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哲仁书店
  • 脑卒中后康复:基于功能的方法(原书第5版)

脑卒中后康复:基于功能的方法(原书第5版)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04698872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190.24 6.4折

定价 ¥29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24

    数量
    库存3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医药卫生
      货号:
      12593371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爱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主任,医学硕士,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擅长植入性神经调控技术,神经科危急重症,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现任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神经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康复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神级修复学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神经伤残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焦杨,主任医师,应用心理学硕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副院长。兼任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系务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院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医院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石景山区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医院管理相关研究,参与康复医院转型发展战略设计和康复医院建设与运营管理全面转型的组织实施。曾获“北京医院协会优秀医院管理干部奖”,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三级康复医疗机构建立与质量管理"荣获北京医院协会优秀医院管理科研成果奖,"综合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的路径和执行"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康复治疗师专科化建设”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度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典型案例”。

      目录
      第一篇 脑卒中康复基础第 1 章 脑卒中的诊断、急救治疗、预防和医疗管理一、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二、脑卒中的流行病学三、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四、脑卒中的诊断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的病因检查六、脑卒中医疗管理七、脑卒中复发的预防八、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的预防九、脑卒中医疗管理的未来趋势十、急性脑卒中康复的介绍十一、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十二、团队合作十三、重症监护室和脑卒中患者的监测十四、急性脑卒中康复评估十五、急性脑卒中康复干预措施十六、水肿管理十七、肩部管理十八、改造环境,提高空间位置觉十九、早期认知管理二十、保护皮肤和预防破损二十一、交流二十二、吞咽障碍筛查二十三、自我照料训练二十四、家属培训二十五、急性期护理目标的设定二十六、出院计划二十七、结论二十八、个案研究第 2 章 通过作业提高参与程度、生活质量水平一、促进患者参与的核心概念二、“作业”的概念三、“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料”的相关概念四、“生活质量”的概念五、参与的评估方法六、对生活质量的评估七、妨碍参与及生活质量的因素八、如何在持续的照料中增强患者的参与九、个案研究:通过作业提高参与程度第 3 章 脑卒中康复的任务导向性训练一、OT-TOA 的理论假说与模型二、运动发育的系统观点三、运动学习的现代观点四、运动行为的系统模型五、任务导向性作业治疗的评价框架六、OT-TOA 的治疗原则七、支持 OT-TOA 的证据八、结论九、个案研究: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OT-TOA第 4 章 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一、以患者为中心是基本原则二、患者自述:脑卒中经过三、患者自述:脑卒中康复治疗四、患者自述:回归家庭五、患者自述六、患者自述:脑卒中 10 年后(PS)七、结语第二篇 Z大限度地参与日常生活第 5 章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一、作业治疗干预过程模型二、运动和过程技能评估三、ADL 分类法四、个案研究第 6 章 偏瘫患者日常活动的管理一、概述二、评估三、生活自理的环境改造四、节能和工作简化技术五、总论六、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的表现七、穿衣八、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现九、个案研究十、结论第 7 章 功能性移动一、相关术语二、文献回顾三、功能性移动:活动与参与的关系四、情境因素对功能性移动的影响五、多系统相互作用的功能性移动六、身体功能、结构和能力障碍七、功能性移动八、仰卧位活动九、坐位活动十、站立位活动十一、与价值观有关的移动和姿势十二、增强技能学习的辅助技术十三、评估工具十四、环境改变的预测十五、结论第 