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呱呱图书专营店
  •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日)村上春树 (日)小泽征尔 著   新经典 出品
  •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日)村上春树 (日)小泽征尔 著   新经典 出品
  •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日)村上春树 (日)小泽征尔 著   新经典 出品
  •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日)村上春树 (日)小泽征尔 著   新经典 出品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日)村上春树 (日)小泽征尔 著 新经典 出品

举报

9787544270366

  • 作者: 
  •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 ISBN:    978754427036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54427036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售价 43.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6-04

    数量
    库存999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9281888993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版 (2014年5月1日)精装: 272页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32ISBN: 9787544270366条形码: 9787544270366商品尺寸: 21 x 15 x 2.2 cm定价:39.50编辑**《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是**指挥家小泽征尔与**作家村上春树一起写成的,六堂关于古典音乐、关于人生的“公开课”,荣获小林秀雄奖。从日本神奈川到东京,从美国檀香山到瑞士日内瓦湖畔,在驶往巴黎的特快列车上,小泽征尔与村上春树在一个个暖茶与点心陪伴的午后,一边欣赏古典音乐,一边畅谈音乐、文学与人生。小泽征尔娓娓道来的传奇经历,令人感动不已;村上春树的谦恭与音乐品味,更让人深深感佩。徜徉字里行间,既能从大师的脚步中汲取人生力量,亦能从妙趣横生的对谈中享受文字之美和音乐之美。 名人**世界**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先生,无论在我音乐启蒙阶段还是职业生涯阶段,都是一位精神偶像,他是我成长中的导师。
      ——李云迪
      专家与业余人士、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其实隔着一道高墙。但我觉得这未必是敞开心胸对话的障碍,最重要的是找出一条越过这道墙的路。
      ——村上春树
      我入行时还是单身,一周领一百美元, 根本无法维持生计。我在纽约租的**套公寓是半地下的。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就能从窗口看到行人的一双双脚。
      ——小泽征尔
      小泽为读者描绘出一种“声音的魔法”,村上春树的提问直接又尖锐,他那有趣的问题表现出他尊重音乐、敬爱小泽,是位优秀的粉丝。虽然是两个人的交流,感觉还是有如在阅读村上小说。
      ——喜久屋书店 店员** 媒体**本书的内容非常具有深度与广度。不仅是音乐迷,相信文学迷们也会很喜欢。
      ——新潮社
      一位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一位号称没有专业知识只是个门外汉,却又有不同寻常的渊博知识和对音乐的非凡感性的**作家,这两人之间的互动让读者陶醉。
      ——《东洋经济周刊》 作者简介作者:(日本)小泽征尔 (日本)村上春树 译者:刘名扬

