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灵感书店
  •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作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    978720815114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20815114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32.96 6.0折

定价 ¥5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2-19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社会文化
      货号:
      9197923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增基,男,1947年11月出生,江苏无锡市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获法学士学位。1997年被聘为教授。1996年开始担任法学理论硕士点导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兼任江苏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常务理事。

      目录

      [1]第五版序
      [1]第四版序
      [1]第三版序
      [1]第二版序
      [1]前言
      [1]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什么是社会调查
      [1]一、 社会调查的概念
      [3]二、 社会调查的特点
      [4]第二节社会调查的任务和功能
      [4]一、 社会调查的任务
      [6]二、 社会调查的功能
      [9]第三节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9]一、 社会调查方法在近代西方社会的产生
      [11]二、 社会调查方法论的革命
      [14]三、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科学的形成
      [15]四、 中国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22]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与基本程序
      [22]第一节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
      [22]一、 社会调查方法体系的内容
      [24]二、 社会调查的方法论原则
      [28]第二节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28]一、 准备阶段
      [29]二、 调查阶段
      [29]三、 研究阶段
      [30]四、 总结阶段
      [32]第三章社会调查的设计与组织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目录[32]第一节选择调查课题
      [32]一、 选择调查课题的重要意义
      [33]二、 调查课题的类型
      [35]三、 课题的选择原则和形成途径
      [38]第二节建立研究假设
      [38]一、 假设的特点与作用
      [40]二、 假设的类型与表达方式
      [41]第三节概念的操作化
      [41]一、 概念操作化的意义
      [42]二、 概念操作化的方法
      [43]三、 变量
      [45]四、 指标
      [47]第四节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
      [48]一、 调查总体方案的内容
      [48]二、 制定调查总体方案的原则
      [49]三、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51]第四章社会测量
      [51]第一节社会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51]一、 什么是社会测量
      [52]二、 社会测量的特点
      [53]第二节社会测量的层次
      [53]一、 定类测量
      [54]二、 定序测量
      [54]三、 定距测量
      [55]四、 定比测量
      [57]第三节量表
      [57]一、 量表的概念
      [58]二、 量表的类型
      [64]第四节社会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64]一、 社会测量的信度
      [66]二、 社会测量的效度
      [67]三、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69]第五章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
      [69]第一节普查
      [69]一、 普查的含义与特点
      [70]二、 普查的意义与应用范围
      [71]三、 普查的方法与程序
      [72]四、 普查的原则
      [73]五、 普查实例: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75]第二节抽样调查
      [75]一、 抽样调查的含义与特点
      [77]二、 抽样调查的应用
      [78]三、 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81]四、 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
      [87]五、 抽样调查实例:全国城市职工家计调查抽样方法
      [89]第三节典型调查
      [89]一、 典型调查的含义与特点
      [91]二、 典型调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2]三、 典型调查的步骤
      [92]四、 典型调查实例:县属镇中的“农民工”——江苏省吴江县的调查
      [93]第四节个案调查
      [93]一、 个案调查的含义与特点
      [94]二、 个案调查的价值与应用
      [95]三、 个案调查的步骤
      [97]四、 个案调查实例:城市地方社会保险的一体化建设——广东省佛山市个案研究
      [99]第六章访谈法
      [99]第一节访谈法的特点与种类
      [99]一、 访谈法的特点
      [100]二、 访谈法的种类
      [103]第二节访谈的程序与技巧
      [103]一、 访谈前的准备
      [105]二、 进入访谈现场
      [107]三、 谈话与记录技术
      [109]四、 引导与追问技术
      [110]五、 结束访谈
      [112]第七章问卷法
      [112]第一节问卷法的特点和种类
      [112]一、 问卷法的特点
      [114]二、 问卷调查法的基本类型
      [115]第二节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115]一、 问卷的结构
      [117]二、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118]三、 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
      [120]第三节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120]一、 问题形式的设计
      [122]二、 问题设计的要求
      [123]三、 问题的数目和顺序
      [124]四、 答案的设计
      [125]第四节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125]一、 问卷发放时应注意的问题
      [125]二、 如何提高问卷的有效性和回收率
      [127]第八章收集资料的其他方法
      [127]第一节观察法
      [127]一、 观察法的特点
      [128]二、 观察法的类型
      [130]三、 观察的基本原则
      [131]四、 观察过程中的记录技术
      [133]五、 观察误差及减少观察误差的方法
      [135]第二节文献法
      [135]一、 文献法的特点
      [136]二、 文献资料的种类
      [137]三、 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
      [139]第三节网络调查
      [139]一、 网络调查的含义与类别
