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哲仁书店
  •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四部分类:    子部 > 艺术 > 书画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 四部分类:  子部 > 艺术 > 书画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37.67 6.4折

定价 ¥5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4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国学古籍 > 童书
      货号:
      11213571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梵,诗人、小说家、副教授。已出版《第十一诫》《浮色》《南京哀歌》《月亮已失眠》《等待青春消失》《女校先生》《中国走徒》《一寸师》等。曾获“2015—2016年度十大好诗”提名奖、紫金山文学奖、《芳草》汉语双年诗歌十佳奖、《作家》“金短篇”小说奖、金陵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汉语诗歌奖、博鳌国际诗歌奖等。

      目录
      第一堂课 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001
       


       
      一、观念改变类似基因突变/003
       
      二、人完全了解自己吗?/007
       
      三、写作的真实过程/016
       
      四、结尾写作法/028
       
      五、作品的多重真实与主题/033
       
      六、夸张:文学表达的实质/041
       
      七、产生整体感的新观念/048
       
      八、黄氏理论/054
       
      九、方法比灵感重要/059
       
       
       
      第二堂课 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067
       


       
      一、诗歌是一切写作的起点和终点/069
       
      二、客观意象与主观意象/077
       
      三、新诗为什么会青睐主观意象?/084
       
      四、用客观意象如何写诗?/090
       
      五、用主观意象如何写诗?/112
       
      六、用意象写诗的好处/138
       
       
       
      第三堂课 新诗写作的核心/151
       


       
      一、如何使主观意象的表达更准确?/153
       
      二、主观意象的两种趣味和两个可为之处/166
       
      三、如何平衡主观意象与客观意象?/181
       
      四、最小诗意单元/189
       
      五、新诗的形式/195
       
      六、新诗的陌生化/201
       
      七、停顿:转行、空行、空格、标点的作用/208
       
       
       
      第四堂课 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221
       


       
      一、产生整体感的音乐性方法/223
       
      二、新诗的节奏/233
       
      三、如何用象征产生整体感?/244
       
      四、如何用隐喻产生整体感?/252
       
      五、如何使用通感手法?/263
       
      六、诗的部落化与三段式结构/269
       
      七、写诗策略/279
       
       
       
      新诗50条/283

      内容摘要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是作家、诗人黄梵在其系列写作课讲课录音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增补而成。全书分为“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新诗写作的核心”“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等四堂写作课,针对诗歌创意写作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路径展开讲解、阐释,是一本具有整体性、实操性的新诗写作指南。

