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书呆子书城的书店
  • 高中语文新课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大夏书系
  • 高中语文新课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大夏书系
图文详情
  • 高中语文新课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大夏书系
  • 高中语文新课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大夏书系

高中语文新课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大夏书系

举报

正版全新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36.86 6.2折

定价 ¥59.8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15

    数量
    库存13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三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78.57% (145笔)
    好评率
    99.64%
    发货时间
    21.26小时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教育
      货号:
      3458932
      商品描述:
      【书    名】 高中语文新课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大夏书系
      【书    号】 9787576030570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    者】 刘祥
      【出版日期】 2020-08-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59.80元

      【编辑推荐】 
      以“任务群”教学撬动高中语文新课,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境广阔,意蕴深远。

      ☆本书以任务与活动两个核心概念为切入点,系统解剖了部编版高中语文新课,回答了“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

      ☆既有教学思考与理念的阐释,又有课堂实践的展示,为高中语文新课教学提供了新观念、新经验、新手段、新方法。

      ☆本书既收录了《百合花》《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经典课文的教学设计,又展示了《喜看稻菽千重浪》《插秧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等新面孔,旧课新教,新课创意教。

      编辑推荐篇章:

      001  第1讲 浪漫之力与理性之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116  第12讲 搭建一座有理趣的思维之桥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任务群解读与整合教学

      181  第17讲 铁血育壮志,侠骨展柔情——《与妻书》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高中语文新课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是作者对高中语文新课教学设计的深刻思考与创新。作者基于自身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与教学心得,系统剖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新课,从课程定位、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给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操作性强、可复制的教学建议,解决了面对新课不知道如何定位、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的难题。本书有效落实“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基于特定学习情境、指向具体学习任务创意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一线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目录】 
      001 前 言

      001 第1讲 浪漫之力与理性之光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010 第2讲 在失望中耕耘希望

      ——《红烛》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019 第3讲 在细读中感知人性的通透

      ——《百合花》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041 第4讲 用创造拓展生命的宽度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任务群解读与整合教学

      052 第5讲 追寻生命的内在尊严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060 第6讲 每一个生命都需栖息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071 第7讲 未经体验的生活不是诗歌

      ——《插秧歌》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081 第8讲 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反对党八股》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089 第9讲 刹那的触动,永恒的自在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任务群解读与整合教学

      098 第10讲 悲悯,在同情与绝望之外

      ——《窦娥冤(节选)》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107 第11讲 穿透黑暗的那一束微光

      ——《哈姆莱特(节选)》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116 第12讲 搭建一座有理趣的思维之桥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任务群解读与整合教学

      128 第13讲 依托文法识“文法”,立足词汇赏“词汇”

       ——《中国建筑的特征》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139 第14讲 一木一世界,一叶一春秋

      ——《说“木叶”》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150 第15讲 精准筛选,精确表达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任务群解读与整合教学

      167 第16讲 发现言外之意,体悟个中之巧

      ——《谏逐客书》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181 第17讲 铁血育壮志,侠骨展柔情

      ——《与妻书》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198 第18讲 笔下荒唐事,人间暗黑史

      ——《促织》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218 第19讲 剥离荒诞,辨识人性

      ——《变形记(节选)》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232 后 记

      【文摘】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body{font-size:1.28em}
                      img {max-width:100%;}
                  

