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亿临书店
  • 六朝文絜(国学典藏)

六朝文絜(国学典藏)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    9787532597505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532597505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21.16 5.0折

定价 ¥42.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1-02

    数量
    库存1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1202152295
      商品描述:
      前言
         六朝文絜原序/许梿/1 六朝文絜笺注序/谢章铤/1 /张澈/2   卷一 赋/1 芜城赋/[宋]鲍照/1 月赋/[宋]谢庄/7 采莲赋/梁元帝/13 荡妇秋思赋/梁元帝/15 恨赋/[梁]江淹/17 别赋/[梁]江淹/23 丽人赋/[梁]沈约/32 小园赋/[北周]庾信/35 春赋/[北周]庾信/51 镜赋/[北周]庾信/57 灯赋/[北周]庾信/61 对烛赋/[北周]庾信/64   卷二 诏/67 敕条制禁奢靡诏/南齐武帝/67 举贤诏/北魏孝文帝/69 与太子论彭城王诏/北魏孝文帝/71 禁浮华诏/北齐文宣帝/73 敕/75 与臧焘敕/宋武帝/75 为武帝与谢朏敕/[梁]沈约/77   卷三 令/80 与湘东王论王规令/梁简文帝/80 答群下劝进初令/梁元帝/82 教/85 建平王聘隐逸教/[梁]江淹/85 永嘉郡教/[梁]丘迟/88   卷四 策问/90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南齐]王融/90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梁]任昉/93   卷五 表/96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宋]傅亮/96 为萧拜太尉扬州牧表/[梁]江淹/98 为萧骠骑谢被侍中慰劳表/[梁]江淹/101 经通天台奏汉武帝表/[陈]沈炯/103 为陈六宫谢表/[陈]江总/107 疏/109 与赵王伦荐戴渊疏/[晋]陆机/109   卷六 启/111 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梁]任昉/111 送橘启/[梁]刘峻/113 谢始兴王赐花纨簟启/[梁]刘孝仪/115 谢东宫赉内人春衣启/[梁]庾肩吾/116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北周]庾信/117 谢赵王赉丝布启/[北周]庾信/120 谢赵王赉白罗袍袴启/[北周]庾信/122 谢滕王赉马启/[北周]庾信/124 笺/126 辞随王子隆笺/[南齐]谢朓/126   卷七 书/130 登大雷岸与妹书/[宋]鲍照/130 答新渝侯和诗书/梁简文帝/137 与萧临川书/梁简文帝/139 与刘孝绰书/梁简文帝/142 追答刘秣陵沼书/[梁]刘峻/144 答谢中书书/[梁]陶弘景/146 为衡山侯与妇书/[梁]何逊/148 北使还与永丰侯书/[梁]刘孝仪/151 与宋元思书/[梁]吴均/153 与顾章书/[梁]吴均/155 与詹事江总书/陈后主/157 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陈]伏知道/160 复王少保书/[陈]周弘让/163 与阳休之书/[北魏]祖鸿勋/168 与周弘让书/[北周]王褒/174 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北周]庾信/177 召王贞书/[隋]杨暕/180   卷八 移文/184 北山移文/[南齐]孔稚珪/184 序/190 玉台新咏序/[陈]徐陵/190   卷九 论/201 郑众论/梁元帝/201   卷十 铭/203 石帆铭/[宋]鲍照/203 飞白书势铭/[宋]鲍照/207 药奁铭/[宋]鲍照/209 团扇铭/[梁]庾肩吾/211 后堂望美人山铭/[北周]庾信/213 至仁山铭/[北周]庾信/215 梁东宫行雨山铭/[北周]庾信/216   卷十一 碑/217 相官寺碑/梁简文帝/217   卷十二 诔/222 陶征士诔/[宋]颜延之/222 宋孝武宣贵妃诔/[宋]谢庄/231 祭文/238 祭屈原文/[宋]颜延之/238 祭颜光禄文/[宋]王僧达/241 祭夫徐敬业文/[梁]刘令娴/244   记/黎经诰/247 跋/汪宗沂/248   附录 叙/黎经诰/249

