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凡凡图书店
  • 文人墨客诗生活:元明清篇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黄为之,杨廷治主编 新华正版
  • 文人墨客诗生活:元明清篇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黄为之,杨廷治主编 新华正版
  • 文人墨客诗生活:元明清篇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黄为之,杨廷治主编 新华正版
  • 文人墨客诗生活:元明清篇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黄为之,杨廷治主编 新华正版

文人墨客诗生活:元明清篇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黄为之,杨廷治主编 新华正版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ISBN:    9787539178325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407页
  • 字数:    338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407页
  • 字数:  338千字

售价 9.50 2.4折

定价 ¥40.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5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小说
      货号:
      412_9787539178325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雁丘寄情
      师生论诗
      遗山遗恨
      真州托雁
      月泉吟社
      昏昏醉梦
      乘黄流落
      仲姬画竹
      吟归
      杏花春雨
      三新妇
      一般风流
      诗有别材
      芦花被颂
      画梅刺时
      白纸一幅
      刘基出山
      老客妇谣
      太祖饯行
      太祖与僧
      阿q禁忌
      隔花吠影
      咏雪言志
      重问六桥
      一笑三笑
      唐寅画
      衡山逸韵
      神童论画
      前后七子
      读史漫议
      中山狼传
      阳明浮海
      析诗辨冤
      娄江女子
      j中冠一怒
      长干乞丐
      顺治出家
      说柳如是
      贰臣之耻
      华姜之恋
      鉴湖扬波
      醉答提督
      秋柳诗社
      塞外秋笳
      雨后梨花
      鸭鹅争鸣
      西湖竹枝
      四娘鬼诗
      血染桃花
      慎交择游
      维民所止
      二娘治砚
      时文八股
      书生落难
      鹬蚌联句
      乾隆玩诗
      打油诗话
      杀妻烹子
      画扬州
      衙斋听竹
      重返扬州
      板桥受骗
      纪昀巧对
      纪昀砚铭
      蓝出于青
      天作之合
      侠胆诗才
      温州婚俗
      闺阁弟子
      自索挽辞
      情种泣红
      笔砚姻缘
      汤鹏铁画
      泪洒边陲
      丁香花案
      画梅充租
      学童改诗
      绝代风流
      六君死难
      难酬知己
      珍妃之死
      赛金花吟
      鉴湖女侠

      内容简介:

      文人墨客诗生活,荟萃了历代诗苑故事、佳话和诗歌赏析,是一套内涵厚重却浅白易懂的文学通俗读物。在那些脍炙人、光照千古的名篇背后,其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曾产生过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和妙趣横生的佳话。如果诗歌本体如浑雄交响中的主旋律,那环绕于诗人、诗歌的佳话轶闻便是“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多层次合音与背景音乐。人们在诵读诗歌名篇时,也会被这些故事和佳话所吸引,可更立体、多方位地理解与感悟诗歌关的内涵。这本文人墨客诗生活(元明清篇)(作者黄为之、杨廷治)是其中一册。文人墨客诗生活(元明清篇)包括“吟归”、“诗有别材”、“唐寅画”等。

      精彩内容:

