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灵感书店
  • 重新定向经济学

重新定向经济学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0686519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58.72 6.0折

定价 ¥9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18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9140863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托尼1劳森(Tony Lawson),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哲学家、数学家。著作甚丰,主要有《经济学与实在》和《重新定向经济学》两部名著。创建“剑桥实在论论坛”和“剑桥社会本体论研究小组”并主持其活动,系“剑桥大学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剑桥经济学杂志》、《女权主义经济学》等数家术期刊编辑,系演化政治经济学欧洲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批判实在论研究中心的创建人和理事,重点研究经济学方法论和英国工业,批判实在论社会科学哲学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他的影响。

      目录
      英文版出版说明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经济学的当前方向与替代路径
      第一章 关于现代经济学现状的四个论题
      演绎主义
      本体论
      封闭系统
      原子论与孤立主义
      社会本体论的一种理论
      虚构
      建模的成功
      争论的本质
      科学
      主流理论与科学
      经济学科的含义
      第二章 经济学中的本体论转折
      语境与哲学方法
      经济学方法论的各种竞争性路径
      经济学中的批判实在论
      超验分析与社会理论
      具体策略
      社会本体论的一种理论
      社会规则
      社会地位
      内在关系性
      转变与再生产
      随时空变换的再生产
      突现与过程
      人与主观性
      习性
      意识
      能动性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前瞻性行为
      个人身份与意义
      各种视角的局限性
      本体论探索的含义
      错误与危险
      澄清问题
      方向性
      本体论的语境
      第三章 实在论与之有何关系?
      作为非实在论对比的实在论
      实在论的:不是少,而是多
      各种竞争性理论
      当代主流经济学的问题
      一种实在论的替代路径
      经济学方法论面临的形势
      D.豪斯曼与经济学
      D.豪斯曼与批判实在论
      结语

