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哲仁书店
  • 中国2013:What matters most

中国2013:What matters most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 出版社:    线装书局
  • ISBN:    978751200768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线装书局
  • ISBN:  978751200768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8.45 2.1折

定价 ¥39.8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28

    数量
    库存138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7835380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未来中国将往何处去?走向一派繁荣昌盛,还是走向经济崩溃?胡舒立和王烁主编的《中国2013(关键问题)》将为您揭露增长受阻、民生告急、转型维艰、改革停滞不前的真相……关键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将以失败告终,中国人再也过不上好日子!


      作者简介
      现任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2009年和2010年,她两度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世界百名思想者”之一。2011年,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2012年,她荣获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密苏里新闻事业杰出贡献荣誉奖章”。她带领的财新传媒采编团队荣获斯坦福大学授予的“2011年度美国肖伦斯特新闻奖”(ShorensteinJournalismAward)。

      目录
      第一章 成长烦恼:中国之瓶颈 
       中国经济如何打破减速魔咒 蔡昉 
       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 张曙光 
       土地流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李昌平 
       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为何不同步 陈志武 
       中国经济为何被拖入今日困境 许小年 
       中国通货膨胀的经济逻辑与治理 刘煜辉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许小年 
       是什么让中国人不满意 怀默霆 
      第二章 民生愿景 
       新医改两面大旗 顾昕 
       廉租房之弊:西方的与中国的 秦晖 
       农民工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应对 卢晖临 
       中国的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周其仁 
       如何构建全国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王春光 
       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与突破口 陶然 
       为什么中国政府税收连年超高速增长 韦森 
       分税制的完善在于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李炜光 
      第三章 转型之维:中国之展望 
       新“国进民退”风险与改革攻坚战 吴敬琏 
       寄望权力不如变革体制 斯伟江 
       转型陷阱:中国面临的制约 孙立平 
       农民“新命” 赵树凯 
       新世纪的伦理纲常 何怀宏 
      第四章 改革道路 
       危险的自我陶醉 张文魁 
       大扩张后国企何处去 赵晓 史贵存 
       真假改革的试金石 任剑涛 
       司法改革的困境与路径 贺卫方 
       中国司法改革的现实与未来 徐昕 
       公共事件中的中国律师角色 陈有西 
       土地制度改革与修法建言 盛洪等 
       打黑除恶与国家强制力的正当运用 任剑涛 
       不需要另起炉灶,再造一个顶层设计 吴敬琏 
       提出“顶层设计”的意义非凡 夏斌 
       拓展地方改革空间 俞可平 
      第五章 社会重建 
       NGO 与治理理念:“分享治理权”的中国经验 秋风 
       微博:看客如何实现落地 胡泳 
       刚性稳定:中国社会形势的一个解释框架 于建嵘 
       社会改革“两头热” 王名 
       