      前 言 曹明纲   六朝是骈文的形成兴盛期。骈文,顾名思义,其基本特点就是行文句式整饬、两两相对,不同于散文的不拘一格。它所要求的句式相对,首先指字义、词性的互相对应,其次是用事、引文的排比映衬,*后发展为字句声律平仄的错落和谐。因此可以说,骈文体现了历代文人对古代文体形式美的极致追求。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六朝骈文介于汉赋与唐诗之间,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尽管后来历朝历代不乏作者,但因多被诟病,总体风光不再。这种状况直到清代,才有了较大的改观。骈文不仅再次进入众多文人学者的视野,成为他们日常写作竞相使用的热门文体,涌现出不少名家佳作,而且理论上也再度受到重视,应有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也得到了充分肯定。 《六朝文絜笺注》作为出现在清代后期的一个简易读本,从编定到*终成书,前后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初许梿(字叔夏,浙江宁海人,道光进士)历时二十年,四易其稿,用心编选、校勘、评点了四卷本《六朝文絜》,分别于道光五年(1825)、光绪三年(1877)两次刊行。后来黎经诰(江西九江人)为之笺注,把原书分为十二卷,改题现名,于光绪十五年(1889)由枕湓书屋付梓,一直流传至今。从书前张澈的序来看,黎氏当时作注的目的,是为后学者提供一个“家塾读本”它的问世,既反映了清人对六朝骈文的欣赏和推崇,同时也呼应了清代注重骈文写作的社会风尚。 许梿《六朝文絜》在编选、评点上都很有时代特色。六朝文的选录,*初当推梁代萧统的《文选》,以后又有明代王志坚《四六法海》,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王先谦《骈文类纂》等。与这些文本的求全不同,许梿的编选则以择精见长。他取法《文选》,分文体18类,收作家36名、作品72篇。尽管篇幅有限,但入选作品已大致包含了六朝时骈文的各种类型。除了赋之外,有出自帝王的诏、敕、令、教、策问,臣子的表、疏等朝廷官方应用性公文,也有文人日常使用的启、笺、书、移文、序、论、铭、碑、诔、祭文等。其中以书信类作品居多,内容十分精彩,有君臣间往来诗作的酬答、抒写离别和别后的相互牵挂,有记述旅途的劳累愁苦、描写山水的奇异景观,也有被称为“香奁绝作”、代人书写给妻妾的家书,甚至还有见了死者未寄出的信而追答的。入选作家则上起晋陆机,下至隋杨暕,包括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各个朝代,历时三百多年。入选的作家作品也极具代表性,如宋鲍照《芜城赋》、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梁江淹《恨》《别》两赋、吴均《与宋元思书》、陈徐陵《玉台新咏序》、北周庾信《小园赋》等,颇能完整地呈现六朝各个阶段骈文创作的历史风貌和显著成就。也许正因为此,黎经诰(觉人)才决定为之作注,从而完成了《六朝文絜笺注》一书。 对于入选的骈文,许梿采取随文鉴赏的评点,形式有别于前此梁代刘勰《文心雕龙》、北宋王铚《四六话》、清代孙梅《四六丛话》等论著、诗话,显得灵活精妙,要言不烦。如谓孔稚珪《北山移文》“此六朝中极雕绘之作。炼格炼词,语语精辟。其妙处尤在数虚字旋转得法。当与徐孝穆《玉台新咏》并为唐人规范”;说梁江淹《恨赋》“通篇奇峭有韵,语法俱自千锤百炼中来,却无痕迹。至于分段叙事,慷慨激昂,读之英雄雪涕”;评北周庾信《小园赋》“前半俱从小园落想,后半以乡关之思为哀怨之词。近人摹拟是题,一味写景赋物,失之远已”。在揭示和鉴赏六朝骈文的多种艺术风格时,评语既看重“选声炼色”的“旖语闲情”,也醉心于“绝去饾饤艰涩之习”的“简澹高素”;既赞叹何逊“寄书闺阁”的“婉娈极艳”,也称赏宋武帝诰敕之文的“丽语能朴,隽语能淳”。在众多作家中,许梿*倾心庾信,说“吾于子山无复遗恨”,又说“吾于开府,当铸金事之”,再说“骈语至兰成,所谓采而不滞骨,隽而弥絜”,凡三致意焉。同时认为他和徐陵*能代表六朝骈文的成就:“骈语至徐、庾,五色相宣,八音迭奏,可谓六朝之渤澥,唐代之津梁。”至于用“奇峭幽洁”概括鲍照的特色,说他“高视六代”;用“生涩”点出江淹的佳处,说他“的是凿山通道巨手”;又说铭文“明远以峭胜,兰成以秀胜,蹊径自别”都以少总多,点到即止,十分精准。这种对骈文作家作品的具体评点,应该说是清代骈文理论宝库中的碎金片玉,弥足珍贵,不容忽视。 黎经诰熟读经、史,沉浸子、集,尤谙《文选》义理。他的注释,约有五分之二是沿用旧注。其中《文选》已收入的作品用唐代李善注,徐陵用吴兆宜注(包括据原本附入顾樵、徐炯等七家注),庾信用倪璠注。但他不是简单地沿用,而是对其作了细致的梳理。