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小丑鱼书店
  • 晚明清初儒学转型研究 中国哲学 鹿博
图文详情

晚明清初儒学转型研究 中国哲学 鹿博

举报

none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376页
  • 字数:    405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376页
  • 字数:  405千字

售价 46.40 4.7折

定价 ¥9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10-21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五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2.61% (470笔)
    好评率
    99.38%
    发货时间
    23.12小时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哲学心理学
      货号:
      721_9787573215208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 (束景南)

      前言

      一、清代有无哲学?——关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厘清和回应

      二、关于以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省察

      三、关于本书学术努力蕲向的说明

      章 有关明清儒学转型之历史分期与学术分期的厘清

      节 “晚明清初”之历史分期、学术分期

      一、有关“晚明清初”的概念界定

      二、“历史”眼光与学派意识介入的“晚明清初”儒学理解

      第二节 “泛阳明学”的漫衍:从“阳明后学”到“阳明后学之后”

      一、“阳明后学”的流变与“泛阳明学”时代的形成

      二、阳明后学之后诸儒重构儒学之准备:阳明“学”与“人”在清初遭遇激烈评判

      第二章 晚明心学人士的流动、走出与“泛阳明学”时代解体之势的形成

      节 阳明学脉的传承之难:以龙溪一脉为例的分析

      一、高足或私淑:龙溪“真传”难于定断

      二、门人身份存疑背后的阳明学学派意识的弱化

      第二节 明末阳明学士群的分流:以“旴江一脉”为中心的察

      一、对以往近溪一脉学承、师承关系察情况的梳理

      二、近溪再传及三传弟子于王学的批判和重构

      第三节 学争、党争的双向延伸:以泰州、东林关系为焦点的研究

      一、东林、泰州之政治勾连

      二、由政派到学派:诸儒立场、观念之争的激化和延续

      第三章 晚明清初的阳明学、朱子学诠释与思想衍化

      节 晚明心学是“谁”的心学?——杨起元“致虚立本”说溯源

      第二节 “由王返朱”进程中的朱子学是怎样的朱子学?——以高攀龙、许孚远关于朱子“格物”说的理解、论辩为例

      第三节 立足哲学立场的史学书写:晚明清初学案纷呈背后的儒学修正与判教之思

      一、以阳明学为主场的学案撰写及相关研究梳理

      二、借史学结实现哲学修正:晚明清初学案书写之陋及其成因、影响

      三、“理”与“势”的:史学努力难挽哲学演化之所趋

      第四节 由世儒深入理学之方式牵动的明清之际思潮与学风的转向

      一、从“理”的解释到“理”的求证:顾炎武批判进路的儒学建设

      二、凭子学之力反理学之形上建构:傅山道学重建之意识与思路的显露

      三、批判吸收与开拓推进:黄宗羲“理”“气”论内容、特及影响重勘

      第四章 阳明心学境界诉求的衍化与清学特具因素生成契机的涌现

      节 阳明心学之境界诉求及其显学特的呈现

      一、境界蕲向与存在建构:境界哲学视角的阳明心学察

      二、境界区分与思想判摄:阳明心学作为“显学”的证立

      第二节 晚明境界工夫的衍化及清初儒学的知识论回归

      一、“境界工夫”的泛化与晚明王学的流变

      二、晚明清初心学工夫论的知识论转向——以“默识”为例

      第三节 心哲学“效验”论向实证主义的过渡、转进

      一、由阳明心学境界诉求促发的心哲学检证问题的凸显

      二、良知“自证”与唯识自证之别

      三、晚明清初“效验”议题的突显与实证主义的兴起

      第五章 明清儒学转型的哲学实现:主体思维的迁转与道德命学的衰颓

      节 有关晚明儒学主体思维研究路径的反省和检讨

      一、有关“主体”能否贯通中国哲学问题的探讨

      二、儒家主体哲学的研究内容和诠释理路

      三、个体化因素的突显:晚明清初儒家主体哲学的发展

      第二节 明清儒学“心”之义的诠释变迁与主体思维转向

      一、晚明以降“以知觉为心”论的强化:从“心即理”到“心具理”

      二、从“心为气之灵”到“心则形气之主”:明清“道”学变迁下的主体关切的演化

      第三节 晚明清初道德命论的衰颓与个体“人”格的挺立

      一、“理”“气”“心”的复杂交织:中晚明“命论”纷争的集中爆发

      二、从反“高谈”到反理学:晚明清初儒学命论诠释风格及内容的实化转向

      三、“天”“人”分治:道德命论向世俗命观迁转中的主体思维重构的完成

      结语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指出晚明清初的儒学经历了“泛阳明学”由漫衍到解体的过程,以阳明学人士的流动、晚明清初阳明学与朱子学的诠释路径、阳明心学境界诉求的衍化、主体思维的转向等为议题,从哲学及历史的维度,揭示了晚明清初儒学转型的细部因素及具体实现过程。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