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哲仁书店
  • 芳草村志(精)

芳草村志(精)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19909628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99.32 5.0折

定价 ¥19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13

    数量
    库存10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11066800
      商品描述: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
        第一节  位置村域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村属地名及由来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质地貌
        第二节  气候气象
        第三节  土壤植被动植物
        第四节  自然资源
        第五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农业  畜牧业  林业
        第一节  农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生产条件
        第三节  农田建设
        第四节  耕作方式
        第五节  畜牧业
        第六节  林业
      第四章  商贸流通  建筑业
        第一节  商贸流通
        第二节  建筑业
        第三节  工匠
      第五章  水利  电力
        第一节  水利
        第二节  电力
      第六章  交通  运输  通信
        第一节  交通
        第二节  运输业
        第三节  邮电通信
      第七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状况及变迁
        第二节  姓氏来源及构成
        第三节  计划生育
        第四节  兵役
      第八章  教育  文化  医疗
        第一节  教育
        第二节  文化艺术
        第三节  医疗卫生
      第九章  党政群团
        第一节  中共芳草村组织
        第二节  行政机构
        第三节  历届村组织的主要业绩
        第四节  历届景泰县人民代表大会芳草籍代表
        第五节  群团组织
      第十章  乡村建设
        第一节  村庄的形成与变迁
        第二节  房屋建筑
        第三节  街道、环境保护
        第四节  社会福利
        第五节  精准扶贫
      第十一章  风俗民情
        第一节  节  日习俗
        第二节  礼庆习俗
        第三节  生活习俗
        第四节  丧葬习俗
        第五节  生活用具
        第六节  禁忌
        第七节  游戏
        第八节  亲属、亲戚关系及称谓
      第十二章  方言  俗语
        第一节  方言
        第二节  谚语  歇后语
      第十三章  人物
        第一节  人物传略
        第二节  知名历史人物
        第三节  定居芳草的红军西路军流落战士
        第四节  省级劳动模范
        第五节  优秀人物  自强自立模范人物
        第六节  人物简介
        第七节  人物表录
      第十四章  艺文
        李志鸿  从条城到北山(散文)
        李有智  西路军在芳草(散文)
        尚仁武  爷爷和红军相处的半个月(散文)
        李有智  千里驼队援藏行(散文)
        李保成  从事革命工作(回忆录节选)
        李元安  一顶草帽的故事(散文)
        武克能  怀念老师张治安先生(散文)
        张义莲  我的语文老师(散文)
        尚仁武  我和干超修水泉(散文)
        张义安  赵家岘感怀(散文)
        张清  回望铁姑娘岁月(散文)
        李桂春  故乡的记忆(散文)
        李作泰  濯濯清渠,茵茵芳草(散文)
        李保军  逝去的老房子(散文)
        寇永祯  我的母亲(散文)
        张义安  千里赴母危(散文)
        李桂荣  一曲板胡余韵长(散文)
        屈占昌  人杰地灵  文脉永续(散文)
        张义军  家乡的沙枣树(散文)
        屈占昌  扫煤渣(散文)
        刘金春  被开垦的知青岁月(散文)
        焦清  心中有片芳草地(诗歌)
        李保军  荒草渠(诗歌)
        李保军  故乡行(八首)
        李尚秀  翰墨青丹(树皮笔画)
        李尚秀  和满天下(树皮笔画)
        李尚仁  源远流长(树皮笔画)
        李尚仁  墨雅(树皮笔画)
        李尚义  富山贵水聚祥瑞(树皮笔画)
        李尚义  水色清心(树皮笔画)
        李尚义  祥瑞富贵(树皮笔画)
        李有智  兰亭集序(书法)
        李有智  景泰赋(书法)
        胡秉海  冰清玉洁  梅放早春(水彩画2幅)
        胡秉海  古诗四首(书法4幅)
        焦清  芳草  回乡偶书(书法2幅)
        马永泰  占尽人间第一香(国画)
        马永泰  牡丹图(国画4幅)
        李保平  心经(书法)
        李保平  千字文(书法)
        何迈  古诗四首(书法4幅)
      附录
        一、清故徵君赵老夫子墓表
        二、景泰县芳草赵氏源流总家史
        三、光绪诰封李继颜建威将军、寇氏一品夫人制
        四、恭颂诰封一品夫人张太夫人遗行表
        五、克服困难,奋发图强
        六、芳草村土改至70年代末住户统计
        七、村规民约
        八、为《芳草村志》捐款、为村史馆捐物人员名单
      人名索引
      张文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代跋)
      李保军  编后记

