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灵感书店
  • 心理辅导课-设计指南与范例

心理辅导课-设计指南与范例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300304045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40.75 6.0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2-06

    数量
    库存9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哲学心理学
      货号:
      11510487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钟志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导师兼德育导师,浙江省学校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很好教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靠前专家”,全国名师工作站联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培项目特邀专家。著有《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丛书》《如何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钟志农答疑50问》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心理辅导课的课程定位

       
      第一节 厘清三组相关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总分关系

       
      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层级关系

       
      心理辅导课、团体指导与心理教育团体――类同关系

       
      第二节 心理辅导课的本质特征

       
      心理辅导课的性质――归属团体辅导

       
      心理辅导课的功能――重在发展和预防

       
      心理辅导课的存在意义――面向全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捷径

       
      心理辅导课的课程形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第三节 心理辅导课的独特面孔

       
      与主题班会的区别――看学生是真主体,还是假主体

       
      与德育课的区别――看操作是重认知,还是重体悟

       
      与学校团体咨询的区别――看着力点是重个体,还是重群体

       

       
      第二章 心理辅导课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心理辅导课的团体动力学依据

       
      团体的功能――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能刺激个体成长

       
      团体的特征――互动回馈是团体生命之源

       
      团体的动力――重在语言互动而非肢体互动

       
      团体的形成――表现真我而不是正确的我

       
      团体的效能――团体形式相异而效能因子相同

       
      第二节 心理辅导课的发展心理学分析

       
      关注人的发展中拥有决定性的阶段――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期发展论简述 及时诱发儿童积极进取的潜能――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

       
      抓住促进“自我统合”的绝好机会――中学阶段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

       
      务必明确每个发展阶段的正面目标――埃里克森的理论对心理辅导课的启示

       
      第三节 心理辅导课的积极心理学依据

       
      心理辅导课的积极视角――关注健康人群,发展积极人格

       
      心理辅导课的积极内涵――抓住两条主线,提升自我效能

       
      心理辅导课的积极介入――聚焦人性美德,不弃价值引领

       
      心理辅导课的积极预防――积极驱散消极,危机化为转机

       
      第四节 心理辅导课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依据

       
      在平等对话中体验自尊――师生关系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在群体互动中感知归属――朋辈互助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在和谐的组织环境中激浊扬清――班级气氛对学生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规范社会角色――团体情境对学生个体行为的影响

       
      第五节 心理辅导课的课程论依据

       
      课程取向――更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内容――更关注教育性和信息性

       
      课程特点――更突显活动性和生成性

       

       
      第三章 心理辅导课的整体架构

       
      第一节 心理辅导课应伴随学生成长足迹

       
      课程设计要立足全程育人构想――发展应有路线图,成长需重时间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