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郑杭生 主编 / 党建读物出版社 / 2009-07 / 平装
售价 ¥ 5.0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11-1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广州深圳实地调查为例的广东特色分析"
和谐共同体与意义共同性/基层硬实力与软实力、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广州特色、在价值多元化中培育意义认同的广州特色、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深圳特色、在价值多元化中培育意义认同的深圳特色、广州社区建设调查研究报告、广州警务战略转型与社区警务模式构建、广州社区居民消费力分析。
郑杭生,1936年生于浙江杭州。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进修社会学和现代西方哲学,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聘为一级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社会学系第一任主任、副校长,北京市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分别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方面的“七五”、“八五”、“十五”重点课题,“九五”、“十一五”重大课题。2003年开始担任为期八年的《奥运会总体影响项目(OGGI)》的首席专家,2004年开始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1991年10月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
总论 和谐共同体和硬实力/意义共同性和软实力 ——从广州深圳的实践看社区建设的两大层面及其基本问题 一、“特色”、“特色分析”及其意义 (一)“特色”和“特色分析” (二)“特色分析”的意义 二、和谐共同体与意义共同性/基层硬实力与软实力 (一)社会建设的两个层面 (二)社会建设的根本: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 (三)社会建设的两个层面及其根本问题相结合形成的两种力量 (四)社会建设的实质:社会公平的落实 三、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广州特色 (一)“广州探索”是在市场经济陌生人世界里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新社区的经验 (二)“广州探索”是把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到社区制度各个方面的试验 四、在价值多元化中培育意义认同的广州特色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广州文化建设的推进 (二)广州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 (三)广州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创新 (四)广州社区文化的发展趋势 (五)从社区居民消费力检测广州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五、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深圳特色 (一)“深圳经验”也是在市场经济陌生人世界里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新社区的经验 (二)“深圳经验”对社区大党建新格局的探索和实践 (三)“深圳经验”对“制度安排的公平正义”在社区建设中的探索 六、在价值多元化中培育意义认同的深圳特色 (一)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深圳经验”:理念、思路、出路 (二)狠抓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夯实意义共同性构建的物质基础 (三)狠抓文化活动的建设,在实践中培育增强意义共同性 (四)注重文化精神的凝聚,提炼能够表达意识共同性的标志 (五)文化软实力的“力量提升”与“势位提升”的问题 上篇 广州社区建设调查研究报告 第一章 广州市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制度创新 一、广州市社区建设概况 (一)广州市社区分布和主要特征 (二)从安全文明小区到平安和谐社区 二、广州市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制度创新 (一)社区组织体制创新 (二)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三)社区服务体制创新 (四)共建共享“绿色社区” (五)风尚:奉献在社区,友爱在邻里 三、广州市社区建设的成效和改进方向 (一)广州市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突出成效 (二)广州市社区建设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第二章 广州警务战略转型与社区警务模式构建 一、战略转向:从传统警务到社区警务 (一)社区警务的基本理念 (二)广州市社区警务战略的确立 二、广州社区警务建设的切人点和着力点 (一)抓基础,落实社区警务室和社区民警队伍建设 (二)抓参与,构筑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 (三)抓管理,做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 三、广州社区警务战略的中心任务:重构三大关系,实现三大转型 (一)重构警民关系,实现管理型警务向服务型警务的转型 (二)重构专群关系,实现专业性警务向社会型警务的转型 (三)重构打防关系,实现被动型警务向主动型警务的转型 四、因地制宜,探索社区警务的多种运行模式 (一)居民生活社区警务运作模式 (二)商业繁华社区警务运作模式 (三)开放杂居社区警务运作模式 (四)重点复杂社区警务运作模式 五、广州社区警务经验与改进 (一)经验概括 (二)不足与改进 第三章 广州社区居民消费力分析 一、私人产品:广州社区居民的主体消费力 (一)居住 (二)主要耐用消费品 (三)日常消费支出 二、公共产品:广州社区居民消费力的强力支撑 (一)市政建设与社区服务体系的建构 (二)社会保障与专款专项:中低收入群体家庭的社区福利 (三)财政转移支付与体制补助:盘活社区集体经济 三、混合产品:广州社区居民消费力的重要源泉 (一)物业管理:公与私的合作 (二)慈善事业:GONGO运作与社区服务 四、体制和谐:部门功能协调与社区建设 (一)健全市场机制:提高区位竞争力 (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打造宜居环境 (三)培育民间组织:活跃第三部门 …… 第四章 和谐精神家园的打造:广州社区文化建设特色分析 第五章 广州社区管理组织的新架构 第六章 广州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就业与社区保障 第七章 广州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新探索 第八章 广州社区建设中的动员与参与 第九章 广州社区建设中的卫生服务 第十章 广州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服务 第十一章 广州社区环境建设的人文与绿色内涵 第十二章 锻造职业化社区工作人才 下篇 深圳社区建设调查研究报告 第一章 社会学视野中的“深圳经验”:深圳社区 第二章 社区纠纷、人民调解与制度创新:深圳市 第三章 支部建在社区:深圳社区大党建新格局 第四章 深圳社区建设的民生取向与居民生活质量 第五章 深圳社区健康服务 第六章 深圳特色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第七章 深圳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践 第八章 深圳社区文化建设的理念、思路及实践 第九章 深圳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就业与社区保障 第十章 体制变革、制度创新与民间运作:深圳特色的社区民间组织发展与治理之路 后记
展开全部
图2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