      第二部分 经济学的各种可能性
      第三部分 当代经济学的异端传统
      第四部分 从历史角度看经济学实践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词索引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关于现代经济学现状的四个论题
      我们如何概括现代经济学的状态? 在开头的这一章里,我提出四个与此问题根本相关的基本“论题”。这里,我要为每一个“论题”辩护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进入细节性讨论。在此时我一并重新考虑它们的目的,是将许多相关的背景性成见系统化,并澄清它们。在其后的大多数章节中它们集体提供的画面被认为是已知的事实(如果进一步阐述的话)。这四个论题可简单陈述如下。
      论题1:当前,学院派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被主流传统或正统派统治着,其实质是一味坚持数学演绎主义建模方法。
      论题2:这个主流理论已处于不很健康的状态。
      论题3:主流理论之所以表现如此差劲,是因为数学演绎主义方法正在被应用于不适合于它的情况。
      论题4:与其雄心相反,现代主流理论主要起到了限制经济学获得其潜在(却真实)的理论解释力和作为自然科学的科学性。
      现在,让我逐一讨论上述每一个评价。
      论题1:当前,学院派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被主流传统或正统派统治着,其实质是一味坚持数学演绎主义建模方法。
      几乎毫无疑问的是,现代经济学被一种企图将数学方法应用于所有研究领域的理论统治着。目前,大学经济学系教学计划的重点是使用数学方法,并常常仅仅包括了微观(数学)建模、宏观(数学)建模和计量经济建模。大多数被视为核心或权威的杂志几乎只发表数学公式化的文章。这种数学化理论在经济学中占据了强大的主导地位,实际上当今许多践行者(不像他们的前辈们)几乎不(或不愿意)承认有什么别的替代性路径。对持这种观点的大多数人来说, “经济理论”甚至仅仅是“理论”一词都变成了数学建模的同义词。一篇在主流圈即便可算作经济学方面的文稿,也要求作者采用数学方法,并最终产生成型的模式。理查德·利普西(RichardLipsey)曾说:
      为了在今天的顶级经济学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你必须提供一个模型,即便它对你的文字分析不会增添任何意义。我参加过许多研讨会,主讲人说话几分钟后就有人问“你的模型在哪儿?” 当他回答说“我没有模型,因为从我阐述的问题出发,我不需要做模型,甚至不能做” 时, 对方就不再感兴趣了, 即使人没真走, 心思也早已不在了。
      (R. 利普西,2001:184)
      要认识这种形势就是不否认讨论中的理论总是以某种方式还与社会现象有关,或者至少与各种社会范畴有关。经济学家通常不会抽象地只关注(数学)操作人员的性格特性和元素集的性质问题,而且还热心关注称之为“消费”“收入”等等的变量问题。虽然像G. 德布勒(GerardDebreu,1959)那样的某些人声称拥护不需任何解释的布尔巴基学派(Bourbaki)的理想框架(见第十章),这个理想似乎永远不会完全实现。它的确能起到使该理论从取得与实在的联系的迫切性中放松一下的作用(我们在第十章中还可再次见到)。但现代经济学的践行者似乎决不会完全放弃对社会范畴的关注,或放弃早晚会阐明社会实在的希望。最终,其目的似乎是使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让人容易理解。因而,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从本质上看该理论的解释力总是有待提高的。这里,仍需强调的一点是,这个理论的解释观念或解释模式必须是一个以利于广泛使用包括形式建模在内的数学形式主义(公式主义)。7那种早就开始发挥作用的解释模式就是演绎主义。演绎主义
      所谓演绎主义,我意指一种解释类型,在其中规则性形式“如果事件x,那么事件y”(或随机性近似等价物)是一个必要条件。这样的规则性被认为是持续存在的,并实际上常常被当作法则看待,在要求有初始条件伴随的情况下让演绎产生各种结果或预测。在这些规则性出现的系统据说是封闭的。当然,封闭并不仅限于两个事件或“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情况;后者你想要多少就要多少。通过假设一个非线性函数关系,或通过指出,如在混沌理论或诸如此类的理论中那样,所发生的事也许对初始条件极为敏感,这两种做法都免不了一个封闭系统。鉴于同样精确的条件,如果同样的结果的确会(或可能会)接着发生(或在一个概率公式化中平均发生,等等),该系统在我使用这个术语的意义上是封闭的。
      请注意,解释的结构是这里讨论的重点。或者被经济学家解释为结果(包括事件或事态)的许多实体可能是虚构的,或者声称的相互关系实际上并不成立,这两者均不会损害演绎主义是该理论的解释模式的论题。换句话说,所谓演绎主义,我仅指一些解释形式,对这些形式来说封闭系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构件;保证任何假设的封闭系统或规则性的真实性绝不是先决条件。
      还要看到,不管所强调的是归纳或先验演绎都是无意义的。如果要利用经济学家转而依赖的那些数学方法,就必须要求封闭(预设封闭),不管它们在观察报告或“数据”中是广受欢迎的还是纯粹捏造的。演绎主义是一种解释形式,它假设或要求这样的封闭,不管任何这样的封闭是否实际上被发现。因而,如此理解的演绎主义显然囊括了现代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其中包括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如此描述的现代主流理论可以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在下面的几节中,我把其活动交替地称为数学演绎主义建模、形式主义封闭系统建模,或仅仅称之为形式(或数学)建模,等等。这些描述实际上是同一回事,也可在“(现代)数理经济学”的名目下被松散地系统化。然而,正是这种方法,不管我们怎样称呼它,目前正在该学科中广泛流行。我的意思是,正是对这个方法的顽固坚持才是其范围内占据主导的现代主流理论部分的显著特点(又见Dow,1997;Setterfield,1997)。
      虽说主流的数学化努力占有绝对主导,它的追随者都把它视为该学科的全部,但这是错误的。虽然不仅许多持不同见解的个人,而且,各种各样的富有成效的高产异端传统被边缘化,但他们却一直追求着对经济学的理解,同时反对主流坚守数学建模方法的顽固立场。在比较突出的后者传统中,我们发现了,例如,奥地利学派、女权主义经济学、(旧)制度学派、后凯恩斯主义、马克思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等。虽然这些理论范围内的小群体或许多个人有时的确会求助于形式主义建模,但却没有将经济方法简化为形式主义建模技术。
