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法律专业书店
  • 中国近代领事裁判权问题与晚清法律改革

中国近代领事裁判权问题与晚清法律改革

举报

正版全新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31.04 6.5折

定价 ¥4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9-05

    数量
    库存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法律
      货号:
      3268713
      商品描述:
      【书    名】 中国近代领事裁判权问题与晚清法律改革
      【书    号】 9787521615647
      【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    者】 高汉成
      【出版日期】 2020-12-01
      【开    本】 32开
      【定    价】 48.00元

      【编辑推荐】 
      ★ 考据历史,参考大量史料与文献,追本溯源

      ★ 角度创新,从词源分析切入,抽丝剥茧,探寻真相

      ★ 历史分析纳入法律框架,全面梳理、系统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领事裁判权”和“治外法权”两个概念出发,对核心概念做了语言学的书证探源和语义学的历史流变考察,将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作为一个因国际双边或多边条约而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将其纳入法律框架内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运用历史考据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其在晚清中国法律变革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目录】 
      绪  论

      一、问题: 正名与辨析

      二、进展: 以《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史稿》为例

      三、答案

      四、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

       

      章 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及其他——基于语义学视角的历史分析

      一、1843—1863年: 处于事实描述性状态的“领事裁判权”

      二、1864—1885年: 从“法行于疆外者” 到“额外权利”

      三、1886—1902年: “治外法权” 概念的出现及其双重含义

      四、1902—1904年: 《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与“允弃治外法权” 条款

      五、1905—1912年: 领事裁判权与治外法权的概念对立

      六、原因与解释

       

      第二章  “治外法权” 词源释义考

      一、问题的缘起和争议焦点

      二、首见书证与双重含义

      三、词义重心转移与混用

      四、词源属性: 固有词还是外来词

      五、小结

       

      第三章 晚清法律改革动因再探——以张之洞与领事裁判权问题的关系为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探求历史的真相

      二、《马凯条约》第十二款: 张之洞主导的中国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首次努力

      三、张之洞的考虑: 政治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四、历史的转变: 张之洞自戳 “盾牌”

      五、小结

       

      第四章 托洋改制——晚清刑事法律改革中的 “危机论”

      一、沈家本真的那么轻信吗?

      二、“修订刑律所以为收回领事裁判权地步”:法理派收回领事裁判权问题的阐述

      三、“欺饰之计”: 礼教派收回领事裁判权问题批判

      四、理由: 为什么说沈家本不是轻信?

      五、小结

       

      余  论

      附  录

      参考文献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