      小泽征尔,日本**指挥家。1935年生于沈阳。24岁获法国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冠军。1961年开始在纽约爱乐乐团担任副指挥。历任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多伦多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被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之一。曾多次来华访问演出,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生于1949年。29岁开始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获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出版的《挪威的森林》,日文版销量突破1000万册。2009年出版的《1Q84》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的里程碑”。2013年4月,《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7天突破100万册,创日本文学史上最快突破100万册的纪录。写作之余,热衷翻译英语文学、跑步、爵士乐等。 目录序 与小泽征尔先生共度的午后时光(村上春树)
      **次 关于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
      第二次 卡耐基音乐厅的勃拉姆斯
      第三次 六十年代的那些事
      第四次 关于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
      第五次 歌剧很有趣在瑞士小镇
      第六次 “没有固定教法,都是在现场边想边教”
      后记(小泽征尔) 序言开始与小泽征尔先生见面聊天,是近期的事。我在波士顿住过一阵子,虽然原本就是个喜欢偶尔欣赏音乐会的乐迷,但和小泽先生并不相识。后来机缘巧合,结识他的女儿征良,通过这层关系,我才见到小泽先生,有了与他对话的机会。起初,我们俩只有与工作毫不相干的私人交情。
      可见这场访谈开始前,我从来没有和小泽先生进行过关于音乐的深入对话。原因之一或许是这位大师事务过于繁忙。考虑到他平日就得时时浸淫在音乐中,相见时也只敢推杯换盏,聊些音乐以外的话题。偶尔谈及音乐,也总是只说到一些零碎的片断。总而言之,他是个十分专注、将全部心力投注于眼前目标的人,一旦放下工作,想必也需要充分的休息。基于这层考虑,我一直避免触及音乐的话题。
      但小泽先生于二○○九年十二月被诊断出食道癌,并接受切除手术(而且是大手术)后,音乐活动受到大幅限制。疗养和痛苦的康复训练取代了音乐,成为他生活的重心。也不知是否出于这个原因,此后与他见面时,我们竟然开始一点点聊起了音乐。当然,他身体欠安,可一谈起音乐,神情却豁然开朗。就算和我这个门外汉交流,只要能帮他以某种形式重新接触音乐,或许就能帮他转换一下心情。此外,和我这个领域不同的人对谈,多少也能让他感觉轻松一点。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是热心的爵士乐迷,对古典音乐也相当钟情,从高中时期就开始收集唱片,而且只要时间允许,便尽量找机会欣赏音乐会。尤其是旅居欧洲时,几乎成天浸淫在古典音乐里。交替欣赏爵士乐和古典音乐,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对我的心灵一直是良好的激励(有时也是祥和的慰藉)。若硬要我在两者中选择一个,不论舍弃哪个,我的人生都不再完满。艾灵顿公爵说过,世间只有“好音乐”与“坏音乐”两种音乐,不论是爵士还是古典,在这方面道理是一样的。各种类型的音乐都能让人享受到“好音乐”带来的纯粹的愉悦。
      有一天,小泽先生莅临寒舍,我们俩放着音乐闲聊。不知不觉间,他聊起了古尔德和伯恩斯坦在纽约演奏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时的轶事,十分有趣。当时我心想,就这么让如此有趣的故事消失,着实可惜。应该找谁录下来整理成文才是。至于这个谁是何人—虽然听来像是朝自己脸上贴金,但到头来浮现在我脑海里的,除了自己别无他人。
      “好呀,这阵子有空,咱们就聊聊吧。”我一提出这个建议,小泽先生便爽快允诺。小泽先生患了癌症,对音乐界和我而言(当然,对他而言也是如此)都是令人痛心的事。然而,我们俩却因此获得了悠然畅谈音乐的宝贵时间,未尝不是因祸得福。那句英文谚语果然不假:乌云背后总有一线光芒。
      只不过我虽是老乐迷,却从未接受过正统的音乐教育,说我是门外汉也不为过。受限于专业知识的匮乏,总要时不时脱口说出一些认知错误甚至失敬冒犯的话。但大师从来不介意,总不忘先认真思考一番,再细心地一一回应我的话,实在让我满心感激。
      我用录音笔录下我们的对话,整理成稿,再请大师阅读和修改。
      “说起来,我从没好好和人聊过这些事。”这是大师看到原稿后的**个感想,“但我话说得这么随便,对读者可有意义?”
      的确,小泽先生的谈吐几乎可算是一种独特的“小泽语”,将它转换成文章其实并不容易。同时,他也有许多夸张的手势等肢体动作,甚至不时用歌唱的方式表达。但他这股跨越“语言障碍”的热情透过些许“随便”,强烈而直率地跃然纸上。
      我虽是个门外汉(或许该说正因为我是个门外汉),但欣赏音乐时,总是抛开一切成见侧耳倾听,直接体验音乐的美好,任其浸透身心。听到好的部分,能感受到一股幸福甜美涌上心头;听到坏的部分,只会一阵怅然失落。如果有余力听得更深入些,则不忘思索这好是好在哪里、坏是坏在何处。除此之外,音乐的其他要素对我都没有太大意义。个人认为,音乐可谓是一种能让人品尝幸福滋味的东西,其中蕴藏着形形色色的使人幸福的方法与途径。光是音乐的复杂性,就足以让我的心灵痴迷。
      在倾听小泽先生的陈述时,我也试图坚持这种态度。换言之,我不断提醒自己,我只是个满心好奇、尽量诚实地面对一切的门外汉听众。毕竟阅读本书的读者,大多数应该都是和我一样的门外汉乐迷。
      …… 后记爱好音乐的朋友有许多,但春树先生远远超出一般爱好者的范畴。他既喜爱古典音乐,又喜爱爵士乐,而且不局限于音乐,关于细节、历史和音乐家的知识都丰富得惊人。他热爱欣赏交响音乐会和爵士音乐会,也在自己家里听唱片,甚至知道许多连我都未曾听闻的事,着实让人惊讶。
