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
作者:
徐政 等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9787111553366
-
出版时间:
2017-02
-
版次:
2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469页
-
字数:
749千字
-
作者:
徐政 等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9787111553366
-
出版时间:
2017-02
-
版次:
2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469页
-
字数:
749千字
售价
¥
94.70
5.3折
定价
¥180.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上书时间2025-02-15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2版前言
版前言
本书所用的机构缩略语
本书所用的首字母缩略语
本书所用的主要物理量符号
本书所用的主要物理元件和物理位置名字
章柔直流输电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1.1柔直流输电的定义
1.2电压源换流器的基本特
1.3柔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特点
1.4柔直流输电应用于点对点输电
1.5柔直流输电应用于背靠背联网
1.6柔直流输电应用于构建直流电网
参文献
第2章mmc基本单元的工作
2.1mmc基本单元的拓扑结构
2.2mmc的工作
2.3mmc的调制方式
2.4mmc的完整解析数学模型及其稳态特
2.5mmc的基波等效电路与电压调制比的定义
2.6mmc输出交流电压的谐波特及其影响因素
2.7mmc的阻抗频率特
2.8mmc换流站稳态运行范围研究
参文献
第3章mmc基本单元的主电路参数选择与损耗计算
3.1引言
3.2桥臂子模块数的确定原则
3.3mmc控制频率的选择原则
3.4联接变压器参数的确定方法
3.5子模块电容参数的确定方法
3.6子模块功率器件稳态参数的确定方法
3.7桥臂电抗器参数的确定方法
3.8波电抗值的选择原则
3.9mmc阀损耗的组成及评估方法概述
3.10基于分段解析公式的mmc阀损耗计算方法
参文献
第4章mmc柔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和保护策略
4.1柔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简介
4.2同步旋转坐标系下mmc的数学模型
4.3交流电网衡时的mmc控制器设计
4.4交流电网电压不衡和畸变条件下mmc的控制器设计
4.5向无源网络供电时的mmc控制器设计
4.6功率同步控制
4.7直接电流控制与功率同步控制的比较
4.8子模块电容电压衡控制
4.9mmc动态冗余与容错运行控制策略
4.10mmchvdc系统的保护
参文献
第5章mmchvdc系统的启停控制
5.1mmc的预充电控制策略概述
5.2mmc不控充电特分析
5.3mmc可控充电实现途径
5.4mmc启动过程验证
5.5mmchvdc系统停运控制
参文献
第6章基于组合式换流器的柔直流系统主接线及其运行特
6.1常规mmc容量提升手段的与组合式换流器的组合方式
6.2柔直流输电系统的主接线方式
6.3基本单元串联构成一极时的运行特
6.4基本单元并联构成一极时的运行特
参文献
第7章柔直流输电网的控制与故障保护
7.1引言
7.2柔直流输电网的系统级控制
7.3柔直流输电网的潮流分布特及潮流控制器
7.4柔直流输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与直流断路器的能
要求
7.5无直流断路器的柔直流电网故障处理方法及对交流电网的
影响
7.6采用混合型直流断路器的柔直流电网故障处理方法
7.7采用组合式直流断路器的柔直流电网故障处理方法
7.83种柔直流电网故障处理方法的投资与运行成本比较
参文献
第8章单向点对点柔直流输电系统
8.1引言
8.2跳交流侧开关清除直流侧故障的和特
8.3lcc—二极管—mmc混合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
8.4lcc—cmmc混合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
8.5lcc—mmc串联混合型直流输电系统
参文献
第9章三极直流输电系统与三线双极直流输电系统
9.1问题的提出
9.2三极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和能分析
9.3基于mmc的三极直流系统
9.4三线双极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和能分析
9.5三线双极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
