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匹配及评价研究 武平,孙小年 编著
举报
-
出版时间:
2016-03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114128011
-
出版时间:
2016-03
售价
¥
40.32
8.4折
定价
¥48.00
品相
全新
上书时间2025-03-2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目录
1概述
1.1综合客运枢纽内涵
1.2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内涵
1.3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匹配内涵
2我国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现状
2.1综合客运枢纽总体建设情况
2.2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匹配现状
3综合客运枢纽功能需求分析
3.1枢纽不同利益相关者功能需求分析
3.2换乘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4公铁组合型综合客运枢纽设计功能分析
4.1综合客运枢纽与周边道路布局关系分析
4.2综合客运枢纽空间布局分析
4.3公铁组合型综合客运枢纽设施设备
4.4标识标线匹配分析
5运营管理层面功能匹配分析
5.1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5.2运能调度分析
5.3安全应急分析
5.4信息共享分析
6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匹配评价方法
6.1评价方法选择
6.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3评价指标量化及阈值设定
6.4评价过程
7典型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匹配评价测算
7.1上海虹桥综合客运枢纽
7.2深圳机场地面交通中心
7.3南京南站综合客运枢纽
7.4延吉西综合客运枢纽
7.5评价结论
8综合客运枢纽设计要点与建议
8.1综合客运枢纽设计要点
8.2对策建议
附件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十二五”时期,伴随着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综合交通发展进入到成网关键阶段,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也同步迎来很好的发展机遇。综合客运枢纽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对外运输方式间实现有效衔接和一体化换乘的关键环节。作为城市交通的中枢,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合理与否、运行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相关交通方式乃至整个城市交通功能的发挥。目前,全国已经开展了一批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项目,由于此项工作起步较晚,经验尚少,还存在各种交通方式各行其政、衔接不畅、站点位置不合理、乘客换乘次数过多、乘客出行时间过长等问题。特别是综合客运枢纽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规划设计、设施设备、标志标线、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衔接,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因此,对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匹配进行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十三五”期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累经验,提高枢纽运行效率及服务水平,为枢纽规划建设的决策者提供意见和建议,显得尤为迫切。本书依托交通运输部科研经费项目,以交通运输部投资补助的综合客运枢纽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我国综合客运枢纽内部各种运输方式换乘过程中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大量采样“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投资补助的综合客运枢纽,尤其是公铁组合型综合客运枢纽,通过分析枢纽在设计布局、设施设备配置、标识标线设计、投资模式、运营调度、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共性和问题,找出影响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匹配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分析枢纽的使用者、政府、投资者、运营者等对枢纽的不同需求,总结提炼设计布局、设施设备配置、标识标线设计、投资模式、运营调度、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评价指标,从技术层面和决策层面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地调研枢纽经验,设定评价指标阈值。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对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提炼,找出枢纽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不足,深入剖析导致功能不匹配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参加本书编写的主要人员有:武平、孙小年、赵若希、杨光、杨权、李艳红、王显光。感谢各位项目成员在编写过程中的密切配合、辛苦付出!感谢曾经在项目研究和写作中给予帮助和指导的各位领导、专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与枢纽相关的文献,在此向文献作者表示衷心感谢!感谢李忠奎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感谢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辛勤付出!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