分析

       9.6研究结论

       0章安徽齐云山丹霞地貌研究

       10.1研究区概况

       10.1.1自然地理特征

       10.1.2地质构造

       10.1.3地层与岩性特征

       10.2实验研究过程

       10.2.1齐云山丹霞地貌岩石标本的实验分析

       10.2.2齐云山丹霞地貌实验研究结果

       10.3齐云山丹霞地貌发育过程

       10.3.1齐云山丹霞地貌发育的三个阶段

       10.3.2构造隆升与三级剥蚀面的关系

       10.4齐云山造景地貌成因分析

       10.5齐云山与其他地区丹霞地貌成因比较研究

       10.5.1齐云山与广东丹霞山地貌的比较研究

       10.5.2齐云山与湖南良山丹霞地貌的比较研究

       10.5.3齐云山与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的比较研究

       10.5.4齐云山与国外丹霞地貌的比较研究

       10.6研究结论

       1章中国典型丹霞地貌的成因总结与对比研究

       11.1中国典型丹霞地貌发育过程总结

       11.1.1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发育的规律总结

       11.1.2浙江江郎山、方岩丹霞地貌发育规律

       11.1.3福建泰宁、冠豸山丹霞地貌发育的规律总结

       11.1.4湖南蓖山丹霞地貌发育的规律总结

       11.1.5江西龙虎山丹霞地貌发育的规律总结

       11.1.6安徽齐云山丹霞地貌发育的规律总结

       11.2中国典型丹霞地貌成因研究的技术与方法总结

       11.2.1丹霞地貌研究的技术手段方面

       11.2.2丹霞地貌的微观实验定量分析

       11.3中国典型丹霞地貌成因规律总结与对比研究

       11.3.1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

       11.3.2丹霞地貌的发育规律

       11.3.3丹霞地貌空间分异和空间展布

       11.3.4丹霞地貌发育与特征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国际年代地层表

       附录2丹霞地貌研究专业术语中外文对照

       附录3索引

       附录4南京大学团队丹霞地貌成因研究成果目录

      精彩内容
      本书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理学和实验地貌学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新技术与新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解释和阐述了中国主要丹霞地貌的自然地理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地层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运动历史以及断裂构造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影响,重点介绍了中国丹霞地貌实验地貌学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各研究区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从而总结出中国丹霞地貌发育的规律。

      媒体评论
      评论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