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灵感书店
  • 三十六计新编

三十六计新编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50638574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17.86 6.0折

定价 ¥29.8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10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8687700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邸长鹏,七零后,喜爱创作历史题材作品。辽宁省葫芦岛人,省作协会员。先有作品曾发表于《散文选刊》、《鸭绿江》、《绿风》、《草原》、《岁月》、《辽河》、《满族文学》、《诗潮》、《新世纪文学选刊》等杂志,后出版中外名人传记一套三本(新世界出版社)、译写凯迪插画图书一套四本(现代出版社)。现有多部书籍在出版计划中。创作感言:愿作品充满质感,做加法;让人生回归简约,做减法。

      目录
      第一章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 2
      ?第二计 围魏救赵 / 10
      ?第三计 借杀人 / 18
      ?第四计 以逸待劳 / 28
      ?第五计 趁火打劫 / 36
      ?第六计 声东击西 / 45

      第二章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 52
      ?第八计 暗度陈仓 / 60
      ?第九计 隔岸观火 / 67
      ?第十计 笑里藏 / 74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 81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 89
      第三章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 98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 106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 113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 120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 126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 132

      第四章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 140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 148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 153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 158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 164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 170

      第五章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 176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 182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 187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 193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 198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 204

      第六章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 210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 217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 222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 227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 233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 238

      内容摘要
       《三十六计新编》是东北作家邸长鹏写给中小学生的国学趣味读物。在古籍《三十六计》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生活,精解计谋,举一反三,融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在写作过程中,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在故事选取、遣词造句、知识拓展等方面进行创新。孩子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其写作技巧、人生视野、品格性情等也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拓展和培育。并将国学与社会结合起来一起应用。图文并茂,阅读愉快。


      主编推荐

      西点军校必学教材、进入社会成长书!
      “三十六计”来源于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谋略和战斗经验,可谓兵家之书,但其虽然来自于战争,却不仅仅适用于战争,它对整个社会生活、人际交往都有很强的适用性。
      作者文笔流畅,轻松幽默的风格,读起来亦师亦友般的分析,向读者展现古人的高度智慧,纵观历史何其相似,古为今用,经久不衰。 

      精彩内容

        《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不详,是一部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既讲兵家韬略,又讲人生哲学,被称为“兵家《史记》,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书”。本书对《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并配以精彩的历史故事,使各种谋略、计策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更易理解和接受。
        曾有学者从三十计中各取一字,组诗如下: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更妙的机锋在这里: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三十六计,三十六种精彩,三十六种人生。

