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军迷书店
  • 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冷战后的日本与中日关系研究丛书)

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冷战后的日本与中日关系研究丛书)

举报

正版全新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51.76 7.6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2

    数量
    库存1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政治
      货号:
      3669171
      商品描述:
      【书    名】 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冷战后的日本与中日关系研究丛书)
      【书    号】 9787208188020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6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围绕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展开的各项外交活动,通过分析战后日本通过联合国的舞台为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实现国家战略所采取的行动,阐述战后日本在各阶段自身发展和定位的变化及谋求实现政治大国地位的利益诉求。全书共五章,分别是“绪论”“理论框架的建立”“战后重返国际社会——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展开(1945—1964年)”“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日本联合国外交的调整(1965—1989年)”“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联合国外交的深化(冷战结束至今)”。

      【目录】 
      第*章 绪论

      第*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基本研究框架和主要逻辑思路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第二章 理论框架的建立 

      第*节 现实主义和 “两新”理论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节 国际关系理论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战后重返国际社会———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展开(1945—1964年) 

      第*节 日本加入联合国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 战后文化结构的认知及日本的身份定位 

      第三节 日本的国家利益及联合国外交行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日本联合国外交的调整(1965—1989年) 

      第*节 日本联合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日本联合国外交战略的认知及定位 

      第三节 政治大国目标和联合国外交的展开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联合国外交的深化(冷战结束至今) 

      第*节 日本 “入常”的国内外要素分析 

      第二节 日本三次 “入常”之路 

      第三节 非洲外交———日本联合国外交的一个案例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结  语 日本联合国外交的评价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前言】 
      以冷战结束为分际,世界政治、经济之理念与格局均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塞缪尔·亨廷顿指出,21 世纪国际政治角力的核心单位不再是国家,而是文明,是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化,各文明之间的分界线将成为未来的战线。”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民族主义的抬头,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浪潮的风起云涌及其逆流,风云际会借势崛起的新兴国家群体的快速发展,美国、欧洲、俄罗斯等进入多事之秋,实力相对走低,加之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急剧上升——等等一系列要素,催生了新的国际格局和地缘政治版图。在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背后,作为推手的原动力究竟为何?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印证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目下尚难给出确切答案。
        在以断言“冷战”结束标志历史终结而暴得大名的弗朗西斯·福山看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后一种统治形式”。但反观冷战后国际政治的实践,历史不仅并未沿着福山所指方向顺利前行,反而是其结论或正在被终结。所以,近年福山也不得不由未终结的历史引申出他对未来的预测。其指出,全球政治未来的重要问题很简单:那就是谁的模式会奏效?如果“一带一路”倡议达到中国策划者的预期,那么从印度尼西亚到波兰,整个欧亚大陆将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发生变化。对此,世人足可拭目以待。
        弹指间冷战结束已三十余年,旧秩序与新常态,现实与历史的交错与蝉蜕,特别是近年,世界的各种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乃至瞠目结舌。由历史的巨眼以观之,这或许是一种征兆——所谓“风起于青 之末”:冷战结束后,一方面伴随着以 IT 为代表的科技的巨大进步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并投射到国家间乃至不同文明间的关系上。与此同时,世界政治权力观念的变化与权力转移也会成为伴生物。而具有古老文明并焕发出新的生机的中国的崛起,是冷战结束后世界与世推移的*大变量。百年变局的中国梦,首先是中国自身的变化外化为推动世界变革的内在逻辑与动力。中国曾经为人类与世界文明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那既不是历史的绝唱也非余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造福人类,两者既互为表里,更并行不悖。
        在战争与和平、全球治理等关乎人类命运与前途的重大历史与现实课题方面,当世界的目光更多地聚焦中国时,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与哲学命题,并辅之以“一带一路”作为践行平台,获得世界积极回应。其中,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不言而喻是摒弃冷战思维、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重要理念与路径选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一个历史性过程。其中,中国的一代学人,无疑对此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以日本和中日关系为术业的专门研究机构,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将以日本为案例,探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论建设、实践路径等。此即出版本套丛书之初心。
        冷战结束后,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中日两国综合国力的逆转,中日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一历史性重大变局,需要两国发挥高度政治智慧。如何使中日关系平稳度过焦虑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成新的平衡,从而行稳致远,这不仅事关两国人民的根本福祉与利益,同时对于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均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学界虽然对战后至冷战结束的日本及中日关系研究成果甚丰,但对冷战后三十余年来的日本与中日关系的变化及未来趋势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套丛书,拟从举凡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诸方面,对冷战后的日本与中日关系作一系统梳理与分析,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本套丛书,以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的专著为主,以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心的博士后和培养的博士生之专著为辅构成系列。此外,对本中心具有特殊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论文集,也适当择取阑入。
        本套丛书延聘国内外资深专家学者为顾问和编委,惠予指导与监督。
        2020 年,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将迎来创建 30 周年,这套丛书也是向本中心发展历史上这一重要节点的献礼之作。
        30 年来,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成长,离不开中日两国众多相关机构与友人的鼎力支持与指导,我们期待能以高水平、高质量的系列研究成果,以副大家多年来给予的厚望与厚爱!
        未来的中国不仅在经济上继续造福世界,更要在思想和理念上为人类的进步提供航路上的灯塔,做出应有贡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为序。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胡令远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