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哲仁书店
  •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03038355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03038355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21.81 6.6折

定价 ¥33.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2-13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8.73% (544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8.02小时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医药卫生
      货号:
      8069248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 医学免疫学概论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抗原
      第一节 决定抗原性的条件
      第二节 抗原的种类
      第三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与组织
      第二节 免疫细胞
      第三节 免疫分子
      第四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五章 免疫病理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
      第六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
      第二节 免疫学防治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第七章 医学微生物学概论
      第八章 细菌学总论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第三节 消毒与灭菌
      第四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五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
      第九章 细菌学各论
      第一节 球菌
      第二节 肠杆菌科
      第三节 弧菌属
      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
      第五节 分枝杆菌
      第六节 其他病原性细菌
      第十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一节 螺旋体
      第二节 支原体
      第三节 衣原体
      第四节 立克次体
      第五节 放线菌
      第十一章 真菌
      第一节 真菌概述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真菌
      第十二章 病毒学总论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三章 病毒学各论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第二节 肠道病毒
      第三节 肝炎病毒
      第四节 反转录病毒
      第五节 其他病毒
      第三篇 医学寄生虫学
      第十四章 医学寄生虫学概论
      第一节 寄生虫学相关概念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 医学原虫
      第一节 医学原虫概述
      第二节 叶足虫
      第三节 鞭毛虫
      第四节 纤毛虫
      第五节 孢子虫
      第十六章 医学蠕虫学
      第一节 医学蠕虫概述
      第二节 线虫
      第三节 吸虫
      第四节 绦虫
      第十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第二节 常见医学节肢动物简介

      内容摘要
      (三)致病血吸虫的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尾蚴穿过皮肤可引起皮肤局部炎症;童虫可引起肺脏等脏器的损害,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等症状体征;成虫寄生所致机械性损伤可引起宿主轻微的静脉内膜炎。
        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虫卵所致,虫卵沉积于宿主的肝及结肠肠壁等组织所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为T细胞介导的IV型超敏反应所引起。诱发IV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是成熟虫卵中毛蚴所分泌的酶、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称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SEA透过卵壳微孔释放到周围的组织,经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Th),使其致敏。致敏的Th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即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其中白细胞介素2(IL-2)促进T细胞各亚群的增生;y干扰素增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嗜酸粒细胞刺激素(ESP)、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FS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等则吸引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聚集于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从而完成IV型超敏反应过程。
        血吸虫卵常成簇沉积于组织中,因此此种虫卵肉芽肿的体积较大,其中含有大量嗜酸粒细胞。肉芽肿中心易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因脓液中含有大量嗜酸性颗粒,故称之为嗜酸性脓肿。在虫卵周围常可见到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称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on)。初次感染尾蚴1个月后,随着肉芽肿和嗜酸性脓肿的形成,患者可出现急性血吸虫病症状体征,表现为发热、荨麻疹,血中嗜酸粒细胞及免疫球蛋白增高,肝、脾及全身淋巴结肿大,肝区触痛,腹泻等。在流行区,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腹泻、粪中带有黏液及脓血、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表现。
        成熟虫卵在组织中仅能存活10~11天,卵内毛蚴死亡后即不再产生SEA,坏死组织被逐渐吸收,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增生,形成肉芽肿。其后类上皮细胞转变成为成纤维细胞,并产生胶原纤维,肉芽肿及周围组织逐渐纤维化。血吸虫卵所致的纤维组织增生主要见于肝和结肠。在肝内,因虫卵肉芽肿及纤维组织多出现于门脉分支终端、窦前静脉,故对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不明显。但门脉周围纤维组织广泛增生,纤维束随门静脉从不同角度伸人肝内,引起宿主肝硬变,称干线型纤维变。此时由于窦前静脉阻塞严重,导致门静脉高压,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腹壁、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等晚期血吸虫病症状体征,可因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合并症而死亡。儿童时期如反复感染,可致垂体前叶和性腺功能减退,严重者可致侏儒症。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