8 章 步态分析一、相关术语二、常规步态参数三、偏瘫步态四、步态异常的原因五、骨质疏松症六、治疗干预七、其他异常步态模式八、辅助设备九、步态模式十、保护技术十一、个案研究十二、结论第 9 章 脑卒中后工作一、是否有可能重返职场二、了解工作和工作场所三、评估患者的工作能力和局限性四、评估之后五、脑卒中后重返工作治疗方案六、脑卒中后行 OT 以重返工作七、个案研究八、评估附表第 10 章 日常生活的工具性活动 : 驾驶和社区交通一、概述二、驾驶 / 社区移动的筛选和评估过程三、结论四、驾驶和社区交通的资源第 11 章 脑卒中后的育儿训练一、亲子协作的研究二、婴儿照料适应性设备的研究三、视觉经验四、婴儿适应性照料的 OT 评估五、干预模式六、个案研究七、提供适应性的婴儿照料设备八、市场中的设备九、个案研究第 15 章 脑卒中的心理康复一、心理因素作为脑卒中的预测因素二、脑卒中后的情绪反应三、脑卒中后个性改变四、精神和情绪障碍五、心理状况筛查六、生物学干预七、面对疾病与康复八、儿童脑卒中九、脑卒中对家庭的影响十、家庭成员作为护理人员的幸福感十一、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十二、职业治疗十三、结论第 16 章 运动控制障碍的治疗方法 : 循证回顾一、概述二、传统技术三、循证实践四、目前方法:任务导向疗法十、克服社会障碍是育儿的一部分十一、个案研究第 12 章 性功能和亲密关系一、正常人的性反应二、性活动和神经功能三、脑卒中对性功能的影响四、社会态度五、作业治疗的作用六、发挥能力七、对于治疗的特别建议八、循证性干预措施九、个案研究十、结论第 13 章 脑卒中后休闲参与一、休闲的定义二、休闲、脑卒中和作业治疗三、影响休闲表现的因素四、作业治疗中的休闲活动五、脑卒中患者的休闲干预措施六、适应性休闲活动七、结论八、个案研究:脑卒中后休闲技能第 14 章 脑卒中后的照护一、美国照护概述二、照护人员的作业治疗角色三、结论四、线上照护者资源第三篇 脑卒中后障碍的Z大化康复处理五、目前方法:(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六、常规训练方法:机器人训练七、常用治疗方案:镜像治疗八、常用方法:运动想象九、常用方法:行为观察十、常用方法:虚拟现实十一、结论第 17 章 坐位姿势控制:功能独立的前提一、影响功能的常见躯干功能障碍二、躯干功能解剖三、运动控制分析四、躯干评估、治疗的注意事项五、评估过程六、任务执行过程中增强躯干控制的技术七、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转移任务八、个案研究:脑卒中后重获躯干控制能力第 18 章 立位姿势控制:功能独立的前提一、概述二、姿势控制三、涉及姿势控制的系统四、大脑半球脑卒中后常见的立位姿势控制障碍五、综合评价六、干预原则七、结论八、个案研究:通过平衡再训练改善功能第 19 章 前庭康复与脑卒中一、前庭系统概述二、脑卒中综合征三、前庭康复第 20 章 上肢功能与康复治疗一、作业治疗观点概况二、定义和分类三、上肢作业的活动分析四、可选择的评定方法五、偏瘫侧上肢作业活动:干预建议六、目标、任务选择和干预措施七、以任务为导向的辅助性干预治疗八、评估和干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障碍九、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十、总的治疗原则十一、个案研究:脑卒中后的上肢功能第 21 章 脑卒中后促进上肢功能恢复的康复科技一、发展依据二、指导科技发展的理论三、机器人辅助疗法四、用于肩部和肘部近端训练的机器人五、用于手部远端训练的机器人六、双侧上肢训练七、功能性电刺激八、用于重复性任务练习的其他设备九、两个任务导向机器人十、康复科技的临床应用十一、结论第 22 章 水肿的控制一、脑卒中后水肿的病因二、水肿的评估方法三、脑卒中后手部水肿的治疗方法四、结论五、个案研究第 23 章 脑卒中后的矫形器一、既往的观点二、缺乏证据:脑卒中后使用矫形器三、背侧矫形器和掌侧矫形器四、脑卒中患者常用矫形器综述五、矫形器处方制订与设计的影响因素六、矫形器使用和选择七、矫形器使用原则八、矫形器制作原则九、具体的制作原则十、结论第 24 章 管理视觉和视空间障碍以优化功能一、功能活动中的视觉处理二、视力筛查三、视敏度障碍的治疗四、以偏盲为重点的视野缺损的处理五、复视的治疗六、视空间和空间关系障碍第 25 章 神经行为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一、A-ONE 说明二、日常生活活动三、神经行为四、检查神经行为缺损对作业表现的影响五、大脑皮质的功能:任务表现的基础六、任务实施中的加工过程七、脑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动障碍八、涉及 A-ONE 应用的临床推理九、评价方法十、个案研究十一、结论第 26 章 认知 - 知觉障碍的康复:基于功能表现的康复方法一、神经行为二、认知和知觉障碍患者的作业表现三、功能性 / 适应性方法四、治疗性方法五、推荐的方法六、决策评估七、治疗注意事项八、脑卒中患者的神经行为障碍九、干预方法十、小组治疗十一、针对特殊神经行为障碍的治疗十二、目标十三、个案研究第 27 章 座椅和轮椅移动处方一、残疾人的社会关注和期望二、康复服务三、耐用医疗器械产品四、赔付政策五、组织体系和政策的变化六、坐姿:身体功能和结构七、不对称骨盆位置的影响因素和常见原因八、轮椅及座椅系统的评估九、设备与患者功能匹配:座椅系统原则十、脑卒中患者座椅系统的一般原则十一、与患者功能配套的设备:座椅系统十二、对功能状态进行调整十三、移动的基本思考第 28 章 脑卒中后言语和语言障碍一、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在持续护理中的作用二、脑卒中对交流障碍的影响三、交流障碍的发生率和流行率四、脑卒中所致交流障碍的分类五、运动性言语障碍六、与脑卒中相关的语言障碍七、认知交流障碍八、结论第 29 章 吞咽障碍的评估与干预一、正常吞咽运动相关的解剖及生理机制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表现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并发症四、吞咽治疗团队的作用五、吞咽功能的评价六、量表评估七、评估印象与建议八、营养支持的替代疗法九、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治疗十、个案研究第 30 章 居家评估和环境改造一、基本指南及轮椅信息二、居家评估三、居家评价形式四、环境改造五、预防摔倒附录 A 评估附表附 录附录 B 用于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药物