      [140]二、 网络调查的优势、局限与适用范围
      [141]三、 网络调查的具体方法
      [142]四、 网络调查实例
      [143]第四节电话调查
      [143]一、 电话调查的含义与类别
      [144]二、 电话调查的优势、局限与适用范围
      [145]三、 电话调查的具体方法
      [146]四、 电话(手机)调查实例
      [148]第九章调查资料的整理方法
      [148]第一节资料整理的意义和一般步骤
      [148]一、 资料整理的意义
      [148]二、 资料整理的原则
      [149]三、 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
      [150]第二节资料的审核与汇总
      [150]一、 资料审核的一般要求
      [151]二、 资料审核的方法
      [151]三、 资料的编码与录入
      [155]第三节资料的分组
      [155]一、 资料分组的意义
      [157]二、 分组标志的选择
      [158]三、 分组的类型
      [162]第四节统计表与统计图
      [162]一、 统计表的结构与种类
      [165]二、 统计图的种类及其作用
      [170]第十章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170]第一节统计分析概述
      [170]一、 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
      [171]二、 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172]三、 统计分析的作用和限度
      [173]第二节单变量描述统计
      [173]一、 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
      [175]二、 集中趋势
      [181]三、 离散趋势
      [188]第三节单变量推论统计
      [188]一、 区间估计
      [190]二、 假设检验
      [192]第四节双变量统计分析
      [192]一、 变量间的关系
      [196]二、 双变量相关分析
      [204]三、 回归分析
      [208]第十一章SPSS的应用
      [209]第一节变量的定义
      [212]第二节数据的变换
      [212]一、 重新编码
      [214]二、 生成新变量
      [216]第三节单变量描述统计
      [218]第四节双变量统计分析
      [218]一、 相关分析
      [221]二、 回归分析
      [224]第五节假设检验
      [224]一、 T检验
      [226]二、 卡方检验
      [228]第六节统计图的制作
      [228]一、 条形图(Bar Charts)
      [233]二、 折线图(Line Charts)
      [234]三、 饼图(Pie Charts)
      [235]四、 直方图(Histogram)
      [235]五、 散点图(Scatterplot)
      [238]第七节多选题分析
      [238]一、 二分法
      [243]二、 类别法
      [249]第八节SPSS Statistics 25中英文版本的切换
      [252]第十二章调查资料的理论研究
      [252]第一节什么是理论研究
      [252]一、 理论研究的基本内涵
      [253]二、 理论研究在社会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254]三、 理论研究的程序和步骤
      [256]第二节比较研究
      [256]一、 比较是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257]二、 类型比较
      [259]三、 历史比较
      [263]第三节因果关系研究
      [263]一、 探寻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265]二、 对因果关系的说明与解释
      [266]第四节结构—功能分析
      [266]一、 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作用
      [269]二、 结构—功能分析的方法
      [271]第十三章调查报告的撰写
      [271]第一节调查报告的特点和作用
      [271]一、 调查报告的特点
      [272]二、 调查报告的类型
      [274]三、 调查报告的作用
      [275]第二节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275]一、 调查报告的结构
      [281]二、 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285]第十四章社会调查的应用
      [285]第一节民意测验
      [285]一、 什么是民意测验
      [286]二、 民意测验的由来和发展
      [288]三、 民意测验的基本方法
      [289]四、 民意测验方法的基本要求
      [293]五、 案例分析
      [294]第二节市场调查
      [294]一、 市场调查概述
      [296]二、 市场调查的内容与特点
      [298]三、 市场调查的类型与程序
      [301]四、 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
      [304]五、 市场调查举例
      [308]附录Ⅰ
      [308]问卷一卡·马克思:工人调查表
      [314]问卷二200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选调查问卷
      [318]问卷三莘庄乐购消费者调查问卷
      [322]问卷四社会流动与职业评价调查表
      [332]问卷五上海市民生活方式问题调查表
      [345]附录Ⅱ
      [345]附表1随机数字表
      [357]附表2标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表(Z值表)
      [359]附表3t值表
      [361]附表4χ2值表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进步,我国的社会学研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社会调查方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基于此,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的《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5版)》作为高等院校社会调查课程的通用教材,介绍了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和各种方法,如访谈法、问卷法等,还讲解了社会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统计方法以及如何撰写调查报告,是一本务实性极高的社会学调查方法教材。

      主编推荐
      本书第五版,作者对第四版多处做了细心的修订工作,更新了书稿中的*资料和数据,更新了书稿中已过时的内容,是教材更加贴近高校教师和学生。作者在编写是注意把握一下三点:一是教材所采用的体系和主要内容腰围大多数高校的教师所接受;二是教材所介绍的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力求做到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既便于学习者的理解与掌握,又便于他们在社会调查实践中应用;三是教材内容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断地修订和补充。 

      精彩内容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自1997年出版*版已有20余年,中国的社会面貌又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我们这本教材始终紧跟这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始终立足于打造“精品教材”这一目标,坚持每五年左右时间就修订一次,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本书出版20年来,受到了全国许多高等院校师生的欢迎,每年都要重印两次以上。本书还被全国许多高校及科研机构指定为社会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考试的指定参考书。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