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俊俊图书专营店
  • 李白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李白唐诗精选精评代表性诗篇中小学古诗词经典普及读物文学诗仙长相思将进酒蜀道难上海古籍出版

李白诗选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李白唐诗精选精评代表性诗篇中小学古诗词经典普及读物文学诗仙长相思将进酒蜀道难上海古籍出版

举报

978753259205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53259205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售价 4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2-07-01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671053635688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文史爱好者,尤其是高校学生及中小学教师  已故前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赵昌平先生,师承施蛰存、马茂元等著名学者,在唐诗学及中国古典诗论领域造诣精深。《李白诗选评》是他以深厚学术功底所撰的经典普及读物,2005年初版,2011年再版,由于篇幅适中、解读精到、文采斐然,广受读者喜爱,一再重印。今出第三版,内容上严加修订,装帧上精美便携,更臻完善,可谓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将“诗仙”李白的一生分为“蜀中初学与辞亲远游”、“初游东南与回向江汉”、“酒饮安陆与初入长安”、“寄家东鲁与二入长安”、“南北漫游与变乱前夕”、“报国蒙冤与流寓客死”六个时期,精选精评代表性诗篇81首(另附“未编年诗”11首)。逐首考其创作时地,参稽众说,裁以己意,以搏虎之力撰普及读物,体现出严谨不苟的治学精神。注释简明扼要,甚便初学入门。评赏尤为精彩,一是注意联系李白生平及唐朝历史,以见诗歌创作的阶段性特征与历史文化背景;二是擅长艺术分析,精确理解诗歌主旨,细致梳理诗歌脉络,揭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河岳英灵集》评语)的李白诗内在的严谨章法;三是造语平易而文采斐然,以美文释名诗,相得益彰,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作者简介    赵昌平(1945-2018),浙江上虞人,196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唐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等校兼职教授、上海出版协会理事长等。主要研究唐诗学及中国古典诗论,撰有《跨世纪学人文存·赵昌平自选集》等各类著作400余万字。
        目录   001 / 出版说明 001 / 导言 009 / 一、蜀中初学与辞亲远游(701—725)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013 登峨眉山/015 白头吟(二首选一) / 019 上李邕/ 028 峨眉山月歌/ 031 巴女词/ 035 渡荆门送别/037 041 / 二、初游东南与回向江汉(725—727) 秋下荆门/046 望天门山/048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051 长干行/ 054 乌栖曲/ 060 金陵酒肆留别/ 065 越女词五首/ 067 夜泊牛渚怀古/ 072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075 望庐山瀑布水/ 083 086 / 三、酒隐安陆与初入长安(727—740) 山中问答/ 093 长相思二首/ 095 送孟浩然之广陵/ 101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03 古风(第二十四)(大车扬飞尘) / 107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110 登太白峰/ 117 襄阳歌/ 119 江夏别宋之悌/ 127 将进酒/ 130 赠孟浩然/136 140 / 四、寄家东鲁与二入长安(740—744) 嘲鲁儒/ 148 古风(第十)(齐有倜傥生) / 152 游泰山(六首选一) / 156 南陵别儿童入京/ 161 清平调三首/ 166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171 月下独酌(四首选一) / 177 古风(第四十六)(一百四十年) / 181 蜀道难/ 187 灞陵行送别/ 194 200 / 五、南北漫游与变乱前夕(744—755) 行路难(三首选一) / 210 沙丘城下寄杜甫/ 214 梦游天姥吟留别/ 218 横江词六首/ 224 登金陵凤凰台/ 23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37 寄东鲁二稚子/ 241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146 梁甫吟/ 257 赠何七判官昌浩/ 270  精彩书摘    代表盛唐诗风主流的才俊之士们是狂狷的一族,也是过于天真的一族,而李白,由于富商出身而无任何家世的学术与从政背景,由于早年偏处西南一隅而远离政治经济的中心,由于他格外乐观夸张的天性、任侠学道的经历、喜论纵横的才情,更将时代性的“英特越逸”之气的正反两方面———进取昂扬与幼稚浮躁都发挥到极致,也因此自然而然成为雄浑高朗的盛唐诗风的高峰与典型。  融和了庄逸孟英的大美,通过李白赤子般的心胸,化为对明亮光鲜与恢宏博大两种色调的不懈追求,并形成他诗歌意象的感觉基调。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以不同的组合形态与色调变化,形成了他个性鲜明又富于变化的诗歌意象。  光明恢宏倾向于想象夸谈,坦率自然则趋于白描写实,而李白却将二者统一起来。他的夸谈极少虚语浮词,诸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都是以夸张传达真景真情的范例,而如“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于白描中见奇思逸想。二者均为他人所不可到的境界。  奔越的英气与舒展的逸气,使李白的诗歌节奏疾徐相生,酣畅而不轻滑。大篇如阵雷层涛,喷薄而出,跳荡相生,大起大落间看似断裂,而裂隙间总有一种氤氲的气脉相连续;律绝短章则往往以古运律,随流曲折,自成风调。二者都能从自由挥洒的节奏中传送出宽远的听觉形象。  上述意象、修辞、节律特点共同构成了李白瑰奇壮伟、飙去倏来、海涛天风般的诗歌风格;即使风平浪息,霁月中天,却仍有一种浩浩不尽的开阔远势。这种风格形象地传达了他渴欲冲破一切樊篱的理想主义的自我追求与充分自信。天宝末期,当家世仕宦的杜甫,不再裘马清狂,开始含泪审视变乱的人间世,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时,李白则依然保持着他那“舍我其谁”的自信,执着地以他对恢宏明亮的不懈追求与业已激化了的朦胧不安作着拗怒的对冲。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李杜虽双峰并峙,而杜甫更多预示着唐诗的未来,李白则以其天真的生命,为一个激情浪漫的时代划上了句号。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