      内容摘要
      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为何不同步
        陈志武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不富有,我曾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劳工权益,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不能再像原来一样去压制工人的罢工权,或者组织自己工会的权利。如果我们将企业和员工看作是博弈的两方,企业到现在可以通过并购扩大自己的势力,跨越很多行业并购,使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高,谈判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上升,就像富士康一样;但是在劳动者层面,并没有发生同样的变化。如果连自己去结社的权利都没有,那每个劳动者只能作为一个单个的个体存在,没有权利通过自由的结盟形成一个群体,就是说,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组织一个越来越大的公司,而在职工这一方却没有这样的变化发生,这种不对称显然不利于工人权益的提升。
        我们不能为了GDP
      的增长,为了保持中国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低人权的优势”,继续限制工人结社的权利,甚至于罢工的权利。结社权利是最核心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政治权利之一,这是基本的和根本性的,我们不能够为了保持低劳动力成本而继续去做这种限制。
        如果继续压低劳工权益,对中国的环境破坏也只会更多、更久。很多人都希望中国继续成为世界工厂,让中国的出口总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比例继续提高,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有一天世界一半的或者一多半的制造都是在中国进行的话,特别是在广东,那必然意味着全球一半以上的污染也在中国发生,资源的消耗也必然是在中国。
        为了结束这样的局面,我们必须对一些根本性的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这样不管是对解决农民工的收入问题,还是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都可以带来很多良性的变化。
        首先就是大家谈得比较多的,要结束城乡户口制度,完全放开迁徙权利。不管是在哪里出生,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可以到其他地方就业和生活,也包括子女的教育。
        第二就是给工人以组织自己工会的权利,甚至是罢工的权利。当然这样可能带来一个新的博弈局面,使得经营企业的成本上升,但从另外一方面讲,大家有同样的基本权利,不能为了一方的权利就必须要将另一方的权利通过法制和行政的手段压下去,这样的话就不是市场经济了。
        第三是保护创业自由。减少行政管制,放宽市场边界,尤其是对一些垄断行业,必须进行更多放松管制的改革。
        第四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对权力,特别是征税权,也包括近几年讨论较多的房产税,必须有更多实质性的制约。在今天财政不透明、财政预算不透明,财政税收按照30%
      的速度在增长,征税权几乎没有实质性制约的情况下,不能因为一时房地产价格调控的需要就推出这么一个根本性的税种。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或者是其他国家,税种往往只增不减,一旦今天因为房地产价格调控的需要推出了一个新的税种,以后很难取消掉,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需要推出这样的东西。在我看来,宏观经济调控需要的优先级远远低于私人产权保护的优先级,这是两个不同级别、不同层面的东西。
        第五是将各地土地权分给农民,放开农村民间金融,允许土地资本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议价的地位,特别是让他们在本地也能够通过自由创业来改善自己的收入和致富空间。最近几年我在建议推进民有化的改革,把中央和省市国资委转变成32
      个国民权益基金,央企国民权益基金的股权均分给近14
      亿公民,各个省成立自己的国民权益基金,将各个省剩下的国有资产都注入国民权益基金里,将这些基金的股份按照本地公民多分、外省公民少分的原则均分下去,从根本上增加老百姓的资产性收入。一旦老百姓的资产性收入增加了,在劳工议价的过程中工人的谈判地位也会上升,大家为了活下去而接受一个低收入工作的可能性就会下降。因此,民有化改革对许多方面都会产生正面影响,包括提高一般性收入、资产性收入、劳动收入以及增加就业机会、创业空间、致富空间等。民有化改革是改变中国增长方式的必要之路。
        ……

      主编推荐
          ●卖点1:中国国家智库十八大之后国势前瞻!

           ●卖点2:中国很有话语权经济学家、学者,思考当下问题,预测中国未来五年走向。

           ●卖点3:揭露增长受阻、民生告急、转型维艰、改革停滞不前的真相……关键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将以失败告终,中国人再也过不上好日子!

           ●卖点4:话题敏感,建言犀利见血,编者、编辑几易其稿,反复推敲作者观点和表述方式,使《中国2013:关键问题》终于面世!

           未来中国将往何处去?走向一派繁荣昌盛,还是走向经济崩溃?

           吴敬琏、许小年、陈志武、周其仁、夏斌、刘煜辉、韦森、俞可平、斯伟江、孙立平、何怀宏、贺卫方、陈有西、于建嵘……众多品质的、很有话语权的学者,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出了判断和预测,覆盖经济整体、国民收入、司法改革、土地流转、税收体制等关系国计民生和每一个人命运的重大命题。其中,有忧思,有警告,有期待——面对当下新的政治周期和经济周期,我们也应该有所期待。

      精彩内容
          2013年,中国经济必将面临重大调整,公众有理由期待,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领导班子将会锐意改革。在此关键时间点上,财新传媒与线装书局合作,继去年的《中国2012:寻找真实的成长》之后,推出《中国2013:关键问题》一书。

           因应着中国的复杂情况,本书并没有急于给出结论,而着意于摆事实、讲道理,极少空洞的宏大叙事。虽然对国情、改革和“中国模式”等问题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但是这本书仍旧保持了开放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吴敬琏、陈志武和许小年等作者,皆是一时之选,进一步保证了文章的品质与非常不错性。无论精读还是选读,不同需求的读者都会从中找到自己关注的焦点。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