                  第1讲 浪漫之力与理性之光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创意解读与教学设计

      课程定位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单元第二课选录的第*首必读诗歌。第二课的另一首必读诗歌为闻一多的《红烛》,另两首自读诗歌为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和雪莱的《致云雀》。
      作为升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个主题单元,教材编写者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该单元的主题确立为“青春”,旨在引导刚刚踏入高中大门的青少年“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迈好步入青春的第*步。
      教材编写者为本单元设定的学习任务,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要求“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
      将该任务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相结合,则该课的学习任务可分解为“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意蕴探究”“诗歌抒情手法探究”和“尝试写作诗歌”四项。其中,引导学生读懂诗歌是学习的关键。
      文本解读
      一、细读文本,感知重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大约创作于1919年9—10月间,由七个诗句构成。从表面上看,诗歌抓住天空、白云、北冰洋、太平洋等宏阔意象而写景状物,描绘了大洋之中洪涛奔涌的雄壮景象,讴歌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力。实际上则是以大洋的奔腾汹涌象征当时中华大地之上狂飙突进的时代潮流。此种潮流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和旧秩序,推动着古老的中国朝向全新的思想、文化、制度快步迈进。
      诗歌的题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全诗之眼。主体部分的七个诗句,皆统辖于“放号”这一动作行为。“放号”即“吹号”。在郭沫若的家乡四川乐山一带的方言中,“放号”的意蕴比“吹号”丰富,“吹号”只是一个客观的动作行为,“放号”则是在动作行为之外,另有一种豪迈的气势,蕴含着号声朝向四面八方飘扬而去的穿透力。
      “立在地球边上”也值得咀嚼玩味。比较“立在地球边上”和“站在地球边上”,可发现“立”具有行动上的主动性,富于动态感。古诗词中的“独立小桥风满袖”“落花人独立”等,都不能替换为“站”。唯有“立”,才能尽显抒情主人公的潇洒或落寞。当然,与“独立小桥”或独立花前相比,“立在地球边上”既具有一份豪壮,又拥有少许失落。以一个体生命而与地球比肩,自是豪情万丈;只能立身于边上,而不能置身于其中,则又有了局外人的些微落寞。
      创作这首诗歌时,郭沫若正在日本留学。郭沫若于1913年底离开中国,1914年初抵达日本东京,考入东京第*高等学校预科。1915年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毕业后考入福冈九州帝国大学医科。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后,身处日本的郭沫若感动于国内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新气象,以极大的创作热情开始了井喷式的诗歌创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创作出40余首新体诗歌,著名的有《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等。这些诗歌虽彰显了强烈的五四精神,但诗人始终也只是作为旁观者、吹号者、呐喊者的身份出现在诗作的意象与情感的背后。
      诗歌的首句“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貌似写实而实则写虚。白云“怒涌”属于反常识的表达。现实生活中,“云白”必然伴随着“天蓝”和“风轻”。无数的云在“空中怒涌”的景象,或许只出现在强台风到达前的天际间,但那时的云只会是乌云。天空中当然也会出现“无数的白云”,但那时的气候一定颇为温顺,白云只是攒聚、堆叠、变幻,不会“怒涌”。
      诗歌从来都不是现实生活的情景实录。诗人愿意让无数的白云“在空中怒涌”,愿意用这样的景象来传递内心的情感,他便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去如此表达。为何要让“白云”“怒涌”而不是“乌云”“怒涌”呢?或许诗人仅只是认为此句中的云象征着积极的、进步的力量,应该具有洁白的品质。这一句,诗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变革力量的汇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巨大气势。
      第二句“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依旧属于想象之景。如果以当下的诗歌创作主张为评价标准品味此句,则会发现其内容较为空洞,情感缺少载体。该句中的“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是第*句的“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吗?如果这样理解,则诗歌的境界便被压缩。写作这一句时,诗人想象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抒情主人公将视线从仰望转向了远眺,在由辽阔高远的天空转入浩瀚无际的大洋的跳跃与转换中建构出新的时空景象。
      第三句“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将视线从远眺转为近观。网络上有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众多教学设计或课件中,均将该诗的创作背景设定为诗人从日本渡海回国时“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脑海中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对于力的赞歌,对于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赞歌”。此种背景设定其实是一种误读,或者说是主观臆造。查阅《郭沫若年谱》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可知,郭沫若赴日留学后,先是在1915年有过短暂回国的经历,后是在1921—1922年两年中有过三次回国经历。创作该诗的1919年秋,郭沫若并未回国,不可能因为回国而在横滨的海岸上突发灵感创作出这首诗歌。当然,诗人在日本期间置身海边远眺的机会极多,是否是回国途中所见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这一句将着眼点从遥远处的“壮丽的北冰洋”拉回到眼前的“无限的太平洋”。
      这又是一句反常识的表达。在这个诗句中,太平洋成为独立于地球之外的另一个主体,而不是地球之上的一分子。这个太平洋拥有无限庞大的躯体和无尽的力量,似乎有绝对的实力跟地球叫板,决一雌雄。他为何要推倒地球呢?诗人并不作具体交代,只留个谜供读者去猜。
      第四句“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或许是对上一句的“力量”的具体化描述,也或许是进一步收缩视线,将近观转为特写镜头。“洪涛”凸显的是浪之大之猛,“滚滚”呈现的是浪之多之无穷无尽。二者结合,则太平洋中的洪涛便有了浊浪排空、绵延不绝的声势。
      诗歌的前四句,着力于景象描绘。四个诗句,四种景象,完全是蒙太奇的手法。从结构上看,四个诗句构成“起—承”关系。
      第五句“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在结构上属于“转”,将诗歌内容由写景状物转入抒情。谁在“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是空中“怒涌”的白云,是“提起他全身的力量”的太平洋,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潜在的抒情主人公,还是眼前奔涌而来的“滚滚的洪涛”?都是,又都不是。该句将抒情的主体由征体转入本体,由大自然的风云巨浪转为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此种变革,着眼于对中华大地的观察,便是五四运动对旧制度、旧文化、旧思想、旧秩序的“毁坏”,是五四精神对科学、民主、自由、博爱的“创造”;着眼于对更广阔的世界潮流的审视,则是第*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开始崛起的大工业生产对旧的世界秩序的重构,是新兴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必然进程。
