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亿梦春田
  • 现象学导论七讲

现象学导论七讲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0131047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1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1页
  • 字数:  99999千字

售价 189.00

定价 ¥48.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18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现象学导论七讲
      定价:48元
      作者:张祥龙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300131047
      字数:349000
      页码:38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积多年之功,从广博复杂的现象学著作中,辟出一条幽径。本书精心挑选了现象学史上最重要的四位哲学家,选取他们最具代表性而又适于入门的作品进行解读,使深奥现象学智慧露出了平易近人的面孔。作者用语通俗晓畅,生动活泼,每每令人会心微笑;书中大量使用譬喻,看似信手拈来,却又恰到好处,足见大家风范。本书不仅揭示了各种现象学文本的对照勾连,展示其“朝向事情本身”的基本精神,而且不断发掘东西方哲学居间缘构的生命力,重新叩问那些古老而熏要的哲学问题,把读者引向活生生的经验本身。
      目录
      原版前言课程简介讲 现象学的概况、来源与特点 一、现象学的概况 二、现象学出现的背景和来源 1.现象学出现的问题背景——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2.此问题的古代表现 3.此问题的近代表现 4.胡塞尔的思想来源 三、现象学的特点——与倪梁康教授不同的理解 课堂讨论第二讲 现象学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释读 一、胡塞尔其人及此书出现的背景 二、“哲学的思维态度”的要义及“的自身被给予性” ——《小观念》、二讲释读1.自然的思维态度与哲学的思维态度的区分:如何切中(treffen)认识论问题的中心? 2.对笛卡儿“我思”的改造与深化——的被给予 3.与内在的双重含义 课堂讨论 4.直观的源发地位 三、认识论一现象学的还原(Reduktion,reduction) ——《小观念》第三讲释读 四、意向性与一般之物的自身被给予(本质直观) ——《小观念》第四讲释读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 五、构成:意向性的根本功能——《小观念》第五讲释读 课堂讨论第三讲 语言的表述与意义 ——一个现象学分析与本质直观的案例:《逻辑研究》的研究章 一、引论 1.逻辑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方法 3.研究的对象 二、表述与信号的区分 三、指示(Anzeigen,indication)的本质 四、表述:有含义(Bedeutun9,meaning)的符号 1.表述的特征以及语言的本性 2.意指与传诉、意义与心象的区别 3.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 4.有不传诉的语言意指吗? ……第四讲 发生现象学一瞥第五讲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第六讲 身体与性爱第七讲 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你靠什么去抽象出那个共同点(common point)?如果不是已经知道了那个共同点,你靠什么去找它?这实际上也是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他认为“一般”、“本质”在先,但亚里士多德则感到不安,如果“一般”不是从经验中得来,而是人一出生时就带有,靠“回忆”唤出,那就太神秘了。这是一个很困难的关系,在他们那个构架里很难解决。近代以来休谟、波普反对归纳主义的那些论证,就批评了这种“抽象观”。实际上哪有什么抽象,永远是你的成见已经走在了前头,你才能看出那个共同点。布什到中国来看到的共同点和本质属性与这边的人看到的是很不一样的,虽然都要看共同点,都要透过现象抓本质,但抓出来的是不一样的。所以,西方传统哲学两千多年来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基本上是靠着范畴、概念、逻辑等等从理论上打马虎眼;比如靠这种抽象理论,或者辩证法,来自欺欺人地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唯理论构架。西方传统哲学在这个重要问题上的无能,就像童话“皇帝的新装”,大家讲得头头是道,发明了各种理论,好像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某种解决,甚至是完全的解决,实际上不过是“皇帝的新装”,织了半天,最后是nothing。皇帝在路上走的时候大家都嚷“真美呀”,成年人都觉得这个服装真美,只有小孩子看出来他什么也没有穿j在西方哲学史上总有这种小孩子出来戳破一下,但马上就有那些大臣出来用某种新方法再把它织上。传统的西方哲学为什么总需要这种理论化、概念化的外表,因为它需要这种理论的东西把真实问题的挑战隔开,需要这个象牙塔来保护它。它还装出一副面貌说我们哲学的抽象应该和数学的抽象得到同样的尊敬。其实不然,数学的抽象有它的道理,它不离直观,所以它的游戏做得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产生力,能够激发很多东西。可是西方哲学往往通过这套概念范畴的摆弄(就像刚才说的“抽象”)把那个似乎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几个区别,最后把它隐藏在一个角落里,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跳过去了。     ……
      序言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