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翰墨文史图书店
  • 盘龙城(1995~2019)(5卷)
图文详情

盘龙城(1995~2019)(5卷)

举报

正版全新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28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28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1754.19 6.5折

定价 ¥270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5-19

    数量
    库存7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5% (42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58.59小时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4579925
      商品描述:
      【书    名】 盘龙城(1995~2019)(5卷)
      【书    号】 9787030798145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作    者】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版日期】 2024-12-01
      【开    本】 128开
      【定    价】 2700.00元

      【编辑推荐】 
      盘龙城遗址是商朝前期南方地区的一座中心城市,入选“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和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该项目属于 “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夏商周课题)”,由湖北省牵头。

      今年是盘龙城遗址考古发现70周年、发掘50周年,该系列的出版是向盘龙城献礼,对于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系列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成果,不仅整理了2012年之后考古发掘材料,同时也搜集此前零星的考古工作资料,整合2001年考古报告材料,为阅读者全面地展现盘龙城考古成果。报告在考古内容上将科技考古分析与考古资料研究紧密结合,既加强了考古与科技的内在联系,又深化了考古工作的内涵,体现了当今考古发掘报告编撰的发展方向。在报告的基础上,系列又另立四卷,分别从景观与环境、陶器、玉石器、青铜器四个方面,对盘龙城遗址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解读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联合编著。

         《盘龙城(1995~2019)》共分5卷,包括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景观与环境、玉石器研究、陶器研究、青铜器研究五个部分,分别成卷。

      1.《盘龙城(1995~2019)(一):田野考古工作报告》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

      本书系统整理、公布盘龙城遗址1995~2019年田野考古工作收获,包括考古发掘、调查、勘探所见地层堆积、遗迹与所出遗物、田野所获样品科技检测分析数据、以及以新进田野考古工作为基础盘龙城城市聚落的年代和文化性质的探讨。

      2.《盘龙城(1995~2019)(二):景观与环境》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邹秋实、张海主编

      本书对盘龙城的地理环境,各时期环境考古的勘探、试掘、沉积物分析等工作进行了详细公布,对盘龙城遗址不同时期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盘龙城聚落的特点,进行了聚落景观研究。揭示了商周时期环境对于社会形态与社会活动的影响。

      3.《盘龙城(1995~2019)(三):玉石器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苏昕、荆志淳主编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玉器、绿松石器,以及石器。通过对器物材质的分析入手,着重探讨了原料的来源以及利用模式。考虑到各类器物的特性和保存状况,我们分别对玉器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对绿松石器进行了宝石学、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地球化学的分析,而对石器进行了岩相、粒径、地质调查等方面的分析。其结果显示,玉器和绿松石器有明显的主次来源之分,而石器中石质工具的材料主要来自于盘龙城北侧的大别山一带,而建筑构件类用石则采用了遗址周边常见的石材。通过对不同类别石质资源利用模式方面的探讨,本研究尝试以石质资源的视角揭示盘龙城在商时期的社会面貌。

      4.《盘龙城(1995~2019)(四):陶器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孙卓、荆志淳、陈晖主编

      本书系统梳理盘龙城遗址出土陶器材料,探讨盘龙城遗址陶器的分期与年代、陶器的文化特征及其变迁、陶器的技术特征、陶器的出土背景、陶器所反映的区域文化互动,并以陶器为切入点,探索盘龙城遗址城市聚落的性质与功能。

      5.《盘龙城(1995~2019)(五):青铜器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编著,张昌平、苏荣誉、刘思然主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盘龙城出土了大批商代早期前后的青铜器,青铜器的数量和精美程度不亚于当时的政治中心郑州商城。盘龙城青铜器催生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样的认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本书是首次系统研究盘龙城青铜器的专著,全书从梳理历年出土青铜器资料出发,通过类型学对盘龙城青铜器进行年代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聚焦于技术、装饰和成分研究,总结了盘龙城青铜器的技术和装饰特性,讨论了技术对于装饰和器形的影响,以及材料成分与生产产地之间的关系。全书聚焦盘龙城青铜器所反映的社会全景,以及其所代表的二里冈文化时期青铜器一般特征和社会地位。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