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历史迷书店
  • 系统:一部人类文明史
图文详情

系统:一部人类文明史

举报

正版全新

  • 作者: 
  •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 ISBN:    978750088382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54.91 8.1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2

    数量
    库存1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0.91% (172笔)
    好评率
    99.9%
    发货时间
    18.39小时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3668284
      商品描述:
      【书    名】 系统:一部人类文明史
      【书    号】 9787500883821
      【出 版 社】 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01
      【开    本】 32开
      【定    价】 68.00元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许翼云教授把一生对世间古今大小及万事万物的观察、学习与了解过程,形成了对人类文明过去的综合分析,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出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现实社会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物理学意义上的系统为主来解释人类的社会形成与发展。从而解释一系列知识和世界的现象。由物质到人生和宇宙、从古代到现在以及未来,比较各种动态系统,涵包巨细、贯彻时空。这本珍贵的书有深奥的哲理思想、极高的学术价值。任何做学术工作的人,无论是数理或生命科学、工程或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经济,甚至哲学,读后都会得到很多新的理念、思想和灵感。这本书也是通识教育的*佳文献。在学术界以外工作的各界人士,也会欣赏书内对世界、人生有启发性的新观点、新理念。

      【目录】 
      绪 论  一沙一世界 - 001

       

      第*章 系统的起始和欧洲古文明

      成核现象和文明的种子 - 006

      村落的形成 - 011

      树木及树林的形成 - 015

      小虫聚集 - 022

      某种工业区的形成 - 024

      社会系统的核心 - 027

       

      第二章 “质”“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量的增长 - 034

      系统的上限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 044

      社会分工:质的成长及变化 - 051

       

      第三章 系统内部支系统的互动与文明的冲突融合

      纵向互动 - 058

      横向互动 - 061

       

      第四章 国家系统和世界主要文明

      华夏文明 - 074

      西欧文明 - 084

      伊斯兰文明 - 094

      奥斯曼帝国的“新军”之兴衰 - 099

      近代国家系统中工商支系统的过度膨胀 - 102

      结论 - 107

       

      第五章 系统间的互动、交流与文明冲突

      交换传送的机制 - 112

      输送现象的例子:文化传播、民族迁徙 - 122

       

      第六章 外来因素对系统的影响

      无机系统 - 140

      有机系统 - 142

      社会系统冲突与共生 - 148

       

      第七章 人类社会中“我者”与“他者”的互动

      土地上不同族群的兴衰演变 - 152

      知识或观念或行为习惯的“他者”- 156

      思想与文化上的“我他”之争 - 166

       

      第八章 系统及社会的稳定性或不稳定

      内部的质变 - 174

      外来压力造成的不稳定 - 177

      歧路选择的不稳定 - 178

      供求关系的互动 - 186

       

      第九章 系统的衰退和社会的老化

      老化 - 202

      外来竞争 - 209

      系统的衰退 - 213

       

      第十章 系统的覆灭和文明的衰亡

      机械设备和河流 - 218

      生态系统和人体 - 221

      社会系统:文明的衰亡 - 224

       

      第十一章 系统的生命周期和历史周期律

      经济活动的生命周期 - 250

      经济荣枯期与国力周期 - 254

       

      第十二章 系统如何避免衰亡

      向外扩展:殖民与战争 - 258

      向上提升:生产力提升 - 260

      废物利用 - 262

      创造共生体系 - 265

      *适系统与普适系统 - 267

      抗拒改革的力量 - 269

       

      第十三章 系统的进化与地球演化

      有效的演化,需先有多样的品种 - 274

      社会系统的演进与服务精神的养成 - 278

      共生 - 280

      社会系统的演变 - 281

       

      第十四章 今后世界的展望

      贤明的领导 - 288

      人类命运共同体 - 290

      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 292

      环保的压力 - 294

      人口结构 - 296

      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 298

       

      结 论 - 300

      参考文献 - 308

      【文摘】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body{font-size:1.28em}
                      img {max-width:100%;}
                  

                  华夏文明

      中国在春秋以前,仍是家族封建体制,王族子弟,层层分封,中央政府并不能直接指挥各诸侯(只有在国家有战争时才能动员诸侯),一个国家其实是一些氏族的疏松结合。一直到战国时代,各诸侯逐渐互相竞争,大家整军经武,一些

      大国才具有一个国家的规模,内部分工也逐渐精细。所以,我们讨论华夏文明体系内支系统的分配与互动,在战国时代以前,基本上是以纵向的层层节制为主;在战国时代以后,各大诸侯开始具有国家规模,才有全国性、横向分工的支系

      统发展出来。大国的军队规模,动则万人,军人尤其是将校都由熟习兵法的“专家”担任,所以军队已成为一个完整的支系统。君王的行政体系也由一些能言善道的“士”来担任,这些“士”虽然属于各门各派,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就是为君王所赏识,得以施展所学,其中以法家、儒家及墨家*为突出。

      我们在前一章谈过,一个国家系统必须有一个共同的道德行为准则,而此准则的诠释、维护者,通常由宗教担任部分或全部功能。因此,行为准则的诠释、维护者,就归能够了解先人记录及先例的文士们担当起来。

