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孔婷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522733944
-
出版时间:
2024-06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2024-06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售价
¥
55.89
5.7折
定价
¥98.00
品相
九五品
上书时间2025-07-31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定价:98.00元
作者:孔婷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01
ISBN:9787522733944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紧紧围绕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这一主线,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形成、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与资本主义的“三大批判”、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理论回响与意义四个方面出发,采用文本解读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的发展脉络,深入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物支配人”的神秘性,较为全面地阐释了拜物教批判与资本主义经济学批判、哲学批判与政治学批判之间的关系,深刻地分析了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批判上升到哲学批判的批判路径。
目录
导论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一 国外研究概况二 国内研究概况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一 研究思路二 研究方法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一 研究重难点二 研究创新点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形成节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形成的外部历史语境一 近代早期政治哲学的财产权理论二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财富理论三 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理论第二节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形成的内在逻辑一 《莱茵报》时期:对物的“顶礼膜拜”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感性的人的全面异化三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社会生产关系的物化颠倒四 《政治经济学批判。分册》:拜物教性质的分析五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拜物教现实与拜物教观念第二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节 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一 作为叙述起点的“商品”二 劳动价值论与劳动的二重性三 价值形式与商品拜物教性质的揭秘第二节 马克思对货币拜物教的批判一 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发展进程币形式的起源三 交换过程与货币拜物教性质的揭秘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拜物教的批判一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二 再生产下的资本运动三 剩余价值与资本拜物教性质的揭秘第四节 拜物教现象的路径一 拜物教现实的消解二 拜物教观念的祛魅第三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与资本主义的“三大批判”节 拜物教批判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学批判一 作为“商品”和“货币”的物二 对资本“幽灵般的现实性”的呈现三 对资本非历史性和永恒性的批判第二节 拜物教批判与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一 对“个人对物的依赖”的分析二 对“抽象对人的统治”的批判三 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辩证法第三节 拜物教批判与资本主义政治学批判一 拜物教作为统治无产阶级的“政治形式”二 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
作者介绍
孔婷(1992- ),女,黑龙江穆棱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教学科研项目多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交流》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在人民网发表评论性文章一篇,获校级教学科研奖励多项。
序言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