      小女征良是家中**略懂写作的人,也是春树先生的夫人阳子的挚友。因此,我得以结识春树先生。
      春树先生前来参观我们的音乐塾,这是我们每年在京都举办的重要活动。在讲师与学生们好奇的目光下,我与春树先生走进了夜晚的京都。这是我和春树先生**次共游。
      我们俩在先斗町小巷内一家居酒屋(兼饭馆)里**次打开了话匣子。记得当时聊的是音乐塾,当然也有关于音乐的话题。
      几天后回家,我告诉征良这件事。小女建议:“既然畅谈音乐这样有趣,何不把对话记录下来?”但当时我没有多少把握。接受过食道癌手术后,我闲居在家,春树先生便请我到他位于神奈川的家中做客。其他人都在厨房聊个不停,我和春树先生便进房里听他珍藏的唱片。
      当时听的是格伦·古尔德和内田光子。听着听着,关于格伦的回忆竟接连浮上心头。那些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了。
      从前天天为音乐忙碌,从来没有时间好好回忆,此时让人怀念不已的回忆接踵而至。我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看来动过大手术也不尽是坏事。和春树先生聊着聊着,关于卡拉扬老师、兰尼、卡耐基音乐厅、曼哈顿中心(不知如今变成什么了)的回忆接二连三涌现。事后多亏了春树先生,我又在回忆里整整沉浸了三四天。
      原定与光子小姐以及斋藤纪念管弦乐团在卡耐基演奏的贝多芬乐曲,因我腰部病情恶化,只得委托下野(龙也)先生指挥,真是非常遗憾。光子小姐,期待下次有机会再合作。
      大病一场的好处之一,就是终于能享受闲暇。谢谢你,征良。托你的福,我才能认识春树先生。
      谢谢您,春树先生。幸亏有您,我得以重温许多回忆,还不知何故坦率地说出了心中的话。也谢谢您,阳子夫人,总是为我准备营养丰富的小菜。
      春树先生、阳子夫人,谢谢两位前来瑞士。我一直认为如果不实际参观,便无从理解这所学院的真谛。
      很遗憾,今年无法带领您赴奥志贺参观。由衷期盼明年能成行。
      待您观察出欧洲与东方的年轻音乐家的不同之处,咱们再好好聊聊。
      小泽征尔 文摘村上 我从十几岁起就是个乐迷。最近不时感觉……自己对音乐似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能听出些细节上的差异等。或许是写着写着小说,音乐品位也有所提升。反过来说,或许缺乏音乐品位,文章就难以出彩。所以我认为,欣赏音乐能让写作功力有所增进,而写作功力的增进又有助于音乐品位的提升。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
      小泽 哦?
      村上 我从没向人学过如何写作,也没特别钻研过。因此,如果问我是从哪儿学会写作的,答案就是音乐。音乐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节奏。文章如果少了节奏,没有人想读。诱使读者逐字逐行往前推进,似乎需要一种律动感……比方说,机械操作手册那种东西读起来很痛苦,那就是缺乏节奏的文章的典型。
      要判断一个新手能在业界生存下去,还是不久将销声匿迹,从他文章里是否有节奏感大抵就能推敲出来。但就我所见,许多文艺评论家似乎不太留意这一点,只注重文章是否精致、词汇是否新鲜、故事的方向性、主题的质量、手法的趣味性,等等。但我认为一个人如果缺乏节奏感,大概就没有成为作家的资质。当然,这纯属个人意见。
      小泽 所谓文章的节奏感,是指我们阅读文章时感受到的节奏?
      村上 是的。文章就像音乐,也可以通过字词的组合、语句的组合、段落的组合、软硬与轻重的组合、均衡与不均衡的组合、标点符号的组合及语调的组合营造出节奏感。音乐品位不够好,这些就做不好。有些人很擅长这技巧,有些人则不然;有些人明白这道理,有些人则不懂。但这种资质当然能通过努力钻研来提升。
      我热爱爵士乐,因此写作时习惯先制定一套规范,再以这套规范为基础即兴发挥、自由挥洒。在写作上,我用的是和创作音乐一样的要领。
      小泽 我还不知道文章也有节奏,不太了解您形容的这种感觉。
      村上 该怎么说呢……好比节奏感之于读者,对作者而言,它也是个重要的要素。写出来的小说如果少了节奏感,就难以构思接下来的内容,也无从推进故事。倘若文章有节奏,故事有节奏,接下来自然会文思泉涌。写作时,我会在脑海里自动将文章转化为声音,用这声音架构出节奏。以爵士乐的方式即兴演奏一个主题乐段,便能自然地产生下一个主题乐段。
      小泽 我住在成城。上次在那儿拿到一份候选人的竞选宣言,见上头印有他的理念还是宣言,反正当时正好闲着,就读起来。读完后,我觉得他应该很难当选,因为他的文章让人只读三行就再也读不下去。虽然知道里头说的可能很重要,可就是读不下去。
      村上 嗯,听来是个缺乏节奏、缺乏流畅性的典型。
      小泽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用这个观点评价夏目漱石呢?
      村上 我认为夏目漱石的文章富有音乐性,读起来非常流畅。如今读来,依然是难能可贵的杰作。虽说比起西洋音乐,他受江户时代“说唱故事”的影响更多,但我依然觉得他有绝佳的音乐品位。虽不清楚他听西洋音乐有多深入,但从他曾经留学伦敦看来,想必有某种程度的接触。有机会可以查查看。
      小泽 记得他当过英文老师?
      村上 说不定他的音乐品位就是这么来的。或许正因如此,日本文化与欧洲文化才能在他身上融合得如此协调。至于其他例子,吉田秀和的文章也极具音乐性。流畅易读,而且富有个性。
      小泽 噢,或许真是这样。
      村上 说到英文老师,记得小泽先生在桐朋求学时,英文老师是丸谷才一先生?
      小泽 没错。他还逼我们读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之类的。那种书谁看得懂?(笑)当时我只得坐在一个成绩很好的女孩旁边,拜托她指点指点。只怪当时没好好学英文,落得初到美国时几乎连一句英语也不会说。(笑) 村上 所以不是丸谷先生教得不好,而是小泽先生您没好好学?
      小泽 没错。是我没好好学。P86-88'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