      金哀宗完守绪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两度围攻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完守绪弃城南逃。第二年正月,汴京留守、西面元帅崔立乘机发动,以汴京降顺蒙古。当时一批趋炎附势者,四处扬言,歌功颂德,说崔立此举挽救了京城百万生灵,应该为崔立建立功德碑。崔立的同党翟奕以尚书省命令召见翰林学士王若虚。王若虚进尚书省前,对员外郎元好问说:“翟奕召我,必令我为崔立写碑文,我若不从,必然被杀;从,则一生名节尽亏。我将竭力逊辞,如不行,一死罢了。”事情果然如王若虚所料,然翟奕亦不能夺王若虚之志,便又召众翰林学士及太入尚书省。这次,崔立亲自出马。崔立对众人说:“我知你们都在骂我是叛贼,你们写碑文,记述我的反叛罪状好了!”话中分明透着威胁。刀锯在前,无路可走。众人你推我让,后由刘祁、刘郁兄弟起草碑文,由元好问修改删定,勉强交差。碑文不著一字歌功颂德,只叙崔立举事经过。不久,蒙古军入城,这块功德碑才没有树立起来。尽管如此,为崔立树功德碑,当事人也知道是谄附逆贼,无不深以为耻。元好问和刘祁后来都写文章否认碑文是自己写的,并且相互推诿,尤其受到当时和后世讥议。而元好问遭到的责难似乎更多。因此,他更是痛心难忘。天兴三年春,蒙古军入汴京,完守绪,金亡。元好问与满朝文武成了蒙古军俘虏,被羁管在聊城(今山东聊城)至觉寺。这年的一个秋夜,元好问枯坐在又矮又湿的土坯房里,听着河水的瑟瑟呜咽,又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他的眼前出现了汴京破亡前后的惨状。蒙古军攻城十六个昼夜了,京城到处是火光、死尸、血污、废墟,而崔立乘机作乱,大肆烧杀掠。七八天中,从各城门出葬者,竞达数十万人,而贫不能安葬者,更不知其数。生灵涂炭,神州陆沉,.国贼反叛,罪该九死而不赦,他岂能不顾名节为叛逆歌功颂德?为崔立写功德碑文,行同为奸人吮疽痔,他岂能心甘情愿?如果他真那样做了,是被流放天涯、投身山涧,他又有何怨十艮?“唉,谁能知晓我当时的处境?谁能了解我此刻的心情?这百年的世事与身世,又向谁剖白?”元好问长长地叹了气,借着昏黄的灯光,写下秋夜诗一首,记下他这一夜痛不欲生的回忆和思绪:九死余生气息存,萧条门巷似荒村。春雷漫说惊坯户,皎何曾入覆盆。济水有情添别泪,吴云无梦寄归魂。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与细论?元好问这首秋夜诗说,‘他经过九死一生,虽然现在还一息尚存,但被羁管在一个荒村野庙里:春天来了,冬眠的百虫闻春雷而惊醒,可他却没有出户活动的自由,虽有朗朗白,可他如身在覆盆之下,暗无天;济水,是黄河的支流;吴云,是元好问家人现在所居住的南方,他痛惜离别,泪洒济水:他思念亲人,却归梦难成;他的一生名节,覆盆之冤,有谁能为他辩白洗雪!这首诗确实写得沉痛而悲怆。,崔立被杀的消息传到聊城。一个朋友问元好问:“裕之(元好问的字),你知道国贼崔立是怎么被杀的吗?”元好问说:“传说是都尉李伯渊杀死的。”朋友说:“崔立残暴,群小趋炎附势,李伯渊怎么有能力有机会杀死他呢?”“这详情我不知了!”元好问回答说。“听起来,有些离奇。”这位朋友绘声绘地给元好问讲述起详细经过来。那是六月的夜晚,皇建院一个小和尚跑进方丈,对长老说:“师傅,门外有一个身穿盔甲、腰佩金符(将令)的人从马上摔下来了,像是喝醉了,他的随从扶不起他来。”长老出门一看,原来是都尉李伯渊,汴京留守、东面元帅。长老说:“赶快把元帅扶进方丈!”李伯渊进了方丈,仍是酩酊大醉的样子,长老中他摇摇头,叹息说“唉,眼下危难,元帅为何还这样嗜酒?生为大丈夫,与其与酒徒沉醉于乱世,何不建万代不朽功勋于身后?”李伯渊一听,突然睁开眼睛跳起来,然后纵声大笑,双目直视长老,反问:“长老之意,是要我诛灭崔立,救国安民么?”.长老见李伯渊的样子,哪里是喝醉了酒,心知上当了,连忙说:“元帅怎么说这种话?元帅敢说,贫僧也不敢听啊!”说着连连摇头,显出惊恐万状的样子。李伯渊见长老如此反复,是不信任他李某,便故意激将说:“世人都说长老心怀天下,深明大义,原来是徒有虚名!李某问道于盲,可惜了一片真情!崔立大逆不道,古今无有,天下之人得而诛之,李某虽势单力孤,然誓死为国讨贼,杀身灭族,在所不辞!”说罢,起身要走。“元帅且慢!”长老一把拉住李伯渊,说,“元帅如此,贫道也不必隐瞒真情了。元帅果能成大事,贫道朝见而夕死亦无憾!”这样,两人重新坐下,仔细商量起来。p1214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