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小矮星书店
  • 分析力学/王永岗 大中专理科计算机 王永岗
  • 分析力学/王永岗 大中专理科计算机 王永岗
图文详情
  • 分析力学/王永岗 大中专理科计算机 王永岗
  • 分析力学/王永岗 大中专理科计算机 王永岗

分析力学/王永岗 大中专理科计算机 王永岗

举报

none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209页
  • 字数:    332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209页
  • 字数:  332千字

售价 27.20 7.2折

定价 ¥3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10-08

    数量
    库存2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五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78.84% (516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25.07小时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计算机与互联网
      货号:
      xhwx_1201858393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本书是一本分析力学的简明教材。全书共分十章,~第三章阐述了分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包括分析静力学与动力学普遍方程等。第四~第五章属完整系统动力学,包括第二类拉格朗方程和哈密顿正则方程。第六~第七章为力学的两种变分,含哈密顿和高斯两部分。第八~第十章为非完整系统动力学问题初步,包括类拉格朗方程、阿沛尔方程以及凯恩方程。

      目录:

      章分析力学的基本概念

      1.1约束及其分类

      1.2可能位移与虚位移

      1.3广义坐标与自由度

      1.4虚功及理想约束


      第2章分析静力学

      2.1虚位移及其在静力学中的应用

      2.2虚位移的广义坐标形式

      2.3势力场中质点系的衡条件及衡的稳定


      第3章动力学普遍方程

      3.1达朗贝尔

      3.2动力学普遍方程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4章拉格朗方程

      4.1拉格朗方程的理论及其应用

      4.2动能的结构及拉格朗方程的显式

      4.3拉格朗方程的初积分

      4.4耗散问题的拉格朗方程

      4.5碰撞问题的拉格朗方程

      4.6勒让德变换与劳斯方程


      第5章哈密尔顿正则方程

      5.1哈密尔顿正则方程的理论及其应用

      5.2哈密尔顿正则方程的初积分

      5.3泊松括号与泊松定理


      第6章变分法及哈密尔顿

      6.1变分法简介

      6.2哈密尔顿及其应用

      6.3经典力学的一致


      第7章高斯小拘束

      7.1高斯小拘束及其应用

      7.2面运动刚体的加速度能与拘束


      第8章拉格朗乘子法

      8.1类拉格朗方程

      8.2非完整系统的劳斯方程


      第9章阿沛尔方程

      9.1伪速度的概念

      9.2阿沛尔方程的理论及其应用


      0章凯恩方程

      10.1偏速度与偏角速度的概念

      10.2凯恩方程的理论及其应用


      名人履痕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分析力学的简明教材。全书共分10章,~3章阐述了分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包括分析静力学与动力学普遍方程等; 第4、5章属完整系统动力学,内容包括第二类拉格朗方程和哈密尔顿正则方程; 第6、7章为力学的两种变分,内容包括积分型(即哈密尔顿)和微分型(即高斯)两部分; 第8~10章为非完整系统动力学问题初步,内容包括类拉格朗方程、阿沛尔方程以及凯恩方程。
      全书重点强调分析力学的基础理论,注重分析力学的基本方法,并阐述数学公式所蕴含的物理意义。书配有200多个例题和200多道题,并附有部分题,因此有较好的适应。建议授课学时为48~64学时。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工程力学本科及机械类或相近专业的分析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有关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和科研参书。

      作者简介:

      王永岗,男,1965年出生,陕西米脂人,党员,博士(后),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结构非线振动、几何非线动、静力学问题的数值解和近似解析解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在外发表ci/ei学术40余篇,参加过多项自然科学项目。先后为本科生和讲授过理论力学、分析力学、工程力学、高等动力学、机械振动等课程,编撰著作或教材4部(主编2部,副主编1部,参编1部)。至今,已连续讲授本科生工程力学专业分析力学课程15年,积累了的经验和素材,并能长期跟踪分析力学相关的和科研发展趋势,对该课程及相关的理论和应用领域有体把握。

      精彩内容:

      经典力学是研究宏观低速物体机械运动的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宏观是相对于原子等微观粒子而言的,而低速是相对于光速而言的。1900年马克斯普朗克(max nck,1858—1947)的量子论指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世界,而随后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tein,1879—1955)的狭义相对论指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运动速度可与光速比拟的物体。因此,一般认为经典力学是20世纪以前的力学,或非相对论非量子的力学。
      经典力学沿着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两条主要分支发展,二者并驾齐驱,构成了不同特的力学理论体系,并使用不同的数学语言,对机械运动的同一客观规律各自进行表述。牛顿力学认为力是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将约束对运动的作用也归结为力。分析力学认为力和约束是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分析力学又分为拉格朗力学和哈密尔顿力学。前者以拉格朗变量刻画力学系统,运动方程为拉格朗方程; 后者以哈密尔顿变量刻画力学系统,运动方程为哈密尔顿正则方程。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为牛顿力学(newtonian mechanic)体系的建立。牛顿力学体系是由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艾萨克牛顿(iaac newton,1643—1727)等建立的,牛顿集前人之大成,综合了天文学与力学,在1687年出版的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natural philoophy,1687)一书中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理论构成了经典力学体系的两大支柱,该书也成为牛顿对整个自然科学重要的贡献。由于牛顿力学基本的物理量——力和加速度都具有矢量质,且大量运用几何方法和矢量作为研究工具,故牛顿力学可称为矢量力学。牛顿力学对研究多质点、多约束系统等问题是不方便的。
      第二阶段为拉格朗力学(lagrangian mechanic)体系的建立。1788年,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joeph loui lagrange,1736—1813)在法国发表了一本不含几何推理也没有任何几何插图的力学著作——分析力学论述(traitéde mécanique analytique,1788),这是牛顿之后的一部重要的经典力学著作,标志了力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书中吸收并发展了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让勒朗达朗贝尔(jean le rond d’alembert 1717—1783)等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引入广义坐标的概念,将具有标量质的能量作为基本物理量,以虚位移和达朗贝尔相结合得到的动力学普遍方程为基础,运用变分,创立了分析力学的微分形式——拉格朗力学体系。他在序言中宣称: 力学已经成为分析的一个分支。拉格朗力学是对经典力学的一种新的理论表述,着重于数学解析的方法,是分析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拉格朗本人也成为分析力学的创立者。
      第三阶段为哈密尔顿力学(hamiltonian mechanic)体系的建立。1834年,威廉罗恩哈密尔顿(william rowan hamilton 1805—1865)将拉格朗力学进行了推广,使得力学系统的变量不仅含有广义坐标,同时还含有广义动量,建立了哈密尔顿力学体系——正则方程(canonic equation),以及一个与能量有密切联系的哈密尔顿函数。正则方程是用哈密尔顿函数表示的一阶方程组,其好处是自变量在方程中具有某种对称。与此同时,哈密尔顿将几何光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力学中认为力学的不仅可以按牛顿的方式来叙述,也可以按某种作用量的驻值方式来叙述,他创立了分析力学的积分形式——哈密尔顿变分。哈密尔顿变分和正则方程都汇集于题名为论动力学中的一个普遍方法(on a general method in dynamic,1834)和再论动力学中的普遍方法(econd eay on a general method in dynamic,1835)的两篇历史中。哈密尔顿的优点在于便于将力学推广到物理学其他领域,而且一般来说积分形式的变分特别适用于近似解法。
      力学规律的矢量力学与分析力学是同一研究对象的两种表述形式,在经典力学的范畴内是等价的,但它们研究的途径或方法则不相同。矢量力学多以几何方法为基础,思维方式形象化,侧重于力,注重“定理”的应用; 分析力学则主要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思维方式抽象化,侧重于能量,多以各种“”解决动力学问题。

      力学的可分为变分和不变分两种,每种又分为微分和积分两种类型。微分所描述的运动规律发生在某一瞬时,而积分所描述的运动规律则发生在一个有限过程内。不变分直接反映系统真实运动的普遍规律,如达朗贝尔是一种微分型不变分,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是一种积分型不变分。变分并不直接描述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是将力学系统的真实运动与相同条件下约束所允许的可能运动加以比较,并提供能将真实运动从可能运动中甄别出来的准则,如虚位移是微分型变分的一个例子。分析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是由拉格朗方程发展为可以作为力学基本的积分形式的哈密尔顿,使各种动力学定律都可从一个变分式推出。无论在近代或现代,无论在理论上或应用上,积分形式变分的建立对力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变分除哈密尔顿在1834年所提出的积分型以外,还有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1777—1855)在1829年提出的微分型小拘束等。
      1788年拉格朗奠定了分析力学的基础,然而他没有认识到有独立坐标数目与坐标的独立变分数目不相同的系统——非完整约束(nonholonomic contrain)系统的存在。直到1894年,德国学者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1894)才次将力学系统区分为完整系统(holonomic ytem)与非完整系统两类,对应于完整约束与非完整约束,开辟了非完整系统分析力学研究的新领域。由于非完整约束系统至少包含一个不可积分的微分约束,因而需要更复杂的微分方程来描述。在问世至今的百余年里,非完整系统动力学已逐渐发展成为分析力学的重要分支,并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运动方程。
      分析力学属一般力学的一个分支,若以拉格朗在1788年分析力学论述一书的出版为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由于分析力学用统一的形式表达多样化的力学问题,因此其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具有高度的概括,其结论具有很大的普遍。掌握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可为进一步学计算力学、量子力学和非线力学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为适应工程力学等专业课程计划对“分析力学”课程学时不断缩减的实际,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充分利用前修课程的基础,以少的篇幅引入了分析静力学(虚位移)和达朗贝尔等已经在“理论力学”课程中介绍过的基础理论,内容上既避了课程间的交与重复,又能相互衔接。由于“分析力学”是利用纯数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系统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的,其复杂的数学推导对于工科同学是不小的挑战,因此,本书尽可能采用通俗的或工程的数学语言,强调力学的基本和思维方法,而将数学作为分析问题的工具,一些地方并没有过分追求数学上的严谨。附录中对分析力学有直接贡献的几位历史人物的学术生涯和力学工作进行了概述,以期增加读者对历史沿革的兴趣。
      本书以完整系统的拉格朗力学体系和哈密尔顿力学体系为主要内容,同时对非完整系统动力学问题的类拉格朗方程、阿沛尔方程以及凯恩方程进行了简单介绍,以适应多学时安排。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所授“分析力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借鉴外一些经典教材和相关文献,完善并终编写的适合于高等理工院校的“分析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教材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用书。
      限于作者水,虽勉力成书,但不妥和疏漏在所难,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2018年8月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