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新发展研究9787302573852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王寅,王天翼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2573852
-
出版时间:
2022-12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302573852
-
出版时间:
2022-12
售价
¥
76.46
6.5折
定价
¥118.00
品相
全新
上书时间2024-12-20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1章 语言哲学概论第2章内外兼治的体认语义学第3章 国内语言哲学的崛起第4章哲学与语言学互为摇篮第5章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模式第6章 言语行为论在后现代哲学中的新发展第7章 基于摹状论分析英语There-be 存在构式第8章经典范畴论和原型范畴论第9章 范畴理论的新发展第10章动态图式范畴论与语音研究第11章动态图式范畴论与词法研究第12章 动态图式范畴论与句法和语篇研究参考文献术语表跋
内容摘要
1.反思形而上学西方哲学的主旨就是地血工字,的 就是指“本质”,旨在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为人类奠定认识世界的根本大法。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那些深受青睐的抽象概念、绝对真理、纯粹理念、精确定义、全景解释常常是遥不可及,难以“实证”。罗素(Russell,1872-1970)、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889-1951)、维也纳学派等提出了“逻辑实证主义”(简称逻实论),严厉批判了形而上学之误导;他们另辟蹊径,借助语言的逻辑分析法来消除那些虚无缥缈的抽象概念,以解决形而上学误用和乱用语言的现象。弗莱格(Frege,1848-1925)运用数理逻辑的方法证明了形而上学命题是无意义的,使得哲学家们走出哲学传统研究道路。后继者还提出了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分析语言,阐明词语和语句的意义。罗素建构的“摹状论”和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图画论”以及“对不可言说的保持沉默”,可揭示空名不可作命题的主词之奥秘,基于“逻辑分析”提出了“语言与世界同构”的观点,语句正是描写了外界的实际情形而具有意义,这样便可消解形而上学的伪命题。2.经验兼理性语言哲学家们认为,仅在形而上学框架中做抽象的理性思辨毫无意义,若依据传统实证主义,仅局限于经验范围也是不够的。康德一方面认为感觉经验是我们知识的出发点,承认意识之外存在实物世界,即“物自体”;另一方面,他又支持理性论,指出物自体具有超验性,不可被人认识。逻辑实证主义是“逻辑”与“实证”相结合的产物,既降低了证实原则,又承认了理性逻辑的地位,尝试将哲学界的两大阵营——经验论与理性论——结合起来。……
精彩内容
本课题系统梳理21世纪以来语言哲学研究新发展,语言哲学同语言现象、语言哲学同语言教学相结合。其次,梳理最近十余年来学界在范畴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新动态,比如动态范畴化,自我范畴化等新思想。运用原型范畴、动态范畴化、自我范畴化解释汉语中各层面的语言现象,具体从语音、词汇、语义、句法、语法等层面分类列举,详细解释。课题的成果定位为: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充分结合。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