      内容摘要
      本书引进自 Elsevier 出版社,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 Glen Gillen 教授和Dawn M.Nilsen 教授联合全球专家共同打造。 1998 年初版至今,24 年里,本书广受赞誉,现更新至第 5 版,分为三篇 30 章。全书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每个康复环节,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巨大价值,明确优选限度参与生活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首要目标,采用循证医学的评估和治疗方法(包括矫正和适应方法)、任务导向性训练,既对脑卒中后上肢控制、躯干控制、平衡等运动障碍进行标准化评估和循证干预,又对心理障碍和神经行为缺陷(如抑郁、视觉及视空间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和吞咽障碍)进行有效管理,是脑卒中后康复相关专业临床医生、研究人员、理疗师、护理人员和医学生难得的学习教材。

      主编推荐
      本书以任务为导向,系统介绍了脑卒中相关功能障碍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评估流程、治疗技术及循证干预,涉及脑卒中不同时期和不同场景的康复重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康复治疗指导建议,满足从事脑卒中康复的医师、治疗师、护士和介护人员,以及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精彩内容
      本书引进自 Elsevier 出版社,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 Glen Gillen 教授和Dawn M.Nilsen 教授联合全球专家共同打造。 1998 年初版至今,24 年里,本书广受赞誉,现更新至第 5 版,分为三篇 30 章。全书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每个康复环节,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巨大价值,明确Z大限度参与生活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首要目标,采用循证医学的评估和治疗方法(包括矫正和适应方法)、任务导向性训练,既对脑卒中后上肢控制、躯干控制、平衡等运动障碍进行标准化评估和循证干预,又对心理障碍和神经行为缺陷(如抑郁、视觉及视空间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和吞咽障碍)进行有效管理,是脑卒中后康复相关专业临床医生、研究人员、理疗师、护理人员和医学生难得的学习教材。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