9.6三线双极直流输电系统验证
参文献
0章柔直流输电应用于海上风电场接入电网
10.1引言
10.2海上风电场群采用柔直流输电接入电网的一般结构
10.3风电机组概述
10.4风力机模型
10.5全功率换流器型风电机组模型
10.6双馈风电机组模型
10.7海上风电采用mmc柔直流送出控制策略
10.8海上风电采用混合型直流输电系统送出的控制策略
10.9提高电力系统惯水的协调控制策略
参文献
1章柔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快速方法
11.1问题的提出
11.2电磁暂态的实现途径和离散化伴随模型
11.3基于分块交接变量方程法的mmc快速
11.4mmc电磁暂态快速相关测试
参文献
2章柔直流输电系统的机电暂态方法
12.1问题的提出
12.2机电暂态中柔直流系统的一般表示
12.3包含柔直流电网的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12.4包含柔直流电网的交直流系统机电暂态体思路
12.5包含柔直流电网的交直流系统机电暂态测试
12.6南方电网规划网架实际算例
参文献
3章柔直流换流站的绝缘配合设计
13.1引言
13.2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特
13.3mmc换流站避雷器的布置
13.4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参数选择
13.5两端mmchvdc换流站保护水与绝缘水的确定
13.6多端柔直流输电系统共用接地点技术
13.7多端mmchvdc系统过电压的研究
参文献
4章模块化多电换流阀的设计
14.1引言
14.2换流阀的宽频等效模型
14.3换流阀的杂散参数提取方法概述
参文献
附录
附录a研究柔直流输电系统的几种工具
a.1柔直流输电基本设计软件zju—mmcdp
a.2柔直流输电电磁暂态台zju—mmcemtp
a.3柔直流输电机电暂态模型zju—mmctm
a.4典型风电机组电磁暂态模型zju—wtcm
附录b几个典型柔直流输电工程
b.1美国trans bay cable工程
b.2南汇柔直流输电工程
b.3南澳柔直流输电工程
b.4舟山五端柔直流输电工程
b.5法国—西班牙inelfe柔直流联网工程
b.6厦门柔直流输电工程
b.7鲁西背靠背柔直流输电工程
b.8德国海上风电送出柔直流输电工程
b.9美国tresamigas超级变电站工程规划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讲述了柔直流输电的理论和应用。内容包括柔直流输电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模块化多电换流器(mmc)的工作、主电路参数选择与损耗计算,两端柔直流输电系统与多端柔直流输电网的控制和故障保护策略,单向点对点柔直流输电系统,交流线路改造成直流线路的拓扑结构及特研究,柔直流输电应用于海上风电场接入电网,柔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方法和机电暂态方法,柔直流输电换流站的绝缘配合设计,mmc阀的设计等。本书适合于从事柔直流输电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的技术人员和电力系统科研、规划、设计、运行的工程师,以及高等学校电力系统专业的教师和阅读。
精彩内容:
第2版前言 自本书版出版以来,基于模块化多电换流器(mmc)的柔直流输电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端系统的电压等级和容量快速提升,二是多端系统和直流电网技术更趋于成熟。在此背景下,结合浙江大学交直流输配电研究团队来在此领域所取得的新进展,我们对本书版作了较大篇幅的扩充,以充分反映柔直流输电技术的新发展。此外,与版相比,第2版在系统和完整方面得到了加强,符号和术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第2版各章的主要作者如下:章由徐政、陈海荣、潘武略、张静撰写,第2章由徐政、肖晃庆、张哲任、潘伟勇撰写,第3章由徐政、肖晃庆、张哲任、屠卿瑞、潘武略、张静撰写,第4章由徐政、肖晃庆、屠卿瑞、管敏渊、刘高任、张哲任、刘昇、陈海荣撰写,第5章由徐政、肖晃庆、张哲任、薛英林撰写,第6章由徐政、薛英林、肖晃庆、管敏渊撰写,第7章由徐政、张哲任、刘高任、肖晃庆、唐庚、许烽撰写,第8章由徐政、王世佳、肖晃庆、刘高任、薛英林、唐庚、潘武略撰写,第9章由徐政、许烽撰写,0章由徐政、肖晃庆、李宇骏、于洋撰写,1章由徐政、唐庚、刘高任撰写,2章由徐政、刘昇、肖亮撰写,3章由徐政、张哲任撰写,4章由徐政、张哲任、郝全睿撰写附录由徐政撰写。全书由徐政统稿。限于作者水和时间仓促,书中难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作者:电话:057187952074电子信箱:hvdc@zju.edu.。徐政2016年10月于浙江大学求是园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