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鲁安格斯
  • 东北黑土区复合土壤侵蚀特征及其防治

东北黑土区复合土壤侵蚀特征及其防治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030675699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9787030675699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142.00 7.6折

定价 ¥188.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30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2.46% (3164笔)
    好评率
    99.85%
    发货时间
    28.12小时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东北黑土区复合土壤侵蚀特征及其防治
      定价:188.00元
      作者:郑粉莉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3-01
      ISBN:9787030675699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基于野外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资料,结合核素和REE示踪、立体摄影测量和高速离子成像等技术,以复合土壤侵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以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防治复合侵蚀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为抓手,创新性地讨论了冻融、风力、水力多营力相互作用和叠加作用下的坡面复合土壤侵蚀过程及其驱动机制,揭示了水土保持措施阻控复合侵蚀的机理,评估了水土保持措施防治复合侵蚀的有效性,首次将能值分析用于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确定了东北黑土区复合侵蚀强度分级。
      目录
      目 录前言 章 多种外营力作用的复合侵蚀研究动态与研究重点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11.1.1 单一侵蚀营力作用的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研究21.1.2 多种外营力交互作用的坡面复合土壤侵蚀研究91.2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现状分析121.3 复合土壤侵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重点141.3.1 复合土壤侵蚀研究存在的问题141.3.2 复合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15主要参考文献16第2 章 东北黑土区多营力作用的复合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季节性交替262.1 东北黑土区复合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262.2 多营力作用的坡面复合土壤侵蚀季节交替特征302.2.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312.2.2 不同外营力作用下黑土坡面侵蚀速率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372.2.3 长缓坡黑土坡面不同坡段土壤侵蚀–沉积特征422.2.4 融雪和降雨侵蚀作用下黑土坡面不同坡段泥沙迁移的空间格局442.2.5 黑土坡面侵蚀速率随坡长变化的特征分析462.3 研究成果的应用472.4 结语47主要参考文献48第3 章 黑土区水蚀过程关键驱动力因子交互作用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513.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513.1.1 降雨强度与降雨能量对坡面水蚀影响的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513.1.2 降雨强度与坡面汇流对坡面水蚀影响的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553.1.3 地表径流?壤中流和雨滴打击对坡面水蚀影响的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583.2 降雨强度和降雨能量交互作用对黑土坡面水蚀的影响613.2.1 天然降雨条件下降雨能量对黑土坡面水蚀的影响分析623.2.2 基于模拟试验的降雨强度和能量交互作用对黑土坡面水蚀的影响633.2.3 天然降雨和模拟降雨下降雨能量对坡面水蚀影响的对比分析713.2.4 小结733.3 降雨和上方汇流交互作用对垄–沟系统坡面水蚀的影响研究743.3.1 垄–沟系统坡面径流率和侵蚀速率对上方汇流和降雨的响应753.3.2 降雨和上方汇流的交互作用对垄–沟系统坡面水蚀的影响773.3.3 垄–沟系统坡面侵蚀严重部位的界定773.3.4 坡面汇流与降雨 坡面汇流试验条件下坡面泥沙来源的诊断793.3.5 降雨和汇流交互作用影响垄–沟系统坡面水蚀过程的原因分析813.3.6 土壤固结作用对DEM 估算坡面土壤侵蚀量的影响823.3.7 小结833.4 雨滴打击?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对坡面水蚀的影响833.4.1 壤中流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理论分析843.4.2 地表径流与壤中流共同作用对坡面水蚀过程的影响843.4.3 有?无壤中流条件下雨滴打击作用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873.4.4 小结893.5 结语89主要参考文献90第4 章 冻融作用影响黑土坡面土壤侵蚀的机理分析944.1 冻融作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944.1.1 材料与方法944.1.2 冻融循环作用对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984.1.3 冻融作用对土壤微结构的影响1014.2 冻融作用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1064.2.1 土壤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1064.2.2 冻融循环和初始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1074.2.3 不同初始土壤含水量下土壤黏聚力对冻融循环次数的响应1084.2.4 不同初始土壤含水量下土壤内摩擦角对冻融循环次数的响应1104.3 冻融作用对土壤崩解的影响1104.3.1 土壤崩解速率的测定方法1114.3.2 冻融循环和初始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崩解速率的影响1124.3.3 冻融循环和初始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崩解过程的影响1124.4 冻融作用对冰–土界面土壤力学性质的作用机制1144.4.