      精彩内容
       自序:一个人的写作启蒙 在大为揪心的疫情期,除了满怀愧疚重读一些书,通过重温先贤或儒释道思想,让闭门不出的日子,成为自我反省的一个时机。人类的路,已经走得如此危机四伏,我们每个人也一定贡献了自己的“微小错误”。面对集体灾难时,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可以独善其身!这时写诗,是否如舆论所说,会是轻慢、无知的呢?这时,就该回溯一下美和诗意的源头,它们当然不是修辞策略,不是表达技艺,而是原始人保护部落和选择未来的方式,他们依据美和诗意选择时,等于修正了现实中的错误。这些错误因威胁过部落的生存,被他们永远铭记在心,被他们用美和诗意淘汰。一些选择慢慢浮现为后来的道德,比如,“五服之内不许通婚”之类,和杜甫诗中的道德情感——“诗言志”之类。还有一些选择,旨在摆脱现实的逼仄、局促,通过面向激动人心的未知,把人类带入的未来,它们就是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的故事,和本书涉足的诗意。唯有同时被这两类选择照拂,人类才真正有福,一旦摆脱其中之一,惩罚就随之而来。比如,全球气候变暖、疫情暴发等,就是人类强调未来的选择中,少了道德一环。反之,一味固守僵化的道德,人类又会停滞不前。所以,不是疫情期写诗不可为,是如何写才算真正可为?不少人写的诗,之所以无价值、无意义,还是因为对诗意在人程中的角色安排,知之甚少,这样就以为“修辞立诚”的“诚”,不过是真实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写诗二十载时,才有机会去澄清一些诗意的问题。记得2011年,应邀赴台两个月期间,正值特朗斯特罗姆获诺奖,有机构请我讲他的诗。我找来找去,只在台湾找到陈黎译的四首诗,后还是大陆李笠的译本救了急。其间台湾小说家许荣哲,也请我去他的课堂讲小说写作,没想到这么一讲,竟连续讲了三年(有两年在南京给台湾学员上网课)。赴台之前,我做过不少新诗的讲座,但许荣哲的课堂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如何把讲新诗,变诗写作。乍看两者差别不大,实则有霄壤之别。记得讲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时,我破天荒次谈到,可以如何写出类似的诗句?回到大陆不久,恰好学校怂恿我开写作课,我就开了“文学创作”的通识课。通识课就意味着,你得对水平参差不齐的人,甚至零基础的人讲写作之道,不只要让他们改变写作观念、工作还要将他们带入当代写作的实践前沿,使之真正踏上通向作家的写作之路。 给普通人讲写新诗,使我关注的事物发生了改变。我开始追踪一句诗的诗意,究竟由什么来定夺,常人滥用的“诗情画意”,到底用了什么无效之术。通过回溯诗意的源头,回到诗人的创作经验,我找到了理解诗意、写出诗意的便捷之路。意识到,普通人容易理解的人性,才是些眼花缭乱诗句的基础。确切地说,构成诗意的内部机制,与构成自我的内部机制,不过是人性的一体两面。诗、文明的悖论、野心等,都来自悖论人性的挑动。我花了数年,找到了快速把握诗意的便捷之术,这些可以被无数诗歌验证的“发现”,比如,把意象细分为客观意象与主观意象;比如,把主观意象的庞杂构成,归纳、简化为区区四种类型等,这些都令我的写作教学,有了令人诧异的实效。甚至能让从未写过新诗的人,通过不到三个月的课堂训练,就能在专业文学期刊发表诗作。南京理工大学的左照天,就是一例。 2014年夏天,我应邀再次赴台,开办了新诗写作课。这次有机会来验证,这些心得对写作能力的激发、培育,对不同汉语环境的人,是否依然有效。班上有个叫卓纯华的中学语文教师,不认为自己能写新诗,但结业两年左右,就获得台湾某诗奖,联合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出版了她的处女诗集,她也被台湾诗坛推为80后新秀。2016年暑期,出现了更有挑战的事,嘤鸣读书会和复旦研究生院,分别邀我开办短期写作班。如果三个月的写作课,能把写作能力大为提高,那么把它缩为一周又能做到什么呢?说实话,我心里没有底。短期班留不出让学员练余时间,只能加紧课堂训练。记得嘤鸣读书会的短期班结束时步突出的有周山清等。2019年暑期,因孙宽提议,当代艺术研究会邀请我赴新加坡,办了为期四天的写作班。四天安排了七堂密集的课,我把这种无法留作业的课,只能当作写作建议来推广,没想到,课程改变了不少学员,结束不到半年,一批零基础的人,竟写到了专业水平,孙宽等开始大量发表诗作。 当然,真正能解决写作实践问题的课程时长,我认为好不低于八周。2017年夏天,青年才俊李子俊提议并邀我,面向社会开办了期写作班。让写作教学由大学步入社会,光提供概念是没有用的,必须找到可以实训的方法。可以说,经过多年教学“加工”而成的那些写诗“公式”缩短了写诗者的学徒期。2018年夏天,开办了由大众书局和群学书院牵头的第二期写作班,2019年夏天,开办了由先锋书店牵头的第三期写作班。期期学员爆满的景象,似乎验证了我的看法:写作不只关乎尊严、声名、利益,也关乎人的生活需要。“公式”真的帮助一些零基础的人,一跃成为专业的写诗者。比如,赵汗青、西娅、如山夫、上弦月等,从不知新诗为何物或不知该怎么写,到在专业诗刊发表诗作,甚至获奖,时间短得惊人。写作班也让所有学员,都成了不同以往的一个“新人”。比如,长期写作的安静心态,变得挑剔的文化眼光,不再俗套的专业趣味,批判性的思维…我记得,有个学员是公证处的职业大妈(恕我用“大妈”,来保留人们的惯常印象,以便我提供新的印象来更新这个称呼),当她把策兰日记带到教室,与我探讨时,当她作为旁观者,指点江山历数中国新诗的利弊时,我知道,这就是启蒙的开始,写作课把新诗的现代审美、意识,注入了一个职业大日常生活。大概为了能“永远”写下去,单凭生活需要写下去,前三期的学员们,成立了“十八号文学社”。该社公众号展示的诗作表明,他们多数已变成专业的写诗者。本书的练分,选用了他们的一些课堂作业,为保护个人隐私,我未在书中一一标出姓名。这里,我列出他们的姓名,以表谢忱!他们是邹佶辰、张瑞芳、朱金兰、何玉萍、丁莉、杜欣如、英子书海、黄强松、韩静、张荣、郭文萌、王栋汇、雷梦琪、徐琳玉、于永芳、刘奇、孙风白、郑欣怡、陈蓓蓓、刘漱……这本书的写成,还有另一些人的贡献,他们是我大学课堂的学生,课程该做哪些,难以把握、捉摸不透的诗意,如何能在年轻人的笔下迅速生成,他们用课内外的写作实践,或详述写诗体会,令我的写诗课一步步得化。他们中业已产生了一批90后、00后诗人:炎石、破罐、洛非、刘卓、沈正福、何丽芩、左照天…… 本书是在讲课录音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因篇幅较大,写作课的小说四讲内容,将集成另一本小说写作课。我希望,本书能像我的写诗课一样,继续帮助被写作“卡住”的写诗者,或等着被新诗带到精神“家门口”的爱诗者,或还不知哪里是“家门口”的读者。这门课,如果能改变中国大陆、台湾的一些人,能改变新加坡的一些人,大概也应该能改变你! 黄梵 2020年5月19日写于南京江宁 

      媒体评论
      “文心无语誓愿通”,黄梵先生以此一卷书做到了。——王鼎钧
      黄梵此书,兼有诗学课与写作课这样一种双重性质,其发力处,直指当代诗的读写要害,言之有物,读来令人感佩。——欧阳江河
      黄梵老师写得太精彩了,“以美、诗意纠错”,黄梵老师说的是人对自身的提炼,去除人自身的原始兽性、非人性,从而由自身错误提炼出人之美,也证明人之伟大、高贵。更由此发展出为学生讲写诗。这其中有一整套创新,真是又新又奇。——灰娃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