注中有补充的,江淹《别赋》李注“晦高堂之流黄”仅引张衡诗和《环济要略》揭示“流黄”字面来历,而黎氏补注则引《西京杂记》“会稽岁时献竹簟供御,世号为流黄簟”说明“流黄”是指竹簟。庾信《小园赋》倪注于“连珠细菌,长柄寒匏”仅注下句,黎氏则引《抱朴子》、张衡《西京赋》补出上句;另对“镇宅神以薶石,厌山精而照镜”两句,也在倪注的基础上作了新的补充。又《春赋》引《通礼义纂》,补出“节鼓”之义。徐陵《玉台新咏序》吴注于“邓学《春秋》”先云“未详”后引后汉马皇后好读《春秋》,黎补注则引邓皇后好经传,曾从曹大家学事实之。有辨正的,如李善注谢庄《月赋》引玄兔?两句,引《论语》“皇皇后帝”黎补注指其误,谓句“见《鲁颂》,‘论语’两字宜改‘毛诗’”。又同赋李注引侯瑛《筝赋》,黎氏指其误,谓“侯瑛”应作“侯瑾”,见《后汉书•文苑传》。这类例子很多,足见黎氏作注的细致和用心。至于没有旧注可依的作品,他在笺注时也多广征博引,审慎周密。如注梁简文帝的《相官寺碑》一文,除了出入经、史、子、集外,还引用佛经达17种之多。对于那些一时未能坐实来源出典的字句,则以“未详”标出,以示有待来者,治学堪称严谨。 当然,评注本也有可议之处。如编选方面,于晋代只选陆机一篇,稍嫌单薄;庾信多选早期之作,似有偏颇。在评注方面,江淹《为萧骠骑谢被侍中慰劳表》许评指“萧骠骑”为齐明帝,据史书相关记载推断当为齐高帝;梁简文帝《与萧临川书》许评谓“萧临川”指萧子云,而书中“分竹南川”注指“南川”为西阳郡南川县,则与史载子云仕历不符;史载颜延之任始安太守时作《祭屈原文》,而许评误作“始平太守”。另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王规令》“金刀掩芒,长淮绝涸”、江淹《为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徒怀汉臣伏阙之城”等句失注,梁简文帝《与萧临川书》注“郑司农”当作“郑玄”、江淹《建平王聘隐逸教》注将《汉书》误作《后汉书》、庾信《小园赋》补注将《隋书•晋籍志》误作《艺文志》等,都有待修订补苴。 但总体来看,六朝骈文的这个评注本选篇适中、评点精彩、注释详赡,既适合一般阅读欣赏,又可作为学者研究的入门阶梯。它之所以能在清代同类诸多选本中脱颖而出,而且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并非偶然。 这次重新整理,以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1889)枕湓书屋刻本为底本。标点方面要说明的是,鉴于古人引书常有择要、省略、拼接、记忆等情况,因此除了诗赋作品外,对注文中的引文一般不加引号框定,以免滋生歧义。校勘时对原刻中的异体字、俗写字径改,不出校;避讳字则改用原字,同时出校。对原刻评注中一些疏失,则用注在页末加以说明。至于原书引文时有与现行文集相异的情况,除了明显错讹外,一般不予出校。又因收入《国学典藏》,原刻竖排的夹注、眉批均改横排,一并移至每文篇末,加【黎笺】、【许评】予以区分。成稿后,复见上海图书馆藏枕湓书屋刻本的另一印本,前有黎经诰《叙》,为底本所缺,故移作《附录》,一并存于书末。正如前人所言,四六盛于六朝,庾、徐推为首出。其时法律尚疏,精华特浑。譬诸汉京之文、盛唐之诗,元气弥沦,有非后世所能造其域者”(孙梅《四六丛话》);而“三唐奥窔,未有不胎息六朝者。由此上溯汉魏,裕如尔”(许梿《六朝文絜原序》)。因此要欣赏六朝骈文自有的独特魅力,探求它上承汉魏、下启三唐的重要作用,这个评注本或不失为*合适的向导。   2019年重阳

       
       
       
       

      商品简介

      《六朝文絜》是六朝时期骈文的著名选本,文絜,取自刘勰“析词尚絜”之说。清许梿历经二十年,四易其稿,精心编选,并加批语;后黎经诰为之作笺注。全书共12卷,选录36位作家的72篇作品,涵盖赋、铭、诏、策、令等18类。所选作品多篇幅短小,文笔优美。六朝骈文精华,已大体备集。此次整理,用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枕湓书屋刻本。


      作者简介

      许梿,字叔夏,号珊林,生卒年不详,浙江海宁人,道光进士。黎经诰,江西九江人。
      曹明纲,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编审、原一编室主任。著有《赋学概论》、《六朝文契译注》、《唐五代词三百首新译》、《中国园林文化》等。


      目录

      前言/曹明纲/1

      主编推荐

      经典古籍,古书古注;六朝骈文之精华,尽收于一书。
      此《六朝文絜》之评注本,选篇适中,六朝骈文之精华,大体备集。且评点精彩、 注释详赡, 既适合一般阅读欣赏, 又可作为学者研究的入门阶梯。
      【内容简介】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