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1144.4.2 不同冻结温度下冻结锋面与冻胀量变化特征1154.4.3 冻融作用对冰–土界面土壤力学性质的影响1174.5 结语120主要参考文献121第5 章 多种侵蚀营力叠加作用对黑土坡面复合土壤侵蚀的影响1235.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1235.1.1 试验材料1235.1.2 试验设备1245.1.3 试验设计1255.1.4 试验步骤1275.1.5 土壤性质测定1295.2 前期土壤冻融作用对黑土坡面水蚀的影响1305.2.1 前期土壤冻融作用对黑土坡面水蚀量的影响1305.2.2 前期土壤冻融作用对黑土坡面水蚀过程的影响1305.3 前期土壤冻融作用对坡耕地土壤风蚀的影响1325.3.1 前期土壤冻融作用对坡耕地土壤风蚀量的影响1325.3.2 前期土壤冻融作用对风蚀输沙量的影响1325.4 前期地表风蚀作用对黑土坡面水蚀的影响1345.4.1 前期地表风蚀作用对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1345.4.2 前期地表风蚀作用对坡面水蚀过程的影响1345.5 冻融和风力叠加作用对黑土坡面水蚀的影响分析1365.5.1 冻融和风力叠加作用对黑土坡面径流量和水蚀量的影响1365.5.2 地表风蚀作用的风速与降雨强度对坡面水蚀影响的综合分析1385.6 前期冻融作用和地表风蚀叠加作用影响坡面水蚀的原因分析1405.6.1 冻融作用影响坡面土壤侵蚀的原因分析1405.6.2 前期地表风蚀作用对坡面水蚀影响的原因分析1435.7 结语147主要参考文献148第6 章 东北黑土区坡面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1516.1 基于137Cs 示踪的坡面侵蚀–沉积分布特征1516.1.1 材料与方法1516.1.2 基于137Cs 示踪的坡面尺度侵蚀–沉积分布特征1546.2 地形因子对坡面侵蚀–沉积分布的影响1586.2.1 材料与方法1596.2.2 土壤137Cs 含量变化特征1606.2.3 坡面土壤侵蚀–沉积速率1606.2.4 地形对坡面侵蚀–沉积的影响1606.3 基于REE 示踪的顺坡垄作对坡面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的影响1646.3.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1646.3.2 顺坡垄作对坡面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的影响1666.4 基于137Cs 示踪的横坡和顺坡垄作坡面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1686.4.1 材料与方法1686.4.2 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坡面土壤137Cs 含量的空间变化1696.4.3 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坡面侵蚀速率的对比1716.4.4 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坡面侵蚀-沉积空间变化1726.5 结语172主要参考文献173第7 章 东北黑土区复合侵蚀强度分级1777.1 水力侵蚀强度分级与制图1777.1.1 CSLE 方程中各因子计算1787.1.2 水力侵蚀强度分级与制图1827.2 风力侵蚀强度分级与制图1827.2.1 WEQ 方程中的各因子计算1837.2.2 风力侵蚀强度分级与制图1867.3 融雪径流侵蚀强度分级与制图1867.3.1 模型中各因子计算1877.3.2 融雪侵蚀强度分级与制图1897.4 复合侵蚀强度分级与制图1907.4.1 分级原则与指标1907.4.2 复合侵蚀强度分级与制图1917.5 结语191主要参考文献192第8 章 黑土区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阻控复合侵蚀的路径与力学机制1948.1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的坡面水流特征测量技术1948.1.1 基于PIV 的坡面水流特征测量原理1948.1.2 基于PIV 的坡面水流特征测量试验方法1968.1.3 基于PIV 的坡面薄层水流特征提取方法1988.1.4 残茬茎秆对径流和剪切力分布的影响2008.2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剖面水热分布的调控2028.2.1 土壤剖面水热迁移特征定位监测方法2038.2.2 基于野外原位监测的土壤剖面水热迁移特征2048.2.3 基于SHAW 模型的土壤剖面水热迁移特征2108.3 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径流路径的阻控分析2158.3.1 秸秆茎秆对坡面径流路径的阻控分析2158.3.2 植被缓冲带阻控侵蚀的路径分析2198.4 结语224主要参考文献225第9 章 黑土区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与适宜性评价2289.1 水土保持措施分类与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分布特征2289.1.1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数据库的构建2289.1.2 适应于水蚀和风蚀防治的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划分2319.1.3 适应于复合侵蚀防治的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划分2319.1.4 典型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案例分析2329.1.5 典型农业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空间分布特征2349.2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防治土壤侵蚀效果评价2379.2.1 不同垄作方式防治坡面土壤侵蚀的效果2379.2.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防治坡面土壤侵蚀的效果2519.2.3 植物缓冲带防治坡面土壤侵蚀的效果2589.2.4 作物轮作防治坡面土壤侵蚀的效果2609.3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防治土壤侵蚀效果的对比263 9.3.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2639.3.2 结果与分析2649.4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适用性的农户满意度调查分析与能值量化2669.4.1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应用的农户满意度调查分析2669.4.2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能值分析方法的构建及其能值对比2699.5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2729.5.1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的筛选2729.5.2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2779.6 结语279主要参考文献280
      作者介绍

      序言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