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边家珍 / 人民出版社 / 2010-08 / 平装
售价 ¥ 30.00 6.7折
定价 ¥45.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2-04-08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
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本书在广泛参酌古今学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以宏通的学术视野,从经学视角观照中国古代不同于西方亦不同于现代的学术风貌、学术品格、思维方式等,考察分析了经学传统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通经致用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经学传统与中国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等重要问题,对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的学术文化影响及优劣得失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提出了不少富于开拓性的新见解,说服力强,对于理解、把握经学传统及中国古代学术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的一些论述对当代学术文化建设也不乏启示意义。
边家珍,男,1965年生,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任中国诗经学会理事、辽宁省国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著有《诗经诠译》(合作,大象出版社1997)、《汉代经学发展史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汉代经学与文学》(华龄出版社2005)等。在《
导 论 第一章 经学传统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 地理、疆域与土地制度 二 “大一统”观念与专制王权的形成 三 宗法礼制与“孝”“忠”观念 四 商周天命观念与民本思想的发展 五 夷夏观念的形成及内涵 六 政教合一与史官文化传统 七 阴阳五行说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八 “经典”形成的文化动因 第二章 经学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学术品格及方法论特点 一 “经学”与“儒学” 二 经、道、圣、王之关联 三 述而不作、引经据典与述中有作 四 “师法”、“家法”观念与章句之学 五 经学阐释传统与魏晋玄学、宋明理学 六 “六经注我”的解经方法论 七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科学 八 经学思维方式的评价问题 第三章 通经致用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 源于“史官文化”的经典旨在致用 二 汉代通经致用的成绩 三 宋代解决社会危机的通经致用 四 王阳明“经学即心学”的致用意义 五 清代经学的致用取向 六 经学传统与科举制度 七 通经致用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第四章 今文经学的得失及其学术文化影响 一 今文经学的形成及其学术史意义 二 谶纬与今文经学之关联及其影响 三 《春秋》公羊学夷夏观念的影响 四 《春秋》公羊学大一统观念的影响 五 今文经学的“素王”改制、革命论 第五章 经学的考证、疑辨传统及其学术价值评估 一 古文经学重训诂、尚考证的特征 二 经学史上的疑经、辨伪传统及其学术文化影响 三 从求是、求道等方面看古文经学对于思想史的贡献 四 古文经学对史学、文学的影响 五 古文经学的学术文化影响及价值评估问题 第六章 从经学传统看中国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 经学的危机与西学的兴起 二 《春秋》“夷夏之辨”在近代的流变 三 经学偶像的破坏与西学观念的传扬 四 “六经皆史”说与近代学术观念的转变 五 科学方法与传统经学方法的碰撞与融通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