      第六句两个“力哟”连用,是赞美也是感叹,是期盼也是写实,在简单重复中强化诗歌的创作主旨。诗歌“放号”歌咏的,正是这能够摧毁旧时代、创造新时代的新生的力。
      第七句是第六句的细化。“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五个偏正短语,从五个角度界定“力”的内涵。此种能够带来“毁坏”与“创造”的“力”,绝非生长着三头六臂的洪水猛兽,而是具有绘画、舞蹈、音乐、诗歌和律吕等艺术气质的才子形象。将艺术和力相结合,或许是诗人对新文化的一种个性化认知与表达。
      二、归纳提炼,突破难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着力赞美的,是“力”。诗歌中直接展示出的“力”,分别有白云的怒涌之力,太平洋“要把地球推倒”之力,滚滚的洪涛的毁坏之力,主体无确指的“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之力。在这些“力”之外,诗歌中还隐藏了一个“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时代号手的歌咏或呐喊之力。如果必须给这些“力”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到具体的对应物,则诗歌中所咏之“力”,除了可以是五四运动激发出的摧毁旧时代、创造新世界的社会潮流,可以是世界范围内大工业生产带来的先进生产力,还可以是正值大好年华的诗人心中奔涌的青春的热血和理想,可以是20世纪初叶西方先进科技和先进文化带来的精神震撼与灵魂开启,亦可以是已在国内形成巨大影响力的新文化运动,或者更狭隘化地体现为诗人正在使用着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也就是说,诗歌中的“力”,其实并不需要形成一个固定的对映体。唯有不确定,其意蕴才更加丰富,才可以为读者提供无限广阔的联想空间。
      诗人所处的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全新时代。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皇权社会终于结束,“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以无比强大的力量唤醒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踏上了实业救国的征途。当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宣言的“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共识时,同样年轻且正在日本接受西方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熏陶的郭沫若又怎么能不在灵魂深处奔涌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一腔豪情。少年心事当拏云,年轻的生命谁不认为自己拥有着推动这个世界朝向更美好未来发展的*有力臂膀?或许正是基于对青春的自信、对时代的自信、对未来的憧憬,诗人才在灵魂深处激荡出一种喷薄的情感,召唤那蕴藏在天地间的无限的力量,共同摧毁一切落后、黑暗与不合理,共同创造进步、光明与理想的新世界。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内容较浅,如果只探究诗歌本身的情感与手法,则无须一个完整的课时。因该课还另有三篇新体诗歌,故可用一定量的教学时间,对新体诗进行宏观性介绍。
      一、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结合教材中的相关提示内容和具体诗句,整体感知诗歌的主题与情感。
       2.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了解新体诗的相关特征。
       核心目标:
       3.以“力”为诗眼,带动全诗赏读,探究诗外之意。
       拓展目标:
       4.了解新文化运动、五四精神、大工业革命等背景信息。
       四项目标中,目标1为教学重点,目标3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发现难点
       1.从了解学生是否喜欢这首诗歌引入本课时的学习。安排不同观点的学生陈述理由,教师从学生发言中提炼相关信息,发现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针对来自学生初读体验中的问题,组织交流,形成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外显的新诗表现形式的初步理解。
       (二)品读词句,体悟情感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情感表达既过于强烈又过于直白,不适宜充当诵读训练的范本。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不必提名朗读或全班齐读,也不必播放相关朗诵视频或者由教师范读。可要求学生自由诵读,用其喜欢的方式读,或者变换着方式比较着读。
       2.寻找诗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点,梳理诗歌的思维层次。
       3.思考与探究:诗歌中*想表达的是什么?哪一个词或短语*能代表诗人的心声?
       (三)走进文本,丰富体验
       1.以问题带动诗歌的细读鉴赏。
       (1)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八个字中,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放号”的主体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你觉得“地球边上”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2)首句描绘的是客观景象吗?诗人抓住了景物的何种特征而描写?
       (3)“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是何种情景?诗人为何强调“北冰洋”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
       (4)“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的为何是“无限的太平洋”,而不是上一句的“壮丽的北冰洋”?这样表达是否主体混乱?
       (5)第四句中,诗人对“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持有何种情感?
       (6)前四个句子在景物描绘上有何特色?
       (7)第五句中为何要将“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并列在一起?诗人对“毁坏”持有何种情感?“不断的努力”强调的“努力”可能是什么?
       (8)第七句中的“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与第五句的“力”有何关联?诗人为何强调这五个角度?
       2.综合探究:诗人歌咏的力量是什么?是外在的大自然的神奇之力,还是人类社会自身的毁灭之力与创造之力?
       【提示】诗歌所咏之“力”,可以是五四运动激发出的摧毁旧时代、创造新世界的社会潮流,可以是世界范围内大工业生产带来的先进生产力,可以是正值大好年华的诗人心中奔涌的青春的热血和理想,可以是20世纪初叶西方先进科技和先进文化带来的精神震撼与灵魂开启,亦可以是已在国内形成巨大影响力的新文化运动……
       (四)走进作者,感知时代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创作背景。
      写作这首诗时,作者正在日本福冈的九州大学医学部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轻气盛的郭沫若。诗中描绘的洪涛滚滚的景象,既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范围内大工业生产带来的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源自搜狐网)
       2.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精神。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等受过西方教育的新式学者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主要体现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源自搜狗百科)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五)拓展迁移,认知新诗
       PPT呈现:
       新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
       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批白话新诗。第*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