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哲仁书店
  • 半闲斋语文教学行思录

半闲斋语文教学行思录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5942046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10.57 2.1折

定价 ¥49.8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11

    数量
    库存25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12017457
      商品描述:
      目录
      序“半闲”中的“全心”自序语文之恋第一辑知·行:我的教海探微从学情出发:语文教学应然的选择新闻议事:让课堂闪现理性的光芒—谈谈新闻议事中的三个“黄金之问”善待错误:语文教学诗意的追寻——语文课堂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群文阅读”三思情理相生:古诗词教学的理想境界古诗词教学:是“不求甚解”,还是“力求甚解”?古诗词拓展:增量?增效?示弱:语文教师的智慧选择眷注学情:建构有效课堂的基石造境:让语文课堂“靓”起来语文,做减法的艺术—谈谈阅读教学中的“减法思维”文本“隐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提问遭遇“冷场”顺学而导,让课堂弥散智慧的芳香病“读”报告第二辑审·辨:我的别样声音走向中和:语文教学的哲学诉求莫让浮云遮望眼一审视当下语文教学中的三种认识误区“赛课”忧思录闲话“裸课”语文课,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请问问学生有一种智慧叫放手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是美丽转身?教语文,真的不简单语文课:不要忘了语文之本八股课,几时休?好课,源于学生内心的认同——兼与向守万老师商榷第三辑品·鉴:我的课例评说呼兰河畔,那一曲凄婉的歌谣——《祖父的园子》文本解读严监生:一个沉冤三百年的亡魂《临死前的严监生》人物形象分析“渑池之会”背后的故事1989年?1994年?有一年?《地震中的父与子》时间考还孩子一片澄净的语言天空—与孙双金老师商榷名师的误读喂好文言学习的“第一口奶”—特级教师莫国夫《杨氏之子》教学评述绚烂至极归平淡豪华落尽见真淳—肖培东老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赏析寻找语文教学的“理想之境”——三堂《夸父追日》微格分析浮华落尽静水流深——王彧钊老师《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赏析贴着学生教语文——青年名师陈星《杨树之歌》教学片段赏析“自助式”课堂:高效背后的考量这笔账算得值——谈谈《长城》一课的难点突破第四辑情·缘:我的语文人生一辈子教语文一位语文老师的自白追忆袁微子讲学师傅老莫相逢,在最美的时节放手,只为那一抹嫣然的微笑最美不过赤子心(外一篇)远去的笑脸老张碎影生活是一团麻,却又绚美如花后记

      内容摘要
      从学情出发:语文教学应然的选择什么是好的教学?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或许,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完满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好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生的立场,一定是以学生的感受、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成长为考量依据的。如果背离了这个立场,脱离了这个依据,那么,任何教学都将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课改的共识,也是语文教学的常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实施教学活动时,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切的教学方法,做到因学设教、顺学而导。如果舍弃学情,纯粹就文学文,那么,即便有再多的教学理念、再好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学也难免陷入“教”与“学”两层皮的尴尬境地。一、学情:构建有效教学的基石2009年,中央教科所对全国8个省31个区县的18600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学业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在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门学科中,合格率最高的是数学,占78.3%,其次是科学、品德与社会,分别为71%和67.3%,而语文的合格率最低,仅为62.8%。另外,有近30%的学生语文成绩处于基本合格水平,即对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四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那段著名的论述:“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四十年过去了,为什么语文教学依然“少、慢、差、费”,依然“高投入、低回报”?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学情意识谈海没有真正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进行教学预设和课堂实践。如一位教师教学字母“a”。她刚一出示教材上的图画,许多学生就发出“a一”的声音。这时,教师把脸一沉,立即把图片藏到身后,等学生安静下来才拿出图片,然后引导—师:图上画的是什么?生:a-a—师:老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生:医生在给小孩子看病。师:医生在给我们看嗓子时,让我们发什么音?生:a一a一师:图下的这个字母就读……(还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又读开了。)师:看看谁的嘴巴最严,听老师读。(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在这一案例中,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导入情境,但整个过程却把学生当成了一张“白纸”,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状态视若无睹,甚至当学生说出“a”时,这位教师仍急着回避,让学生“假装不懂”。出现这样的“怪现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将教材的逻辑起点当成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如果教师在课前能注重学情分析,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能顺学而教,比如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然后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发出“a”的声音,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母。这样,既承认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又利用了一年级学生愿意表现的心理,教学效果自然会大不一样。可见,好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学情、基于学生的整个生活状态和生命处境。只有立足于此,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否则,即使教师口吐幽兰、舌灿莲花,学生也难免沦为教师表演的道具。……

      精彩内容
      本书记录了一位草根教师20多年的教坛行走历程, 给研究者和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书中既有对当下语文教学现状的剖析与构建, 又有对语文教学未来的追寻与展望。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