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灵感书店
  • 英汉互译应用教程

英汉互译应用教程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12143766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20.97 6.0折

定价 ¥3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07

    数量
    库存3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11744551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海英,副教授,博士,民盟盟员,黄淮学院优秀教师、专业带头人,驻马店市拔尖人才,河南省教学标兵。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翻译教学研究。近年来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为驻马店企事业单位的外宣材料翻译近50万字,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10项,参编著作1部,主编校本教材1部,获得“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河南省改革发展奖”1项,“翻译河南”项目工程特等奖1项,“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主讲课程《英汉笔译》为河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

      目录
      第一章翻译概述1.1翻译的概念1.1.1国内相关代表性的概念1.1.2国外相关代表性的概念1.2翻译的标准.1.2.1国内翻译标准1.2.2国外翻译标准1.2.3翻译教学标准1.2.4翻译职业标准1.3翻译的分类1.3.1按主体分类1.3.2按客体分类1.3.3按手段分类1.4翻译的过程1.4.1理解1.4.2转换1.4.3重构1.4.4审校1.5译者的素养1.5.1语言功底1.5.2百科知识1.5.3职业素养第二章 英汉语言对比2.1文字与语音层面2.1.1文字2.1.2语音2.2语义层面.2.2.1所指意义2.2.2能指意义2.2.3 词义空缺2.3语法层面2.3.1“人治”2.3.2“法治”2.4句式层面2.4.1汉语句式2.4.2英语句式2.4.3动与静2.5语篇层面2.5.1衔接2.5.2连贯2.6思维方式2.6.1汉语思维2.6.2英语思维2.6.3思维差异的辩证认识第三章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阶段3.1非语言分析3.1.1作者与背景3.1.2风格与基调3.1.3文体与语体3.1.4语言变体3.1.5语境分析3.1.6逻辑分析3.2语言分析3.2.1语法分析3.2.2语义分析3.2.3句法修辞第四章翻译的基本方法与策略4.1翻译的基本方法.4.1.1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4.1.2 意译(Liberal/Free Translation)4.2 翻译的基本策略.4.2.1 归化(Domestication)4.2.2 异化(Foreignization)第五章 翻译的技巧5.1增词法5.1.1什么是增词法5.1.2增词法的适用范围5.1.3特定情况下的增词法5.2减词法5.2.1什么是减词法5.2.2减词法的适用范围5.2.3特定情况下的减词法5.3转类法5.3.1转译成动词5.3.2转译成名词5.3.3转译成形容词5.3.4其他词类转译5.4概略化5.4.1具体词义概略化5.4.2具体概念概略化5.5具体化5.5.1抽象概念具体化5.5.2笼统概念具体化5.5.3广义词词义具体化5.5.4其他情况具体化5.6重复法5.6.1语法需要的重复法5.6.2修辞需要的重复法第六章句式结构的调整6.1层级转换6.1.1逻辑顺组6.1.2逻辑重组6.2SVO句型的转化6.3化动为静6.4形合与意合6.4.1采用意合句式6.4.2采用形合句式第七章定语从句的翻译7.1译为定语.7.2译为谓语7.3译为状语7.4译为独立小句……第十七章翻译批评17.1翻译批评的分类17.2翻译批评的功能17.3翻译批评的原则17.4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步骤17.4.1翻译批评的方法17.4.2翻译批评的步骤17.5翻译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十八章中西翻译理论简介18.1中国翻译理论18.1.1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18.1.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18.1.3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18.1.4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翻译18.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翻译.18.2西方翻译理论.18.2.1翻译的语言学派18.2.2翻译的功能学派18.2.3翻译的文化学派18.2.4翻译的阐释学派18.2.5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参考书目附录1常用政治、经济词汇英译附录2国务院各机构名称英译附录3 各级党政机关职务名称英译附录4英汉译音表

      内容摘要
      第一章翻译概述尽管社会各界对翻译的认识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翻译是一种极为复杂、涉及多门学科的语言转换活动。《礼记·王制》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其中的寄、象、狄鞮可以说是对我国翻译职业的较早描述。下面我们将列举几位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翻译家或翻译理论家,一一介绍他们对于翻译的不同认识。1.1翻译的概念翻译活动涉及不同的主体和客体,需要用到不同的翻译工具和手段,因此翻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概念。1.1.1国内相关代表性的概念《说文解字》把“翻”解释为“飞也”,本义是“鸟飞”;把“译”解释为“传译四夷之言者”。《中国翻译词典》认为,“翻译是语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把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过程或结果,或者说把用一种语言材料构成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译学辞典》按翻译过程定义如下:“翻译是按社会认知需要、在具有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的语言文化活动。”《翻译研究词典》指出,“翻译是可以用许多不同方式理解的、宽泛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一个概念。”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曾翻译过多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如《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政治经济学批判》《艺术的真实》等。郭沫若曾这样定义翻译:“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这是他站在艺术的角度给翻译下的定义。沈苏儒(1919-2009),浙江嘉兴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中国翻译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资深外语专家。他在《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中指出,“翻译是把具有某一文化背景的发送者用某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尽可能充分地、有效地传达给使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接受者。”张今(1927-2013),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卓越英语教授,资深翻译理论家,他指出,“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我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吕俊将翻译研究划分为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解构主义范式和建构主义范式四种研究范式,对翻译研究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其本质是传播,是传播学中一个有特殊性质的领域。以上各位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下了不同的定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翻译渐渐走出阳春白雪的境地,成为语言服务的一种类别,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贡献能量,创造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工作不是什么超然于社会之外的艺术,而是配合社会发展需求而出现的雇佣式服务。从事语言服务行业的译者,其服务对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尊重原作者”不再为首要的考虑,客户的利益才是关键所在。他们通常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包括译文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交货准时、合理的收费等。

      精彩内容
      本书以《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作为编写的基本依据,在对学情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分模块介绍英汉互译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并结合精选的的真实案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原理,进一步分辨中英语言之差异,在实践中体悟翻译原理,印证翻译理论,灵活应用各种翻译技巧处理不同文本的初级翻译工作,充分体现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理念。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