      内容摘要
          芳草村,曾名芳草渠,又名荒草渠,属甘肃省景泰县芦阳镇下辖行政村之一,行政村亦为自然村。自古以来,在中国历史文化文献中,芳草一词,既是香草的代称(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又多用以比喻品德高尚或忠贞贤德之人(屈原《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芳草渠”作为本村村名,其源不详,但数见于清朝时人木主、墓表及家族谱牒,如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六月,芳草赵氏六世祖大业公连基木主有“葬芦城西南芳草渠”字样,同时期曾在当地开垦住耕的傅氏、洪氏、孙氏家族谱牒都有提及。可见芳草之名,由来已久。这是我们的先祖留给我们最具魅力的历史印记之一。    芳草村位居黄土高原向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的低山丘陵,地处景泰川南缘,东经104。074’,北纬37。116’,海拔1600~2000米。属温带干旱性气候。年均气温8.6~C。无霜期159天。常年以西北风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2-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296.5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2.6倍。    芳草村东去芦阳镇9公里;南临大沙河,再南5公里是海拔2040米的马场山(又称马昌山);西望喜泉镇5公里;北距县城5公里,地势开阔,交通方便。    村域内有天然水道三条,分别是蔚芨沟、周家沙河、村南大沙河。    农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辅以谷子、糜子、大麦、玉米,还有土豆、黄豆、豌豆、蚕豆、扁豆、胡麻、油菜、甜菜、孜然、养麦、油葵、西瓜、籽瓜、各种甜瓜等。主要蔬菜作物有白菜、西红柿、茄子、辣椒、芹菜、韭菜、胡萝h、莲花菜、番瓜、黄瓜等。经济林木有苹果树、桃树、杏树、枣树、沙枣树等。用材树种有新疆杨、大冠杨、二白杨、小叶杨等。    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干旱缺水、风沙大,无霜期短,历史上的农业以雨养为主,自有洪家涝坝、下涝坝、新涝坝等涝坝之后,成为芳草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源泉。20世纪70年代初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建成,芳草村的大部分耕地得到黄河水的灌溉,为农业生产乃至全面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截至2019年,芳草村委会下设6个村民小组,有居民504户、1998口人,男性1062人,女性936人,分属李、杨、张、王、胡等85个姓氏。    根据相关家族谱牒记载,至迟在清康熙时期,就有零散家户在今芳草地区垦荒住耕。清乾隆年间,这种住耕的情况趋于频繁。有大芦塘傅氏家族曾在此垦荒耕植,今村北后蛸有过傅家墒之名;后有大芦塘洪姓家族在此寻找水源、筑建涝坝以灌溉土地,又有“洪家涝坝”之名。其间还有孙氏家族居住于此,以耕作和练武、护镖为业;至清乾隆末、嘉庆初,今白银区所属蒋家湾李泗德偕子李继颜到芳草考察开发置业,买下洪家涝坝及后墒的大部土地,义开挖建成下涝坝;随着李氏家族及其亲戚的迁入,成为芳草渠村民的主要构成成分,形成芳草村落的基本雏形。    洪家涝坝及下涝坝,是先民在极端困难生产条件下,沿干涸上千年的媪围......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部以芳草村立村之初截至2019年的发展历史作为记述对象的村级志书,本村志力求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芳草村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着重记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本村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和发展。突出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本志书内容丰富,脉络清晰,体例规范,尤其注重村志的“存史”功能,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乡村志书。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