      让我引用《女权主义经济学杂志》的编辑D. 施特拉斯曼(DianaStrassmann)的话,她从异端视角出发准确地扑捉到了现代主流理论的方向:对一位主流经济学家来说,理论意味着模型,模型意味着用数学形式表达的思想。在学习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时,学生学到了某些关键性概念与模型,通常一开始就通过简单的数学分析传授一些思想。学生学习这些模型,它们就是理论。在较高级的课程中,经济理论是以更加复杂的数学模型表述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相信正确的模型—好模型—采取的是一种可识别的形式: 用等式(方程式) 表达,采用数学表达的定义、假设和设计清晰的理论上的发展成果。学生们还学习经济学家是如何辩论的。通过学习,他们得知合理的辩论方式是借助模型和按计量经济学构成的证明形式。虽然学生们也学习以往时代产生的用文字和几何学写成的杰作,但他们很快就知道急于找工作的新手们应当模仿当前的老师,而不是向已故名人学习。
      因为所有模型都是不完全的,所以,学生们还知道了没有完美的模型。的确,学生们知道, 从事过度质疑简化假设的工作显得很差劲。声称一个模型不足功绩不大———可能任何人都会做。真正有价值的是搞出一个更好的模型, 找到一种更好的理论。这样一来, 受过“正规”教育的经济学家们的积累性智慧大行其道,而那些只知道批评却拿不出更好的模型的人只能是外行狙击手。科学上的重大胜利需要一种更好的理论,这种理论必须要有以可识别的形式表达的更好的模型。这就是经济学家们学习其道的方式,这也是我的为学之道。
      因此,当我听到来自其他学科的女权主义者将“理论”这一术语用于文字形式表达的思想时,当其被用于不包含甚至是数学表达的可能性最小的那些思想时,请想象一下我的反应。“这是理论吗?”我问道。“数学在哪里?”
      (1994:153—4)
      虽然D. 施特拉斯曼在这里认识到数学建模与当前的主流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但有一些经济学家却从其实际的理论化特征出发力争描述现代主流理论。可是,这样的努力却证明是不成功的。大多数情况下,它把主流经济学与人类理性理论或均衡等诸如此类的概念联系起来。
      这里的问题是,前述的特征在热情和时尚的快速转换中往往难以为继,上述理论倾向要反复经历这种强烈的兴趣冲击。在承认这种形势的条件下,有些具有批判眼光的观察家得出结论:当前的
      主流理论游移不定,难以捉摸。有些人甚至怀疑主流理论的各种各样的分支是否有衔接性与共通性。在P. 米罗斯基(Mirowski)看来:历史学家被迫承认,事实上,它最后被描述为各种完全不同于正统学说的一个序列,被准竞争者们的半阴影围绕着;正是这个,而不是任何演绎或归纳的“成功”,才造就了它的长寿。
      (1994:68)
      P. 米罗斯基忽视了主流理论持续依赖数学—演绎推理的现象,他认为我们必须质疑这个理论能否被说成“最多是由面对每两代或三代就反复断裂的关于连续性的鲁莽断言所构成”? (出处同上:69)。那些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推理的人把现代经济学的数学化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虽然不必是任何具体的数学形式)。毫无疑问,这样做的共同趋势被大多数发生在主流内部的对数学中心地位的捍卫或甚至对其评论所遭受的广泛失败强化了。因此,我认为,值得我们回顾一下A. 怀特海德(Whitehead,AlfredNorth)在更一般的水平上考虑哲学时发出的警告:当你批评一个时代的哲学时,不要把你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那些其鼓吹者感到必须捍卫的思想观点上(intellectualposition)。会有一些该时代所有不同体系的追随者无意识地预设的某些基本假设。这样的假设看上去显而易见,结果却是人们不知道他们在假设些什么,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说明事理的别的方式。有了这些假设,有限数量的某些类型的哲学体系的存在是可能的,这些体系构成了该时代的哲学。
      (1926:61)
      无论如何,在面临现代经济学看上去不容置疑地依赖数学演绎推理方法的情况下,值得反复强调数学建模对社会理论化与社会理解肯定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我在下面论题4的标题下提出的一个观点,事实上,我坚决主张,当前强调形式主义可能常常会削弱解释上富有见解的社会分析。可是,我在这个阶段关注的是,要强调指出,由于主流坚持数学方法,而异端的各种传统和其他流派却不认为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看到,正统派的各种不同的分支不仅有一个共同特征,而且有一个特别出众的特征。诚如我所说,这就是坚持认为数学—演绎方法必须尽量用来提高对被视为经济的现象的认识(进一步的讨论,见Lawson,1997c;2002)。



      主编推荐
      《重新定向经济学》系剑桥大学经济学家托尼·劳森的学术名著。本书清晰梳理经济学研究成果,拓展与深化了批判实在论,强调本体论,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数学化建模方法进行了深刻批判,介绍了后凯恩斯主义、女权主义经济学、制度学等流派中批判实在论的相关内容,提倡多元研究方法,力主研究方法必须适合研究对象的性质,提倡经济学研究朝本体论方向转变。作者反对非历史观,对西方经济学数学化趋势的演变过程进行了饶有趣味的描述。本书适合经济学和哲学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专家与所有关心经济问题的人士阅读。 

      精彩内容
      《重新定向经济学》共分为四个部分10章内容,包括对经济学现状的各种评论,本体论理论化的性质(包括其各种后果的性质),社会解释的各种可能性,经济学的范围,演化论的思维,包括女权主义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旧制度学派,经济学借以采取当前方向的历史过程,和许多别的东西。


      媒体评论
      演绎主义是如何放弃“逼真”原则的
      ——评《重新定向经济学》
      井百祥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