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梦书轩的书店
  • 明代宫廷戏曲与外交研究 戏剧、舞蹈 王春晓 新华正版
  • 明代宫廷戏曲与外交研究 戏剧、舞蹈 王春晓 新华正版
  • 明代宫廷戏曲与外交研究 戏剧、舞蹈 王春晓 新华正版
  • 明代宫廷戏曲与外交研究 戏剧、舞蹈 王春晓 新华正版

明代宫廷戏曲与外交研究 戏剧、舞蹈 王春晓 新华正版

举报

戏剧、舞蹈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6页
  • 字数:    384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6页
  • 字数:  384千字

售价 40.80 4.6折

定价 ¥8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10

    数量
    库存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xhwx_1202932769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言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概述

      三、内容与方

      章 洪武之奠基

      节 礼乐制度与宫廷戏曲

      一、崇雅而未弃俗

      二、礼乐机构的赓继与改革

      第二节 朝贡制度与宫廷戏曲

      一、朝贡制度的确立

      二、宾礼、嘉礼、吉礼与宫廷戏曲

      三、宫廷戏曲中的外交思想

      附:《太和正音谱》中的外交

      小结

      第二章 永乐至宣德时期

      节 永乐时期的赓继与新变

      一、乐制、乐章

      二、祥瑞与朝贡

      三、《永乐大典》所收戏曲、藩王戏曲及其他

      第二节 洪熙、宣德时期的短暂过渡

      小结

      第三章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

      节 宫廷礼乐不振

      第二节 宫廷戏曲与南北边事

      小结

      第四章 成化时期

      节 雅乐难振

      第二节 俗乐大兴

      第三节 宫廷杂剧与外交的深度融合

      一、庆典及月令承应戏

      二、《祝圣寿万国来朝》

      三、《奉天命三保下西洋》

      四、《英国公定安南》与《保国边破虏》

      小结

      第五章 弘治、正德时期

      节 弘治时期的收束

      一、礼乐复祖宪

      二、俗乐被谏止

      第二节 正德时期的放逸

      一、礼乐失坠俗乐腾起

      二、减贤与《盛世新声》

      小结

      第六章 嘉靖、隆庆时期

      节 “议礼”与礼乐复兴

      第二节 《雍熙乐府》

      第三节 《贺万寿五龙朝圣》

      第四节 朝鲜使臣笔下的宫廷戏曲

      第五节 隆庆时期

      小结

      第七章 万历时期

      节 承应机构的变革

      一、四斋

      二、玉熙官

      第二节 宫廷杂剧与外交的深度融合

      一、月令承应戏

      二、庆典承应戏

      三、历史故事戏

      四、、杂传故事戏与外戏

      小结

      第八章 泰昌、天启、崇祯、弘光时期

      节 泰昌、天启的颓堕沉醉

      第二节 崇祯、弘光礼崩乐坏

      一、崇祯积重难返

      二、弘光楼塌乐烂

      小结

      结束语

      主要参书目


      内容简介:

      明代宫廷戏曲的编制、演出,始于太宗洪武时期,迄至南明弘光小朝廷灭亡,前后延续近三百载,期间虽历代各有所发展变化,但均有着较为严格的体制。宫廷戏曲编演与民间不同,除了一些娱乐内容外,还有着较明显的礼乐特征。因此,宫廷戏曲承应与当时的礼制关系极为紧密。明代宫廷戏曲在作为礼乐的一部分是如何参与对外交往的,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书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明代各个阶段的宫廷戏曲是如何表现、反映当时中国与其他间的关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从“中国的中国”到“亚洲的中国”再到“世界的中国”的转变。与历史文献以文字、图片或实物等进行客观记录不同,宫廷戏曲中所呈现出来的天下观、华夷观更倾向于“天子”意志的主观表现。本书以时间为序,对明代宫廷戏曲及其与外交的关系进行了探赜。洪武至宣德时期,明代经定鼎、靖难、迁都等后政治统治渐趋稳定,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礼制、乐制和戏曲承应制度;正统至隆庆时期,宫廷戏曲的承应渐趋繁荣,其中的一些具有明确的礼乐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往状况;万历至崇祯时期,明祚如溃瓜,但崇祯之外的万历、天启两朝宫廷戏曲承应却呈现出与时局相左的鼎沸之势;南明享祚较短,且与清朝存在政权上的短暂对峙和时间交叠,故本书对弘光之后的隆武、绍武、永历时期暂未探究。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