      媒体评论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解析
      当对手陷入麻烦或防守空虚时,实力或注意力一定会下降,要么无暇旁顾,要么鞭长莫及。此时抓住机会,果断出手,一定会有收获。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在春秋末年,这个公式好像不太灵光,江南虽然风景如画,但不仅不太像天堂,还有点儿不太适合人类居住。
      因为占据姑苏的吴国和占据杭州一带的越国,是一对祖传的仇人。两国一直在死掐。
        理由很简单,当时的政治中心在中原。如果两国想把事业做大,吴国北上的时候,就必须防备越国在背后下黑手;而越国要想染指中原,只能踩着吴国的尸体北上,否则就得学会穿越。
        夫差的老爸阖闾(hélǘ),前任吴王,就是在两国的战争中身负重伤后不治而亡的。对这件事,夫差一直耿耿于怀,他决心要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
        几年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吴军顺利地攻下越国首都会稽,将越王勾践君臣围困在会稽山上。
        夫差就差最后一下就可以灭掉越国,可这时,这个性情中人却心软了。尽管忠臣伍子胥反对求和,但夫差却鬼使神差地答应了越国投降的请求。
      不过,勾践必须要以人质的身份,去吴国给夫差免费打三年苦工。勾践在吴国这几年,可遭老罪了。白天给夫差喂马擦车,晚上还得在阖闾墓旁的石屋值班。
        勾践每天身兼数职,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对夫差百般殷勤,夫差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可即使这样,勾践仍过得提心吊胆,因为伍子胥一直对他有戒心,不遗余力地劝夫差杀掉勾践。
        每次面对伍子胥犀利的眼睛,勾践就像看到监控摄像头一样,浑身不自在。不过,他比劳模还劳模的工作状态,以及看上去在夫差面前甘当屌丝的态度,最终打消了夫差的疑虑。夫差对伍子胥的话,免疫了。
        一晃,三年过去了,勾践总算熬出头了,因为夫差决定放他回家!
        回国后的勾践,依然极尽自苦,过着俭朴的生活,留下了一个著名的励志成语:卧薪尝胆。勾践不是有自虐倾向,而是懂得只有常常用过去的苦难提醒自己自尊自强,才不会受别人虐。
        勾践一边暗地里积蓄实力,一边送上美女,继续向吴国示好。
        夫差被哄得爽歪歪,越发不把越国放在心上,他开始将多余的精力放在北方。他要去中原争霸了。为这事,他还和一心灭越、倔强的伍子胥闹翻了,将老头赐死。
        越国的实力逐渐恢复,而夫差却毫无察觉。最后,在自己铁杆粉丝勾践的热烈掌声中,有着偶像情结的夫差,有点儿找不着北地北伐去了。
      夫差这时的实力的确不差,吴军还真打败了齐国。公元前482年,夫差出席有晋、鲁等国参加、很有象征意义的黄池大会。
        吴国代表团的排场很大,夫差很神气,有点儿称霸的感觉,把晋定公的风头都给抢走了。
        夫差觉得这是吴国最扬眉吐气的时刻!可接下来,突然有人告诉他:stop!先别扬眉,吴国的后院发生了火烧眉毛的事情!
      一直对夫差百依百顺的勾践,趁着吴军精锐尽出,国内空虚之利,率领越军发动突袭,攻破了姑苏城!
        气急败坏的夫差赶紧班师,但等到吴军气喘吁吁地回到家时,迎面就被士气正旺的越军来了几个下马威。
        鞍马劳顿的吴军,接连吃了几次败仗。这时夫差才感到惊讶:越国什么时候学会的这手变形金刚?
        后来,勾践用近乎同样的方式,将夫差困在了姑苏城外的姑苏山上。夫差没有像当年的勾践一样投降,羞愧难当的他,选择了自尽。吴国彻底消失了。
        勾践的趁火打劫,收获了列国之中的吴国,可相比后世的清兵,却是小巫见大巫了。人家那打劫,收获的可是整个大明江山。
        实际上,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他的儿子皇太极,都一直对日暮西山的大明帝国虎视眈眈。但他们的尝试,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皇太极死后,手握重权的皇弟、摄政王多尔衮,拥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即位,号为顺治。
        公元1644年,将起义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的闯王李自成,终于率领着农民义军攻破了坚固的北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的江山。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慌乱中从紫禁城后门逃到了景山之上。崇祯见大势已去,无奈地找了棵歪脖树,自缢身亡。
        北京城所发生的一切,都没有逃过关外高度关注北京的多尔衮的眼睛。
        他在第一时间对形势做出判断:明朝政府已经倒了大霉,这等好事绝不能让李自成一个人独享,趁此机会,骁勇异常的八旗军当然得有所作为。
      于是,多尔衮的清兵,潮水般地涌向扼守在关内与关外之间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山海关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面向关外防卫北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在驻守在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他原本是奉旨弃宁远而支援京城,可走到半路时却得知北京沦陷,只得被迫地退守山海关。
        吴三桂现在的状态,可谓“三不沾”。因为他和曾经依赖但现已失势的明、虎狼一样彪悍的清以及苦大仇深的李闯王三者之间的关系,已变得相当微妙起来。
        他本来是一心一意效忠大明的。但北京失陷、崇祯自尽的消息,让他曾经牢不可破的信念,倏然之间就全部崩塌了。他仿佛在瞬间就成了孤儿,更大的悲剧在于,孤儿并不是最糟糕的结局。
        他的处境极其危险,根本无法自保。山海关内的明军虽是整个明朝部队中最精锐的部队,但现在山海关已成了一座孤城,人数少以及缺乏纵深的劣势,决定了他们既无力抵抗清,也无法战胜义军。
        现在,对大明江山垂涎三尺的多尔衮也到了关下。而对李自成来说,消灭明朝残余势力,阻止强敌清兵入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必须将接下来的兵锋直指山海关。
        被强敌夹在中间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啊。
        大明?李自成的义军?还是大清?在心底苦苦挣扎的吴三桂,已经失去了归属感。而他根本无法回避,如果不想全军覆没,那么无论多艰难,他都必须做出选择。
        思索再三的他,考虑到一家老小还在京城,在看到闯王使者送来的银两时,决定投靠李自成。
        可是,攻占北京的巨大喜悦,让没有太多自制力的义军迅速腐化。他们不仅扣押了吴三桂的老爸吴襄、抄了他的家,闯王手下大将刘宗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这是吴三桂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这么来的。
        听闻噩耗,吴三桂这次的决心下得很快:向多尔衮求援!义军的不理智,最终将唾手可得的吴三桂和山海关,又拱手送给了多尔衮。
        可是,得知真相的多尔衮,内心欣喜若狂,脸上却表现得极其冷静。平日对自己严阵以待,现在主动敞开大门的山海关已近在咫尺,但多尔衮却按兵不动了。
        多尔衮明白,现在去救吴三桂,那么和农民军决战的重任,就将由自己承担。而如果在吴三桂与闯王拼个两败俱伤后,再进关嘛……
      同时,现在正是可以和吴三桂就增援一事讨价还价的时候。果然,怒气冲冲地赶来的李自成,与怒气冲冲的吴三桂,在山海关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
        吴三桂内心的底线,不断地向多尔衮靠拢。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终于表达出了彻底降清、引清兵入关的诚意。
        心满意足的多尔衮见双方也拼得差不多了,这才让八旗铁骑们杀向战场。消耗很大的义军虽奋力死战,却抵挡不住清军凶猛的生力军。
        多尔衮打败了李闯王,得到了山海关,然后一鼓作气,紧追义军不舍。没几天,就从闯王手中夺回了北京城,然后一路猛追穷打,最终得到整个江山。
        趁火打劫,是对智商的中考。具体怎么打劫,打劫到什么程度,则是对智商的大考。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