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灵感书店
  • PLC标准化编程原理与方法
  • PLC标准化编程原理与方法
  • PLC标准化编程原理与方法
  • PLC标准化编程原理与方法
  • PLC标准化编程原理与方法
  • PLC标准化编程原理与方法

PLC标准化编程原理与方法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11170165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37.88 6.4折

定价 ¥5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2-27

    数量
    库存4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11523375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前言第1章综述第2章传统PLC编程方法的总结与回顾2.1所有物理信号都是I/O信号2.2通信数据都是I/O数据2.3上位机通信数据也是I/O数据2.4面向I/O的逻辑编程2.5传统编程标准规范2.6结论第3章标准化编程原理3.1标准化方法的目的是提高效率3.2标准化不代表完美和正确无错误3.3PLC编程中的高内聚与低耦合3.4标准化思想与PLC品牌无关3.5对象和实例的概念3.6PLC控制系统中的设备类型3.7设备分层级3.8HMI/上位机在标准化架构中的位置3.9PLC、HMI产品的选型原则3.10标准化编程对程序员技能的要求3.11工艺设备的规划定义3.12标准化编程的规则第4章标准化系统设计流程4.1设备类型的子类定义4.2PLC标准化设计从位号表开始4.3生成符号表4.4自动生成符号表4.5自动生成位号第5章西门子S7-1500 PLC+WinCC标准化编程5.1库函数和模板在标准化编程架构中的地位5.2BST例程学习5.2.1VALVE FB630阀门5.2.2DIGITAL(FB650)数字量信号5.2.3ANALOGUE(FB640)模拟量信号5.2.4MOTOR FB620电机5.3深入理解BST例程5.3.1图标的动态实现5.3.2设备设定窗口的弹出显示5.3.3设备窗口的报警视图5.3.4画面窗口的趋势图5.4BST例程的缺陷与改进5.4.1符号寻址5.4.2WinCC变量的建立5.4.3库函数的引脚太多5.4.4设备的时间参数5.4.5设备参数的掉电保持5.4.6WinCC报警信息生成(S7-1200 PLC)5.4.7WinCC报警信息生成(S7-1500 PLC)5.4.8补足不完整的设备类型DO5.4.9补足不完整的设备类型AO5.4.10行业特殊设备类型PSV5.5L2设备库函数实现5.5.1L1库函数封装升级为L2库函数5.5.2L2示例:双驱动的电机(S7-1200 PLC和S7-1500 PLC)5.5.3L2库函数:PID控制5.5.4L2库函数:PROFINET通信的PID仪表5.5.5L2库函数:MODBUS通信的PID仪表5.5.6L2库函数:MODBUS通信的变频器电机5.6L3工艺库函数实现5.6.1公用设备:电机5.6.2公用设备:急停按钮5.6.3公用设备:中央声光报警系统5.6.4设备的联锁功能5.6.5设备的连起功能5.6.6多路可操作员控制的可视化联锁功能5.6.7设备的自动功能实现15.6.8设备的自动功能实现25.7标准化工程实践5.7.1PLC硬件组态和变量表生成5.7.2设备的手动程序生成5.7.3设备的自动程序生成5.7.4WinCC库面板个性化处理5.7.5WinCC变量和画面图标5.7.6WinCC趋势图和报警5.7.7关于程序注释5.7.8关于编程语言的选择第6章其他PLC品牌型号标准化探索6.1RS Logix(罗克韦尔,Rockwell AB,1756/1769系列)6.2GX Works(三菱,MitSubishi,Q系列)6.3SYSMAC(欧姆龙,OMRON,NJ系列)6.4CODESYS阵营6.5S7-200 Smart第7章结束语:标准化设计工作的未来

      内容摘要
      第1章综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联锁保护动作的控制,以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实现的。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 颁布的PLC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早期的PLC主要由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可以完成简单的逻辑控制及定时、计数功能。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PLC,使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PLC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PLC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PLC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式提高。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比例-积分-微分)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PLC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这个时期PLC发展的特点是大规模、高速度、高性能、产品系列化。这个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世界上生产PLC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PLC已步入成熟阶段。20世纪末期,PLC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从控制规模来说,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从控制能力上来说,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用于压力、温度、转速、位移等各种各样的控制场合;从产品的配套能力来说,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PLC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目前,PLC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钢铁、汽车和轻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使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使用继电器、接触器系统,早期的PLC采用和继电器电路图类似的梯形图(LAD)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并将参加运算及处理的计算机存储元件都以继电器命名。LAD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简单、直观。在早期的继电逻辑搭成的控制系统升级为PLC控制系统之后,所编制的LAD程序简直可以和继电器逻辑图完全等同。可以认为,由于LAD语言的发明诞生了整个PLC行业。由于LAD语言过于直观,整个工业行业中所有的PLC品牌所编制的PLC程序都是平铺式的,按照电气控制柜或者按照生产工艺的顺序程序线性地平铺下来。由于技术的发展,一些品牌的PLC支持模块化,但也只是将平铺的程序简单地分割到若干模块中。从设计理念上来说,仍然是线性的。近10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快速、更大内存、更高性能的CPU应用到PLC系统中。同时各PLC厂商的软件系统也在不断地升级,各种新的功能接近计算机高级语言的编程语言加入到PLC的编程语言中,使得PLC编程更具灵活性,更接近计算机编程的方法。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