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林,男,1946年3月生于四川成都。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历任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协常委,重庆市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等。20世纪80~90年代,赴日本EastHospitalofNationalCancerCenter以及KyotoUniversity等留学和高访。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l项,三等奖3项,教学成果奖1项,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56篇,主编专著3部,SCI收录文章9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干细胞靶向性、基因反义技术、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干预对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的影响,抗肿瘤人源抗体筛选,肿瘤蛋白质组学及用于核医学显像研究等。
连续14年担任临床医学专业全国规划教材主编。曾主编全国规划教材10部,专著2部,CAI多媒体课件2部;其中“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现有在读硕士生15人,博士生6人。
王荣福,男,1955年生于福建浦城。医学和药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教育部“核技术应用”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核医学系主任和北大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影像中心主任,亚太核医学学院中国负责人,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华医学科技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兼任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其他多个学术团体常委。
从事教学工作31年。承担临床医学本科、长学制、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等教学,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学术骨干和优秀人才。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大会报告和会议主持,承担多项国家级、部委级课题项目,主编核医学教材10部、专著3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400多篇论文(SCI收录40多篇),获得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核医学荣誉奖、北京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美国核医学最佳基础科学研究优秀论文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核医学》精品课程、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计划奖励等。
张永学,男,1953年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核医学分子影像研究所所长,核医学及PET中心主任,湖北省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协和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华核医学杂志》副总编等。
从事教学工作3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校教学名师。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2部,副主编15部,任八年制及研究生规划教材《核医学》主编。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面上项目5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各1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