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郑廷涖
-
出版人:
古籍赏金猎人
-
年代:
乾隆六十年 (乙卯1795)
-
纸张:
白棉纸
-
刻印方式:
木刻
-
装帧:
线装
-
四部分类:
集部 > 诗文评
-
尺寸:
27 × 15 × 2 cm
-
册数:
2册
-
作者:
郑廷涖
-
出版人:
古籍赏金猎人
-
年代:
乾隆六十年 (乙卯1795)
-
四部分类:
集部 > 诗文评
-
尺寸:
27 × 15 × 2 cm
-
册数:
2册
上书时间2023-10-17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品相描述:八品
-
完美主义勿扰!上下卷齐、古籍赏金猎人唯一出钱修过的精写刻本、福建地区乾隆本年初集精写刻本……存世量极其稀少,目前能见到能交易的唯一一本!罕见、绝对值得收藏!
此《书带草堂诗钞》纸墨刻印都不惜工本,不以赢利为目的,仅作为文人之间的一种馈赠品,存世稀少,未见著录。《书带草堂诗钞》各种字体极为显目传神,上好的白棉纸初印,纸墨精良,写刻精雅,实为乾隆家刻本之典型。检索各种书目,发现由谢曦手书上板仅见此书。福建地区书法家写样刻书,侯官林佶和闽县谢曦可称双峰并峙。
-
商品描述:
-
清乾隆年间福建地区还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谢曦,字发川,福建闽县人,乾隆时期曾辅佐朱景英守鹿港,为著名幕僚。谢曦以书法称道,声名显著。嘉庆元年(1796),诏举孝廉方正。归乡里后致力程朱理学,著作等身,推为文学祭酒。谢曦草书行笔迅速明快,行气贯穿于整体,气度不凡。谢曦在乾隆六十年(1795)为好友侯官郑廷涖的《书带草堂诗钞》写样上板。《书带草堂诗钞》二卷,乾隆六十年郑杰刻本,页七行,行四至十六字不等,白口,四周双边,板框19×12厘米。线装一册。郑廷涖撰,其子郑杰校正,蓉城翁茂辉镌刻。全书收诗一百三十五首,全部由谢曦写样,行草书体极为生动传神,潇洒流畅。卷端处题“侯官郑廷涖慕林氏著、闽县谢曦发川氏书”。
郑廷涖,字慕林,少时即孤,后以经商为业。虽为商人,却是贾而好儒,尤其喜读韩愈诗文。其一生藏书三万卷,其藏书处曰“书带草堂”、“注韩书屋”。其藏书印有“东部侯官郑氏书带草堂藏记”。陈鹏南在序中说:“慕林先生……入其室、左图右籍,触目琳琅,谓其藏书之富而已。”他在自序中写道:“有书时在手,不辨道与禅”,“谋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年来惟好静,晚家闽山麓。空斋何所事,细检藏书目。甲乙手自编,丹铅研深屋。回顾壁上琴,横文相断续。转轸分二少,泠泠鼓一曲。古调听者稀。风动藤萝绿。”从其诗中可知,郑廷涖还编有藏书目,但未见书载。此诗集中有一首《赠谢发川老友》:“涤砚随先辈,今过六十强。蝇头悬几塌,蚌尾感风霜(发川尊大人与先伯先严结诗社,日夕宴饮。晚年联句有堪叹蚌无尾,犹嫌豕有皮句,墨迹犹藏)。与尔同斑白,所潭乃肺肠。淡交经百载,足见故情长。”可见郑谢两家为世交,故情悠长。正因为此,谢曦才能在花甲之年,亲自为郑廷涖诗集写样,并题曰:“剪红刻翠锦囊盈,嘱余濡毫付剞劂,欲留兴趣非留名。髫交与尔同斑白,所谭肺肠老弟兄。”
《书带草堂诗钞》由郑杰主持校正出版,郑杰,一名人杰,字昌英、又字亦斋,清乾隆年间贡生,在父亲的影响下,郑杰也极为嗜好藏书。好读韩愈书,曾计划辑注韩愈诗文,自题书室为“注韩居”。特别注重收集闽中文献。数十年收集文献十数万卷,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原徐藏书。郑杰在详细考证自唐至清的福建诗人及其诗作后,编纂《全闽诗录》;晚年又辑《国朝全闽诗录》初、续集。卒后自唐至明部分遗稿达百余册,由陈衍增补,于宣统三年(1911)刻成《闽诗录》四十卷行世。另著有《注韩居诗钞》、《闽中录》、《晋文春秋》等。是清代福建地区最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
此《书带草堂诗钞》纸墨刻印都不惜工本,不以赢利为目的,仅作为文人之间的一种馈赠品,存世稀少,未见著录。《书带草堂诗钞》各种字体极为显目传神,上好的白棉纸初印,纸墨精良,写刻精雅,实为乾隆家刻本之典型。检索各种书目,发现由谢曦手书上板仅见此书。福建地区书法家写样刻书,侯官林佶和闽县谢曦可称双峰并峙。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