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灵感书店
  • 季羡林全集:第五卷:回忆录:二:牛棚杂忆 学海泛槎

季羡林全集:第五卷:回忆录:二:牛棚杂忆 学海泛槎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60083766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40.96 4.7折

定价 ¥87.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15

    数量
    库存10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5459765
      商品描述:
      目录
      牛棚杂忆
      自序
      一 缘起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 1966年6月4日
      四 对号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来
      七 抄家
      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 千钧一发
      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庄
      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一) 正名
      (二) 我们的住处
      (三) 日常生活
      (四) 晚间训话
      (五) 离奇的规定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六) 设置特务
      (七) 应付外调
      (八) 连续批斗
      (九) 1968年6月18日大批斗
      (十) 棚中花絮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一) 特别雅座
      (十二) 特别班
      (十三) 东语系一个印尼语的教员
      (十四) 自暴自弃
      (十五) “折磨论”的小结
      十七 牛棚转移
      十八 半解放
      在延庆新华营
      十九 完全解放
      翻译《罗摩衍那》
      一个小插曲
      一幕闹剧
      我的恢复组织生活
      二十余思或反思
      二一后记
      附录自传
      一、理论
      二、知识面
      三、外语
      四、汉语
      学海泛槎——季羡林自述
      前言
      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
      负笈德意志
      进入哥廷根大学
      入学五年内我所选修的课程
      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
      吐火罗文的学习
      其他语言的学习
      博士论文
      最早的几篇德文论文
      十年回顾
      回到祖国
      1946年至1949年
      1950年至1956年
      1957年至1965年
      1966年至1977年
      1978年至1993年
      总结
      本书的写法
      我的学术研究的特点
      我的研究范围
      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
      我的义理
      一些具体的想法
      重视文化交流
      佛教梵语研究
      吐火罗文
      《糖史》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我的考证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满招损,谦受益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必须中西兼通,中西结合,地上文献与地下
      考古资料相结合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自传(一)
      自传(二)
      小传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内容摘要
      七抄家
        随着天气的转凉,风声越来越紧。我头上的风暴已经凝聚了起来:那一位女头领要对我下手了。
        此时,我是否还有侥幸心理呢?
        还是有的。我自恃头上没有辫子,屁股上没有尾巴,不怕你抓。
        然而我错了。
        1967年11月30日深夜。我服了安眠药正在沉睡,忽然听到门外有汽车声,接着是一阵异常激烈的打门声。连忙披衣起来,门开处闯进来大汉六七条,都是东语系的学生,都是女头领的铁杆信徒,人人手持大木棒,威风凛凛,面如寒霜。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早有思想准备,因此我并不吃惊。俗话说:“英雄不吃眼前亏。”我决非英雄,眼前亏却是不愿意吃的。我毫无抵抗之意,他们的大棒可惜无用武之地了。这叫做“革命行动”,我天天听到叫嚷:“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我知道这话是有来头的。我只感到,这实在是一桩非常离奇古怪的事情。什么“革命”,什么“造反”,谁一听都明白;但是却没有人真正懂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坏事,什么样的罪恶行为,都能在“革命”、“造反”等堂而皇之的伟大的名词掩护下,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去干。我自己也是一个非常离奇古怪的人物,我要拼命维护什么人的“革命路线”,现在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来了。然而我却丝毫也不清醒,仍然要维护这一条革命路线。
        我没有来得及穿衣服,就被赶到厨房里去。我那年近古稀的婶母和我的老伴,也被赶到那里,一家三人作了楚囚。此时正是深夜风寒,厨房里吹着刺骨的过堂风,“全家都在风声里”,人人浑身打战。两位老妇人心里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我们被禁止说话,大棒的影子就在我们眼前晃。我此时脑筋还是清楚的。我并没有想到什么人道主义,因为人道主义早已批倒批臭,谁提人道主义,谁就是“修正主义分子”。一直到今天,我还是不明白,难道人就不许有一点人性,讲一点人道吗?中国几千年的哲学史上有性善、性恶之争,迄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原来是相信性善说的,我相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从被抄家的一刻起,我改变了信仰,改宗性恶说。“人性本恶,其善者人为也。”从抄家的行动来看,你能说这些人的性还是善的吗?你能说他们所具有的不是兽性吗?今天社会风气,稍有良知者都不能不为之担忧。始作俑者究竟是谁呢?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话扯得太远了。有些想法决不是被抄家时有的,而是后来陆续出现的。我当时既不敢顽强抵抗,也不卑躬屈膝请求高抬贵手。同禽兽打交道是不能讲人话谈人情的。我只是蜷缩在厨房里冰冷的洋灰地上,冷眼旁观,倾耳细听。我很奇怪,杀鸡焉用牛刀?对付三个手无寸铁的老人,何必这样惊师动众!只派一个小伙子来,就绰绰有余了。然而只是站厨房门口的就是两个彪形大汉,其中一个是姓谷的朝鲜语科的学生。过去师生,今朝敌我。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我的眼睛看不到外面的情况,但耳朵是能听到的。这些小将究竞年纪还小,旧社会土匪绑票时,是把被绑的人眼睛上贴上膏药,耳朵里灌上灶油的。我这为师的没有把这一套东西教给自己的学生,是我的失职。由于失职,今天我得到了点好处:我还能听到外面的情况。外面的情况并不美妙。只听到我一大一小两间屋子里乒乓作响,声震屋瓦。我此时仿佛得到了佛经上所说的天眼通,透过几层墙壁,就能看到“小将们”正在挪动床桌,翻箱倒柜。他们所向无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们愿意砸烂什么,就砸烂什么;他们愿意踢碎什么,就踢碎什么。遇到锁着的东西,他们把开启的手段一律简化,不用钥匙,而用斧凿。管你书箱衣箱,管你木柜铁柜,喀嚓一声,铁断木飞。我多年来省吃俭用,积累了一些小古董、小摆设,都灌注着我的心血;来之不易,又多有纪念意义。在他们眼中,却视若草芥;手下无情,顷刻被毁。看来对抄家这一行,他们已经非常熟练,这是“文化大革命”中集中强化实践的结果。他们手足麻利,“横扫千军如卷席”。然而我的心在流血。
        楼上横扫完毕,一位姓王的学泰语的学生找我来要楼下的钥匙。原来他到我家来过,知道我书都藏在楼下。我搬过来以后,住在楼上。学校有关单位,怕书籍过多过重,可能把楼压坏,劝我把书移到楼下车库里去。车库原来准备放自行车的。如果全楼只有几辆车的话,车库是够用的。但是自行车激剧增加,车库反而失去作用,空在那里。于是征求全楼同意,我把楼上的书搬了进去。小将们深谋远虑,涓滴不漏。他伸手向我要钥匙,我知道他是内行,敬谨从命。车库里我心爱的书籍遭殃的情况,我既看不见,也听不到。然而此时我既得了天眼通,又得了天耳通。库里一切破坏情况,朗朗如在眼前。我的心在流血。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