      这些文士由于具有知识、能力,因此兼负“牧民”与“教民”的双重任务。他们如果得用,就成为行政支系统,且不论在朝在野,他们始终有诠释“先王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开来”的重任。也就是说,在华夏文明中,行政管理与行为准则的维护,这两个支系统都由士人担任。但是,一个人不能同时在朝及在野,所以行政与监督仍是两批人。因此,中国的士人,在朝“牧民”、在野“立心”,均以双重任务自许,这是中国读书人特有的双重使命。

      一、国家的中枢首脑

      在各支系统上面,有一个总摄提调的首脑,这个首脑名义上只有国君一人,但事实上,国君身边总不免有一些侍从或顾问。这些人会主动或被动地向君王提供意见,君王也会从其中采纳一些建议,作为命令,发交下面执行。所以,这

      个以近臣、侍从所组成的“中枢”,其实也是一个支系统,并有其内部的互动。一个君王是贤君或昏君,其分别只在是否能辨别顾问意见的忠奸与好坏。一国的兴衰,除君王中枢是否得人心外,还要看各支系统是否称职,以及相互的配合与

      互动。

      在中国,君王身边往往有一些人帮助其决策、顾问及协调,这些人可分为三类:近臣、后妃和宦官。

      正常的顾问或助手应为学养俱佳的近臣,才能辅助国君。但不幸的是,*易说动君王的却常是后妃,如有此事,就会造成“女祸”,此中包括后宫的直接干政或外戚的干政。此两种干政,战国以下,几乎无朝不有,而以汉、唐两代尤甚,

      西汉与唐均几乎因此失国,西晋更因贾后乱政而亡。另一个祸根是宦官,宦官因生理变态,心理易失常,又因随侍君王,容易在闲言闲语间打动君王,以小忠掩饰大奸。宦官之祸,也几乎无朝不有,都对国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以汉、唐、

      明三朝为*,唐、明两朝也因宦官乱政而大衰,东汉还因此覆亡。正当的中枢人物应是天子的文学近臣,这些人士多为天子的老师或秘书,天子下诏必须由他们参赞或起草,其影响力比外朝的宰相还大,实在是真宰相,是真正的内阁。这种内廷的机要秘书在列朝都有一个基本的趋向,乃是权力由内向外,层层取代。我们可由汉朝开始,汉初的行政首长为丞相,但在天子身边,有尚书起草诏书,渐渐地驾凌于丞相之上,尚书开始参与行政。后来,尚书乃成为一个行政长官;而内廷草诏的权,又有中书负责,中书以后,又出了个门下,负责诏书的封驳,几朝下来,相权因内外递嬗和分工,变得相当混乱。到唐初,就把以上三“省”的功能清楚划分,中书草诏,门下封驳(即就诏令的可行与否,在发出前加以评估,可说是有限的否决权),尚书执行,三省要互相协调。这可能是对近臣在相权分配上唯一一次明确的规划,但事实上,尚书已经划到宫门以外去了。不过,唐太宗以后,朝政大权渐渐旁落到女主、宦官、藩镇手中,宫中小内阁的功能已无

      关大局。到宋朝,为了避免皇权旁落,大臣们的官衔与实际的任务并不相属,实际任务则为天子随时指定,如某人被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人即是宰相。到明朝,明太祖废宰相一职,大权独揽,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但是太祖的子孙没有他那样能干与勤政,于是在宫中担任顾问的“大学士”就渐渐成为小内阁;而且明朝大半段时期,宦官以“秉笔太监”的身份,常能代皇帝做“朱批”,皇权常常为太监所窃取。到清朝,皇帝身边又有小内阁,在康、雍两代名为“南书房行走”,其后因连年用兵,军机处乃成小内阁。总之,中国自古以来,一向是皇帝中央集权,除了北宋中期,相权通常并不能制衡君权。所以,不管相权放在宫内或宫外,大权仍在皇帝手中,即使常为身边小人窃取,也是皇帝自己造成的。

      我们就皇帝身边小内阁的演变仔细叙述,是为了指出小内阁这个支系统的成长与演变是由内向外、逐层推移、递换的。例如,尚书原为宫中辅佐皇帝的秘书,外面有丞相执行,但尚书之权与日俱增,渐渐地侵入及取代丞相的权责。与此同时,尚书自己身后的秘书工作却也被中书取代。这种层层推移的情形实在不限于此例,在各种系统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在树干中,一层层的 纤维在中心产生,向外生长,*后长到外皮层,成为树皮,但后面新的纤维层却也已一层层地生长外推。又如,洋葱也是一层层地向外生长。家庭中的兄弟,年长的出外谋生,家中有老二承欢膝下,助理家务,但老二逐渐长大,要多料理外务,老二在家中的原有工作乃由老三接手。

      以上是中国古代皇帝及其幕僚的功能及演变,皇帝以外,还有好几个主要的支系统:管理、防卫与生产三大支系统及一个潜隐的行为准则系统。现在先看管理系统。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