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哲仁书店
  • 大学生社交礼仪实用教程

大学生社交礼仪实用教程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1138585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11.90 2.1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1-30

    数量
    库存4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11277227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鞠荣丽,籍贯山东荣成,女,党员,汉族,时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教授,韩国京畿大学博士,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研究领域:音乐理论、音乐表演和公共艺术教育。主要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理论教学和艺术实践工作。承担课程有《音乐鉴赏》《声乐选修》《社交礼仪》。曾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技能大赛”二等奖、“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学质量很好奖”、“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我很喜爱的老师”称号等。主持或参与省级、厅级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篇,被EI收录1篇。出版高等学校教材1部。参与指导、训练的学生社团获重量一等奖2项,省级奖项20余项。

      目录
      第四章  社交礼仪与家庭礼仪 82

      节  家庭礼仪概述 82

      第二节  家庭成员礼仪 84

      第三节  宴请礼仪 88

      第四节  中西餐礼仪 95

      第五章  社交礼仪与学校礼仪 104

      节  学校礼仪概述 104

      第二节  教师礼仪 107

      第三节  学生礼仪 111

      第四节  课堂礼仪 114

      第五节  集会礼仪 118

      第六节  宿舍礼仪 121

      第六章  社交礼仪与商务社交 125

      节  商务礼仪概述 125

      第二节  拜访礼仪 128

      第三节  介绍礼仪 129

      第四节  谈判礼仪 133

      第五节  座次礼仪 140

      第七章  社交礼仪与求职面试 144

      节  求职面试礼仪概述 144

      第二节  面试前的准备 150

      第三节  面试礼仪 153

      第四节  职场沟通技巧 157

      第五节  办公礼仪 161

      第八章  社交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167

      节  寿诞礼仪 167

      第二节  乔迁礼仪 168

      第三节  交往礼仪 170

      第四节  传统节日礼仪 183

      第九章  社交礼仪与涉外往来 196

      节  涉外礼仪概述 196

      第二节  出访礼仪 200

      第三节  会面礼仪 203

      第十章  社交礼仪的跨文化传播 208

      节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文化习俗 208

      第二节  对外交往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11

      第三节  社交礼仪规范与跨文化传播路径 220

      内容摘要
      第一章 社交、礼仪与文化第一节礼仪与礼仪文化基础一、礼仪的含义“礼仪”是“礼”和“仪”的合成词。这两个词最早在我国是表示两个虽有联系却不尽相同的概念。在古代典籍中,“礼”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三是礼物。“仪”也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容貌和外表,二是指仪式和礼节,三是指准则和法度。而将“礼”和“仪”连用,则始于《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礼的含义比较丰富,其跨度和差异也比较大,既有古今意义的区别,又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礼的最初含义是指敬神的仪式,后来逐步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它既可指为表示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也可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还可特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中,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由此可以看出“礼”来源的深远和广大,最初的礼的形成是人们自觉自发的行为,是约定俗成的通过相互之间行为的约束来调节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不是强迫执行的规章制度。在现代社会,礼仪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互相之间表示友好、尊重并展示文明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从以上对“礼仪”含义的分析来看,可以总结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习惯)所谓行为规范就是人们的行为标准、行为模式(习惯),是人们行动的惯用形式。这种行为规范或模式(习惯)是社会共同认知的,是人们共同践行的,它的基础是以自觉地遵守为前提,本身不具有强制性。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它在人际交往中对人们有制约作用。例如,见了面要主动问候、握手,临走时要自觉世说声“再见”,这是人们在交往中习以为常的行为规范。没有人强制要求这样做,可是你不这么做就会被人认为没有礼貌。(二)礼仪是社会共识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礼仪准则或规范是社会中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共同遵守的。在社会实践中,礼仪往往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惯,然后才逐渐上升为大家认可的,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社会共识、人们有章可循、可以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礼仪渗透社会的各种关系之中,只要有人和人的关系的存在,就有作为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礼仪存在。(三)礼仪是人们文明交往的必要条件礼仪是人们在交往中,待人接物时必须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这种规范不仅约束着人们在交际场合的言谈举止,使之合乎礼仪规范,也是人们在交际场合中必须采用的一种“通用语言”,是衡量他人、判断自己是否自律、敬人的一种尺度。因而,礼仪的存在是合乎人际关系调节需要的,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创造文明的交往环境。自从人类产生,礼仪也就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的产生而出现,并且越来越完善。也就是说,礼仪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含义上可以看出,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体现着对他人的敬意与尊重,要求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自觉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自觉平等待人,自觉真诚守信,自觉注重仪表、谈吐等。礼仪主要是应用于人际交往,也就是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往,也就没有礼仪可谈。所以,只要人需要生存,就需要和别人打交道,就需要礼仪。虽然礼仪不具有强制性,但它本身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人们的行为有外在的约束作用。如果不注意礼仪,就显得不懂礼貌,就会与社会文明和进步格格不入。


      主编推荐
      大学生-社交礼仪-高等学校-教材

      精彩内容
      本书立足于大学生社交礼仪的基础理论,通过对社交礼仪概述、形体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商务礼仪、求职面试礼仪、中国传统礼仪、涉外礼仪行理论分析,以期为大学生社交礼仪课程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全书共10章,阐述了个人形象、日常交往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商务礼仪、求职面试礼仪的基本概念与规范,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及涉外礼仪,分析了社交礼仪的跨文化传播。本书内容较全面,针对性较强,文字简洁,通俗易懂,较具实用性,能帮助大学生打造自己规范得体的礼仪形象,做一个彬彬有礼之人。

      媒体评论
      大学生-社交礼仪-高等学校-教材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