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以推进区域市场整合及区域间适宜技术扩散为两大切人点,综合运用理论模型、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地区差距的现状、地方政府竞争下的区域政策协调博弈、区域市场整合模式与区域领导者的产生机制、区域市场整合中的公共品配置、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区域协调中的产业发展以及适宜技术扩散等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研究结果对现有财政分权理论进行了拓展,为研究地区间经济差距和协调发展问题提供了适宜技术的新颖视角,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同时,以这些研究为基础设计促进先富带动后富的激励机制,形成相关改革措施和政策建议,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区域经济合作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导论之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的主体分为4个部分。第2、3两章构成“形势与政策篇”,主要对我国地区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回顾国家实施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并做简要评价。第4、5、6章构成“理论模型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的区域市场整合模式与区域领导者的产生机制;二是区域市场整合中的公共品配置;三是针对地方官员的激励机制设计。第7、8章构成“实证研究篇”,主要运用经验分析方法,对区域协调中的产业发展及适宜技术扩散两个重要命题展开研究。最后是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