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万,男,1924年生,江苏江都市人,汉族。1950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专业。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药学)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行业(医学)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华本草》编委会副总编兼品种专业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本草全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年鉴》编委及8种杂志编委,全国首批著名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他把传统的本草与现代药用植物分类学和生药学三者融为一体,编撰而成的《中药材品种论述》,具有独特的学术风格,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集中论述中药材复杂(混乱)品种的专著,1978年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科研成果奖(部级奖)。20世纪70年代,由他主编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下册),是建国以来出版的第一部中草药巨著,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级奖)。他是我国中药品种理论的创始人,发表的《中药品种理论研究》1992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4年在美国召开的首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颁发的“功勋金奖”。
他潜心研究,正本清源,把数十年来对全国中药品种进行调查研究所获经验、心得加以总结,高度科学概括,使之上升为中药品种系统理论(X论),并写成专著2册出版,填补了原有中药理论在品种领域内的空白,为创新和发展中药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学术上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这一科研成果已被全国高校五版教材《中药鉴定学》、第二军医大学《生药学》和中药巨著《中华本草》、《中西医结合医学》(第四卷)和香港新闻出版署出版的《中国获奖名医论文宝典》等收载,又被全国中医药杂志有关论文部分多次引用,并应邀到日、韩等国讲学,对加强临床安全用药、促进生药学科国际合作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此外,他还主编《MedicinalPlantsinChina》(WHO出版)、《全国中草药名鉴》(1000万字,获部级奖)、《本草纲目药物彩色图鉴》、《天宝本草新编》等。
他独著、主编或合著专著25部56卷,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获世界科学奖2项,国家级奖3项,部级奖10余项,培养研究生5名,带徒1名。1989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奖状,1991年起享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谢宗万研究员在药学事业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我国中药品种理论的创始人,填补了原有中药理论在品种领域内的空白。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授予他2001年度中国药学发展奖中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