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呱呱图书专营店
  • 颜氏家训 中国古诗词文学国学经典名著典藏版颜之推家庭伦理品德智能思想方法养生处世和学术杂艺知识家训家风 中州古籍出版社

颜氏家训 中国古诗词文学国学经典名著典藏版颜之推家庭伦理品德智能思想方法养生处世和学术杂艺知识家训家风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举报

9787534866555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534866555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售价 4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1-02

    数量
    库存100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653272271370
      商品描述:
      《国学经典典藏版:颜氏家训(全本布面精装)》是“国学经典”系列之一。《颜氏家训》由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和终制等二十篇文章组成;内容主要由家庭伦理、品德智能、思想方法、养生处世和学术与杂艺知识五个方面。  《国学经典典藏版:颜氏家训(全本布面精装)》是我国家训文化的代表、是一部教育名著及为人处世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学术史和比较文化学著作。
       管曙光,铁道警察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和古籍整理,发表和出版多部论著,主要有《春秋左传译注》、《家书》、《闲书》、《观人学》、《梁书·陈书》和《白话四书五经》(主编)、《诸子集成(点校本)》(主编)等20余种。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 
         ★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清王钺《读书蕞残》 
         ★《颜氏家训》的佳处在于立论平实。平而不流于凡庸,实而多异于世俗,在南方浮华北方粗野的气氛中,《颜氏家训》保持平实的作风,自成一家言,所以被看作处世的良轨,广泛地流传在士人群中。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代序:一位父亲的殷殷叮咛——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序致第一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后娶第四 治家第五 风操第六 慕贤第七 勉学第八 文章第九 名实第十 涉务第十一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诫兵第十四 养生第十五 归心第十六 书证第十七 音辞第十八 杂艺第十九 终制第二十 附:颜之推传
        教子第二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1,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2,藏诸金匮3。生子咳(口是)4,师保固明孝仁礼义5,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6,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7。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8,恣其所欲,宜诫翻奖9,应诃反笑10,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11,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12,终为败德。孔子云13“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日:“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注释]  ①中庸:中等之才。②玉版:刊刻文字的白石板,也泛指古代典籍。③金匮:亦作“金柜”,以金属制成的藏书柜,泛指国家藏书之处。④咳(口是)(hoiti)婴儿笑称咳,哭称(口是)。(口是)同“啼”。一作“孩提”。⑤师保:古代负责教导皇室贵族子弟职责的官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周朝有太保、太傅、太师,谓之三公;又有少保、少傅、少师,谓之三少。⑥婴稚:婴孩。稚,年幼。⑦笞(chi):用鞭子、荆条或竹板打人。⑧运:通“云”,言论。为:行为。⑨翻:副词,反而。⑩诃(he):同“呵”,大声呵斥。11捶挞(ta):击打。捶,用拳头或棒槌打;挞,用鞭子或棍子打。  …… 
         一、《颜氏家训》是中国家训文化的杰出代表  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在社会教育很不发达的古代,家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家庭除了采用一般教育形式如开设私塾之外,往往还精心为自己的家庭或家族拟制一套家训,作为其后辈儿孙为人处世和齐家守业的准则与规范,也是家庭教育中的基本读物。这种家训原本属于一个家庭或家族,但一经流传开来,就成为当时或后代社会进行家庭教育的范本。  古代家训,尤其是名人家训,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折射出不同家庭浓浓的亲情,连绵数千年,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从而构成了融世态、亲情、个性于一体,魅力四射,从内容到形式均颇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家训文化。  家训这种教育形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文献种类和文体形式也非常丰富。相传,先秦时期,就已有《太公家教》行世。秦汉以来,则有东汉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嵇康的《家诫》,西晋杜预的《家诫》等。入隋,则有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李世民的《帝范》。此后,同类之作更是层出不穷。宋、明、清三代,巨制名构迭出,是我国家训文化的鼎盛时期。宋代传世的家训有十余种,代表作有司马光的《家范》、陆游的《放翁家训》、袁采的《袁氏家范》、叶梦得的《石林家训》等。明代传世的家训有三十余种,代表作有杨继盛的《椒山遗嘱》、庞尚鹏的《庞氏家训》和姚舜牧的《药言》等。清代传世的家训则更多,有六十余种,代表作有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康熙皇帝的《庭训格言》、郑板桥家书、曾国藩家书、李鸿章家书、左宗棠家书等。毫无疑问,这是一笔丰富而宝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档案和历史记录,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集中体现。今天读来,我们仍然可以从先贤们对家人后代的谆谆训诫、苦苦劝勉和殷殷叮咛之中,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古今一贯的人生智慧和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在中国古代家训中,《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的家训,是中国家训文化的杰出代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