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鲁安格斯
  • 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

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

举报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9.00 5.6折

定价 ¥16.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26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
      定价:16.00元
      作者:黄河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97-11-01
      ISBN:9787801030061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讲述了:诗与禅,或者作诗与参禅的关系,是我国文学史、美学史、艺术史、思想史等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些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国家,比如韩国和日本等国中,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东方文化中,这个问题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自来论之者众矣。
      目录
      代序绪论章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一 玄、佛融合与名士、名僧佛徒与方术并行 般若名僧的“玉柄麈尾” 挣脱脐带的佛学竺道生的“顿悟”与达摩的“壁观”二 亦僧亦俗、亦俗亦僧的禅悦之风拈花微笑与禅宗的破执 “不离世间觉”与士大夫的“达、退”观“无所住心”与逍遥澹泊 禅宗――士大夫的佛教三 儒、禅融合的“心性”之学从南宗禅到孔门禅 从居士佛教到理学 “心性”之学与狂禅之风第二章 中国艺术精神的演进一 走向山水的玄佛艺术精神自觉的感知方式和心理结构 迁逝感与玄言诗 从“以形写神”到“以形媚道”二 走向内心的禅宗艺术精神“雪中芭蕉”与“法眼观之” 从“意象”到“意境” 从迁逝感到瞬间顿悟三 走向世俗的心学艺术精神心学与世俗文艺之再起 性灵说与“闾巷有真诗” 从“穿衣吃饭”到世俗之情第三章 禅与石窟艺术的盛衰一 禅修与石窟造像空间隐居与沙门 佛塔崇拜与佛像崇拜乙术精神的嬗变 禅修与造像二 禅观空间与石窟造像的兴盛从观佛到观像 观释迦牟尼佛及多宝佛 观三世佛、四方佛及十方诸佛观无量寿佛与七佛像 观弥勒像三 礼佛空间与石窟造像的式微从观佛到礼佛 礼佛造像的世俗化壁观与观像四 从石窟到寺庙的空间形制演变毗诃罗式的静态空间 中心塔柱式的回旋空间 礼佛行进式空间摩崖式的开敞空间第四章 禅对山水画形成的影响一 般若禅观与晋宋之际的山水画论顾恺之对“神”的发展及其局限 慧远的《万佛影铭》与宗炳的《画山水序》颜延之的佛学观与王微的《叙画》二 禅宗与山水画的成熟“心性”论与“心源”说 “平常心”与“自然”为上 “真”与“图真”说三 水墨山水画的禅宗意蕴玄色、缁衣 水墨 坐禅梦酒虚无空淡 远第五章 禅宗与文人画一 狂禅之风与文人画的提出“呵佛骂祖”与僧俗墨戏 古文运动与文人审美价值观 苏轼的画论及文人画的提出二 心性说与明、清文人画派董其昌及其“南北分宗”论 逃禅之风与遗民画派 狂禅遗风与《画语录》三 画禅与禅画公案与禅画 文人画与禅宗画文人与画禅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作者介绍

      序言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